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邑

鎖定
五邑,指今廣東省江門市下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個縣級行政區。原稱四邑,為新會、新寧、開平、恩平四縣。又稱六邑,在五邑基礎上加上赤溪
五邑地區是廣府人的聚居地,海口埠是五邑地區華人出海謀生的重要口岸,被稱為“廣府人出洋第一港” [4-5]  。北美地區的華僑,廣府人尤其是五邑人居多。 [6] 
江門市的行政版圖,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初現雛形,1988年最終確立。
江門五邑地區是中國著名僑鄉,早在20世紀50年代,周恩來總理視察廣東省粵西行政區佛山專區)時,就稱台山縣為“中國第一僑鄉”。 [1] 
中文名
五邑
別    名
四邑
六邑
所屬地區
廣東省江門市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南海之濱
著名景點
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五邑圖書館
火車站
江門站江門東站新會站雙水鎮站台山站開平南站恩平站
車牌代碼
粵J
方    言
粵語-四邑話
高等學府
五邑大學

五邑歷史沿革

江門市區因地處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江南的煙墩山和江北的蓬萊山對峙如門,故名“江門”。江門建市前為新會縣屬地。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這裏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紀初,江門墟因商貿而興盛,逐漸成為珠江三角洲的一個貿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帶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4年,江門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設江門北街海關,為廣東八大關之一。西方近代工業與文化也隨之引入和發展。1925年,江門定為省轄市。1931年撤銷市建制,復歸新會縣轄。1949年10月23日江門解放。1951年1月江門改為省轄市。以後又先後分屬過粵中行署、肇慶專區佛山專區管轄。1983年,江門市定為省轄地級市,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和陽江、陽春7縣。1988年,陽江、陽春分出另設陽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縣先後撤縣設市,由江門市代管。2002年9月新會撤市設區,併入江門市區,市轄蓬江、江海、新會三區及台山、開平、鶴山、恩平四個縣級市,轄區範圍俗稱“五邑”而聞名海內外。

五邑秦漢兩晉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統一嶺南,在嶺南地區設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今江門地區分屬南海郡番禺縣(新會邑、台山邑)、桂林郡(開平邑、恩平邑、鶴山邑)。
西漢分屬南海郡番禺縣(新會邑、台山邑)、合浦郡(開平邑、恩平邑、鶴山邑)。
三國時設高涼郡,郡治就在今恩平邑境內,這是今江門地區最高級的早期行政建制。時新會邑、台山邑之地歸南海郡番禺縣,開平邑、鶴山邑之地歸蒼梧郡。
三國時期孫權置平夷縣,即今新會邑。
西晉時,高涼郡轄台山邑、恩平邑之地,開平邑、鶴山邑之地歸蒼梧郡,新會邑之地歸南海郡。
晉朝改平夷縣為新夷縣,南北朝設立新會郡 [1] 

五邑南朝隋唐

五邑 五邑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置新會郡。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撤郡為縣。分屬南海郡(新會邑、台山邑、鶴山邑)、高涼郡(恩平邑、開平邑)。
唐朝設岡州恩州,岡州地含新會邑、台山邑、鶴山邑,恩州除含恩平邑、開平邑之外,還包括陽江市陽東區陽西縣地。周邊有:端州平興縣(今佛山市高明區)屬之;新州,即今新興縣春州,即今陽春縣;勤州,在今新興、羅定、陽春之間。

五邑宋元明清

宋元時分屬廣州(新會邑、台山邑)、南恩州(恩平邑、開平邑)、新州(鶴山邑)
明清時分屬廣州府(新會邑、台山邑、鶴山邑)、肇慶府(恩平邑、開平邑)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劃新會常德鄉得行都及陽江、新興部分地復置恩平縣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劃新會得行都的上坑朗及文章等5都56圖新建的新寧縣
清順治六年(1649年)劃新會的登名、古博、平康、得行都及新興雙橋都、恩平長靜都新建開平縣。
清雍正十年(1732年)劃新會遵名、新化、古勞3都;開平雙橋都及古博都址山新建鶴山縣。
清同治六年(1867年)設赤溪廳。

