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双绞线是采用双绞结构的网络传输介质,由四对24AWG规格的非屏蔽绝缘铜导线相互绞合构成,通过绞合设计降低电磁干扰 [1]。其传输频率为100MHz,支持100Mbps数据传输速率,主要应用于100BASE-T和10BASE-T以太网标准场景。该线缆采用高质量绝缘材料,在近端串扰、衰减等性能参数上较早期线材有显著提升。截至2009年,随着超五类产品的价格趋近,五类双绞线已逐步退出主流市场。
- 传输频率
- 100MHz
- 导体规格
- 24AWG铜线
- 应用标准
- 100BASE-T/10BASE-T
- 线对数
- 4对非屏蔽软线
- 绝缘材料
- 高密度聚乙烯
- 传输距离
- 100米(以太网)
技术特征
播报编辑
五炼凶类双绞线采用两根22-颈抹屑判应煮26号绝缘铜导线按腿拒询特定绞距相互缠绕的结构设计,通过电磁场相互抵消洪付棵原理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串扰与外腊婚蜜部干扰 [1]。每对双绞线采用不同的绞距参数,线对间用塑料骨架隔开,四对导线整体包裹在阻燃PVC外护套内,形成直径约5.3mm的圆形电缆。
导体的24AWG规格(截面积0.511mm²)在保证信号传输质量的同时平衡了线缆柔韧性,允许最小弯曲半径达到线径4倍。绝缘层使用高密度劝拜聚乙烯材料,介电常数稳定在2.25-2.35区间,有效降低高频信号您茅寒衰减。
性能参数
播报编辑
五类双绞线在100MHz频率下的关键电气性能包括:
- 近端串扰(NEXT) ≥ 32.3dB(20℃环境)
- 衰减特性 ≤ 22.0dB/100m(100MHz)
- 特性阻抗 100±15Ω(1MHz至100MHz)
- 传播延迟 ≤ 548ns/100m(最高频率时)
与四类双绞线相比,其近端串扰值提升超过40%,信噪比余量增加6dB,可支持更长的传输距离和更复杂的布线环境。通过改进线对平衡度,将回波损耗控制在-20dB以内,使信号反射降低至前代产品的1/3。
应用场景
播报编辑
该线缆主要部署在局域网(LAN)物理层,适用于:
- 100Mbps快速以太网(100BASE-TX)
- 10Mbps传统以太网(10BASE-T)
- 令牌环网络(16Mbps速率)
- ATM155数据传输系统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五类双绞线与RJ45连接器配合使用,采用T568A/T568B接线标准,支持全双工通信模式。典型应用包括水平子系统布线、设备间跳线连接以及工作区终端接入。
演进历程
播报编辑
1995年TIA/EIA-568-A标准正式定义五类线规范后,该产品在1996-2003年间占据结构化布线市场70%以上份额。2002年超五类(CAT5e)标准发布后,通过增加绞合密度、改进填充材料,在保持100MHz带宽前提下将NEXT值提升至35.3dB。
截至2009年,由于超五类线材成本下降至五类线的1.1倍,而性能提升23%,五类双绞线在新装工程中的采用率已低于15%。2010年后,主要制造商逐步停止五类线量产,转向超五类及六类产品,但既有五类线路仍可通过使用4对线全双工传输支持1000BASE-T千兆以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