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顯橋

鎖定
五顯橋位於廈門同安城東五顯村,原有石橋3座。五顯第一溪橋位於福建省同安區五顯村西,與同安影視城前一座現代橋並肩遙第二溪橋位於五顯村北,第三溪橋位於安爐村北,石板橋,它們始建於元大德年間(公元1297-1307年)建,共9孔,每孔跨徑各不相同,最大跨徑6.6米,最小跨徑4.80米。全長約54.3米,寬3.05米。
中文名
五顯橋
外文名
WuXianQiao
建橋時間
公元1297-1307年
地    址
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

五顯橋簡介

五顯橋
五顯橋(9張)
五顯第一溪橋建於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明崇禎年間同安人陳基虞重修。石橋全長58米,寬2.3米,船式橋墩,9孔8墩,每孔橫架3條橋板,橋石板每條長6米,寬0.6米,厚0.4米。該橋是古時長興裏一帶通往金門的啓運點。
五顯第二溪橋位於同安縣城關至竹壩公路線1公里+600米處,1971年改建,全長54米,淨寬6.6米,上部結構為石蓋板,下部為台擋,17孔。
五顯第三溪橋在距五顯村約1公里的果園安爐村北,原橋3墩4孔,長22米,為同安縣通泉州的古橋,因溪流改道,橋現已不存。 [1] 

五顯橋浙江新昌風雨橋

五顯橋 五顯橋 [1]
位於浙江省新昌縣東南約40公里的巧英鄉上三坑村,在舊時三涇至寧海的古道上。建於嘉慶十九年(1814年)。今存風雨橋,木拱橋,橋而上有橋廊可供行人避雨小憩和村民乘涼聚談。橋長16.8米,寬4.78米,水底至橋廊檐高8.13米。橋廊用36根木柱支撐,每邊13根,兩側木製板作橋欄。橋腳為23根圓木按二個八字形組合而成,其中14根木柱嵌進兩岸石坎中,上鋪橋板。橋廊樑上有“時嘉慶拾玖年拾月吉總理國學生俞熠、劉正輝督造”廿六字,墨跡尚可辯讀,1992年5月,我國橋樑專家唐寰澄教授應邀來新考察,認為此橋是從宋代《清明上河圖》中簡化而出。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