五邑近代以來

民國元年(1912)赤溪改廳為縣。
民國三年(1914年)改名台山縣,因境內有三台山而得名。1953年撤赤溪縣併入台山縣。
民國14年(1925年)廣東省政府將江門劃分為獨立市,設立江門市政廳
1949年設粵中專區,專署駐台山縣,行轄1市9縣:江門市、台山縣(台城鎮)、新會縣(江門市)、開平縣(蒼城)、恩平縣(恩城鎮)、鶴山縣(沙坪)、高明縣明城)、陽春縣(春城鎮)、陽江縣(縣城鎮)、赤溪縣(北門)。
1956年受佛山專區管轄。佛山專區專署駐佛山市,行轄13縣:南海縣(佛山市)、番禺縣(市橋鎮)、順德縣(大良鎮)、中山縣(石岐市)、三水縣(西南鎮)、新會縣(會城鎮)、鶴山縣(沙坪鎮)、高明縣(明城鎮)、開平縣(三埠鎮)、台山縣(台城鎮)、恩平縣(恩城鎮)、珠海縣(唐家村)、花縣(新華鎮)。
1959年設江門專區,專署駐高要縣,行轄1市10縣:江門市、新會縣(會城鎮)、台山縣(台城鎮)、開平縣(三埠鎮)、高鶴縣(沙坪鎮)、羅定縣(羅城鎮)、新興縣(城關鎮)、懷集縣懷城鎮)、德封縣(德慶鎮)、高要縣(肇慶鎮)、廣四縣(縣城鎮)。當年把鶴山縣與高明縣合併為高鶴縣,至1981年重新分拆。
1963年至1982年,長達19年屬佛山地區管轄,佛山地區專署駐佛山市,轄2市11縣:佛山市、江門市、南海縣(佛山市)、番禺縣(市橋鎮)、順德縣(大良鎮)、中山縣(石岐鎮)、三水縣(西南鎮)、珠海縣(香洲鎮)、高鶴縣(沙坪鎮)、新會縣(會城鎮)、台山縣(台城鎮)、開平縣(三埠鎮)、恩平縣(恩城鎮)。
1983年實行市管縣的新體制,江門市為地級市建制,起初轄台山、開平、恩平、新會、鶴山五縣,並於同年增轄陽江、陽春兩縣。1988年2月,陽江縣和陽春縣從江門市劃出,另設地級陽江市。台山、開平、恩平、新會、鶴山習稱五邑,江門市區是五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1992年後,市轄各縣先後改縣級市建制。
2002年9月新會撤市設區,江門市轄江海區蓬江區新會區3個市轄區,代管台山市、鶴山市、開平市、恩平市4個縣級市,至此江門市的行政區域才定型。

五邑五邑特色

五邑位置面貌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陸域東鄰佛山順德區中山市、珠海市斗門區,西接陽江市的陽東縣陽春市,北與雲浮新興縣、佛山市高明區南海區為鄰。南瀕南海,毗鄰港澳。全境位於北緯21°27′~22°51′,東經111°59′~113°15′之間。北自鶴山古勞鎮的麗水,南至台山市的川島鎮圍夾島,相距142.2公里;東自新會區大鰲尾,西至恩平市那吉鎮蛤坑尾,相距130.68公里。台山市、新會區的南部和恩平市的東南部瀕臨南海,大陸岸線長283.36公里。島嶼岸線共長331.51公里。陸地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陸地總面積的5.32%,其中海島面積235.17平方公里。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有97個,其中台山市上川島面積最大,為137.16平方公里;下川島次之,為81.73平方公里。屬江門市水深200米以內的沿海大陸架,東起黃茅海,西至鎮海灣,面積約2257平方公里。

