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輪

鎖定
五輪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和水輪的合稱,五輪與五臟生理病理有一定的聯繫,歷代醫家用五輪學説説明眼的組織結構和生理、病理等現象,成為眼科的獨特理論。
中文名
五輪
出    處
《秘傳眼科龍木論》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目錄

五輪概念

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和水輪的合稱。

五輪解讀

五輪學説將眼部組織分為胞瞼、兩眥、白睛、黑睛、瞳神5部分,分別與脾、心、肺、肝、腎五臟相聯屬,稱之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銀海精微》曰:“五輪,肝屬木曰風輪,在眼為烏睛;心屬火曰血輪,在眼為二眥;脾屬土曰肉輪,在眼為上下胞瞼;肺屬金曰氣輪,在眼為白仁;腎同水曰水輪,在眼為瞳人。”

五輪中醫應用

1、肉輪部位指上下胞瞼,分屬於脾,脾主肌肉,故稱肉輪。脾與胃相表裏,故胞瞼的生理病理與脾胃有關。
2、血輪部位指內外兩眥及眥部血絡,內應於心,心主血,故稱血輪。心與小腸相表裏,故兩眥的生理病理與心、小腸有關。而大眥處上下眼瞼各有—細小孔竅,稱之為淚堂,參與淚液的排泄。淚為肝之液,淚堂通肺臟,故淚器疾病與肝、肺、心有關。
3、氣輪部位指白睛,包括表層的球結膜及裏層的鞏膜,質地較堅韌而色白,故分屬於肺,肺主氣,稱之為氣輪。肺與大腸相表裏,故白睛的生理病理與肺、大腸有關。
4、風輪部位指黑睛,即角膜,由肝所主,肝主風,故稱風輪。肝與膽相表裏,所以黑睛的生理病理與肝膽有關。雖説黑睛指角膜,但臨牀上黃仁的病變亦與肝膽有關。
5、水輪部位是指瞳神,內應於腎,腎主水,故稱水輪。腎與膀胱相表裏,故認為瞳神的生理病理與腎、膀胱有關。瞳神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瞳神是指瞳孔;廣義的瞳神是指視網膜、視神經、葡萄膜及其眼內組織。而五輪學説的瞳神是指廣義的瞳神。中醫眼科講瞳神由腎所主,其義有2,一是瞳神極為重要,為先天之氣所生,後天之氣所成,乃陰陽之妙用,水火之精華,是視覺發生的中心,而視覺的產生有賴精氣,腎主藏精;二是瞳神內水液豐富,瞳神有待水液涵養,而腎主水,故謂水輪。如《審視瑤函》謂:“血養水,水養膏,膏護瞳神。”充分體現了水護瞳神的功能。
由上所述,眼部組織的臟腑分屬既有一定的生理基礎,更主要的是病理上的關聯。如胞瞼屬脾稱肉輪,胞瞼在眼部組織中肌肉最為豐富,其開合功能與脾胃升降功能相吻合;白睛屬肺稱氣輪,白睛色白而堅韌,且覆蓋於眼珠表面又為眼珠的外殼,與肺主白色屬金為五臟之華蓋相似。而眼與五臟分屬在病理上的聯繫,則對眼病的證治起指導作用。例如瞼生偷針,胞生痰核,其病位於胞瞼,故治多責之脾胃,而天行赤眼,白睛溢血,其病位於白睛,則可從肺經論治,視瞻昏渺,雲霧移睛,全身無病可辨者,則應考慮肝腎。另有病交涉及多輪者,也往往可以五輪之間的生剋制化關係得到治療的依據。
[1-3] 
參考資料
  • 1.    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峯、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人民衞生出版社,1995年
  • 2.    李傳課.《新編中醫眼科學》:人民軍醫出版社,1997年
  • 3.    遼寧中醫學院.《中醫眼科學》: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