五邑五邑僑情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20張)
五邑人出洋史可追溯到唐代,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已有新會人隨阿拉伯商人往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自此之後,一批又一批的五邑人陸續飄洋過海到海外謀生。江門市是全國重點僑鄉之一,同潮汕和閩南地區並稱為全國三大僑鄉。據最新的僑情調查統計,江門五邑旅居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00萬多人,遍佈全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多數分佈在北美洲中美洲,僑胞在海外繁衍生息,為居住國的繁榮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們當中湧現出一大批如加拿大總督伍冰志、美國華盛頓州州長駱家輝等優秀的政治家、外交家、企業家、科學家。
海外僑胞、港澳同胞素有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他們修建了學校、醫院、敬老院、託兒所、幼兒園、影劇院、圖書館、橋樑、公路、自來水工程僑聯大廈等一大批公益事業。還設立助學、敬老等基金。他們造福鄉里,對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近年,五邑地區電商行業發展迅猛,落地阿里巴巴1688·江門產業帶、阿里巴巴1688進口貨源·江門站兩大電商項目,迅猛帶動當地企業升級,大力推動電商發展。
五邑 五邑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隨着我國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各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優化投資環境,增強外商回來投資的信心。江門五邑僑鄉成了華僑和外商投資的一片熱土,來江門五邑僑鄉投資的國家和地區達25個,其中居前的是香港、澳門、台灣、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法國等,涉及的行業達20多個,產品上千種,主要行業有紡織、化工、機械、電子、通訊設備、塑料及製品、建材、皮革及製品,食品、木器、農業、建築、交通運輸、房地產、飲食、旅遊等行業。僑商與外商聯合來江門五邑投資增多,產生了連鎖效應。一批大財團、大企業、大商社、跨國公司陸續到五邑投資,世界500強企業已有13家在江門落户,僑屬企業已成為僑鄉經濟建設中一支不可忽視的生力軍
江門是一個對外交往較多的城市,它和包括美國河濱市在內等多個國家的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每年接待一大批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日本、印尼、澳大利亞西班牙等世界各地的遊客。
江門五邑還是一個窗口,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從這裏傳播到世界各地,同時廣大的海外華僑華人也將世界各地優秀的文化、先進的科技帶回中國,架築起中國和外國的友誼之橋、經貿之橋、科技之橋,為中國和居住國的發展,為全世界的和平做出了宏偉的貢獻。 [2] 

五邑五邑特產

新會陳皮、人工蟲草、桔普茶、陳皮普洱茶桑果紅酒、恩州奇石茶具劍花葵扇白菜乾廣合麻油腐乳、牛大力
外海面開平火蒜、台山蝦醬、開平腐乳、荷塘頭菜古勞面豉、陳皮餅

五邑文化藝術

五邑,即廣府次文化區,由於絕大部分人是珠璣巷南遷而來的,他們比原廣府人遲來,又比客家人早到,人文環境介乎廣府人與客家人之間。 [3]  五邑地區方言曾與壯侗語系有過一段親緣關係。 [7] 
1 起源
粵劇是什麼時候在這塊土地上“安營紮寨”的?到底是100多年前,還是近400年前?
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幾位熱心的老戲迷不約而同指點迷津:新會東關路留下五邑僅存的明代石戲台。
穿過兩條車水馬龍的馬路,我們來到會城東關路的石戲台,頓時眼前一亮。高高的戲台坐落在民居前,古色古香的屏風刻畫着各式各樣的戲曲人物,寬敞的“羣英台”分“出將”、“入相”兩道門,不用細看,這是一個最典型的戲台。石戲台前立下石碑:石戲台建於明代,清代重修,1995年被列入新會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屈指一算,石戲台迄今有400多年。
新會地方博物館副館長林文斌告訴記者,石戲台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400多年前,這裏是會城的中心位置。根據明萬曆《新會縣誌》卷二“風俗”條記:“昔雲城中尚雜劇,今而鄉則盛矣。到明朝,戲劇演出不分上中下户……””雜劇“是金元時期盛行於以大都(今北京)為中心的戲曲藝術形式,也是我國最早最成熟的戲曲藝術形態。
新會地方文史學家林福傑結合地方史志説,石戲台是關帝廟的附屬物(石戲台對面是關帝廟,已被拆),每年“關帝誕”都舉辦慶賀盛會,往往一連幾天請戲班來演戲。
由此,用於戲劇表演的石戲台,早在明代已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那麼,在這個石戲台演出的雜劇是否已包括粵劇?
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五邑大學文學院教授李日星否定這一説法,“粵劇是清代中葉以後興起的眾多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追溯粵劇的起源,當以開平籍名伶鄺新華為粵劇的開山之師,他在廣州成立了首個粵劇會館——八和會館,標誌着廣府戲的崛起。接着,辛亥革命時期,‘志士班’告別用‘戲棚官話’演唱的歷史,開始了用廣州方言演唱,進入粵味濃烈的真正的粵劇時代。
然而,很多官方説法則認為,粵劇有300—400年曆史。2009年,在粵劇成為世界“非物質遺產項目”後,廣州文化局社會文化處負責人黃斌,在2009年粵劇成功摘取廣東首個世界“非物質遺產項目”後,接受記者採訪指出:“有近400年曆史的粵劇有9大流派……”
不管答案是100多年,還是近400年,我們無法去否定的是,粵劇具有一種魔力,已經深深地紮根在五邑地區,植根在一部分人的生活中。
2 崛起
一幕幕歷史煙雲已經過去,留下了一個謎一樣的話題:為什麼五邑人能在粵劇舞台上獨樹一幟?
因為是珍貴的文物,石戲台只有在節假日才能進場演唱。很顯然,往日喧譁早已隨風而去,站在金碧輝煌的屏風下,四周如此平靜,耳畔迴響起那悠揚的粵韻,綿綿不絕,由近及遠。
遙想100年前,廣東的戲曲正醖釀着一場破冰之局,領頭人正是開平水口鎮泮村人鄺新華
史書記載,清代同治年間,因李文茂率伶人響應太平天國起義,粵劇正處於長達10多年的禁足。伶人為了生存,正尋找突圍之路。同治七年,兩廣總督瑞麟為其母大局祝壽,廣東班武生鄺新華和花旦勾鼻章以一部《太白和番》大戲大受嘉賓讚賞,鄺新華和勾鼻章藉機向瑞麟提出解禁之請,經瑞麟向朝廷奏請,獲得准許。
鄺新華振臂一呼,伶人紛紛響應,幾年後,粵劇會館——八和會館,在廣州成立。
辛亥革命後,粵劇逐步走向鼎盛發展時期。五邑各地戲院,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落成。根據《五邑戲曲概覽》一書介紹,公元1911—1925年,五邑各地全年演出不斷,1913年,江門建起專演粵劇的大同戲院,會城建起普慶戲院,台山阮氏華僑,在端芬鎮建起大同戲院,在斗山建起聯華戲院。開平的赤坎、三埠先後建起七八間戲院,這些戲院,成為省港名班的演出場所。
豐富的戲劇土壤和舞台,造就了一批批伶人。繼鄺新華後,五邑名伶粵劇名宿陳非儂(外海)、20世紀30年代粵劇“四大名旦”譚蘭卿(新會雙水)、粵劇“四大名醜”廖懷俠(荷塘)、葉弗弱(台山),唱響舞台,成為名角。恩平籍芳豔芬獨創“芳腔”,在粵劇界備受推崇,風頭一時。省內大小戲班裏的文武生、樂手、花旦,來自五邑地區的更是難以統計。
由清至民國初年,“每一戲班都少不了四邑人”、“沒有四邑人就不成戲班”的定律為粵劇戲行內所公認。
新中國成立以來,出自梨園世家,開平籍紅線女演過近百出粵劇,拍過90多部電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類婦女的藝術形象。她獨創“紅腔”,唱紅半個世紀,成為蜚聲中外的粵劇泰斗。
一幕幕歷史煙雲過去,留下一個謎一樣的話題:為什麼五邑人能在粵劇舞台上獨樹一幟?
對此,李日星認為,一方面,五邑地區曲藝文化底藴深厚。粵劇使用廣州話演唱以後,將大量為羣眾喜聞樂見的傳統粵曲如木魚、龍舟、粵謳南音等吸收到粵劇裏來,使粵劇真正成為充滿南粵文化氣息的粵語粵韻的地方大戲。此後,粵劇中的精美唱段在流傳過程中又從粵劇中獨立出來,為羣眾廣為傳唱,私夥局由此而興,蔚然成風。另一方面,在過去,五邑地區生存條件惡劣,生活艱難,在當時,以藝謀生,唱戲為業,算是一個向陽出路。
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江門劇協副主席司徒沛告訴記者,五邑人思想開放包容,有着開拓進取的精神,對本身具有開放兼容的粵劇這種戲曲,非常容易接受;與此同時,五邑是水鄉,民歌、曲藝羣眾基礎深厚,自古用“紅船”作為交通工具在各地巡迴演出。
兩位專家不約而同提到同一個原因——曲藝文化底藴深厚。2002年,台山、開平和新會,被中國曲協授予“中國曲藝之鄉”。
3 走向
如果劇團繼續鋭減,一代觀眾老去,將來,粵劇會消失嗎?
入夜,華燈初上,石戲台陷入了沉寂,但城市各地的廣場上卻熱鬧起來。五邑各地的粵劇、曲藝團體正投身於各大社區的創文演出。五邑最大的粵劇團——江門粵劇團連續幾天進社區演出,所到之處,皆被圍得水泄不通。
國家一級演員,江門粵劇當家花旦餘陽麗顯然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場面,台上處變不驚,一腔一調、一招一式、句句傳情。一曲既終,餘音嫋嫋。
面對場外人山人海的觀眾,餘陽麗並不認為粵劇市場回到從前。“看熱鬧,看過癮的,有很多人,但真正願意為此掏錢進場看戲的,沒有多少人。昔日一票難求的市場已經一去不復返,粵劇已遭到各方面的衝擊,市場的路子越來越窄。多年來,我們劇團主要是靠一些大老闆請我們去做戲來維持,很苦也很難。有時跑跑港澳、珠三角其他城市才能撐下去。”
一個不爭的數據足可以證明餘陽麗的擔憂:根據江門市曲協提供的數字,解放後,五邑地區專業粵劇團先後出現70多個,業餘劇團曾有120多個,在市場上活動的劇團鋭減成10多個。
如果劇團繼續鋭減,一代觀眾老去,將來,粵劇會消失嗎?
“不會。粵劇是廣府民系所創造粵方言戲曲藝術,只要粵語存在,粵劇就不會消失。不過,隨着現代科技和文化的發展,它將與影視、網絡越來越緊密地結合起來,編劇、表演、傳播的形式都可能發生變化,或許新的粵劇藝術形式也會應運而生。”李日星説。
“不會消失,中國正步入老齡化社會,老人的身體結構特點顯示,他們喜歡節奏慢的音樂,粵劇是人心底最柔軟的文化。”做戲40年,新會粵劇團副團長李天龍説。
往事如煙,隨着時代的變遷,褪下華美外衣的“粵劇”,像夜色一樣,漸變沉寂。然而,江門五邑各地的私夥局卻不甘寂寞,遍地開花,多達200多個。第二天清晨,我們上班路過的公園一角,依然又聽到那牽動人心的小曲,整個城市恢復一天的色彩。
是的,一批又一批的五邑人正延續着對粵劇的熱愛,粵劇將繼續滋養着這片名伶輩出的熱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