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角稜鏡

鎖定
五角稜鏡是光束定角度(90°)轉向器之一。它有兩個用途:其一是,不管第一面上的入射角是多少,出射光把入射光轉向一定角度(90°);其二是,它和直角稜鏡不同,所成的象既無旋轉也無鏡面反射。五稜鏡被常用於照相機的取景器、圖像觀察系統或測量儀器
中文名
五角稜鏡
外文名
pentagonal prism
學    科
測繪技術
基本釋義
將入射光旋轉90度
應    用
大平面的平面性測量
特    性
所成的象既無旋轉也無鏡面反射

五角稜鏡基本概念

五角稜鏡的特性是光線由90°角的任一面垂直入射,然後經其45°角的兩個面反射,從90°角的另一面出射,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等於90°角,這樣應用五角稜鏡可把光軸轉過90°。最近以來,利用五角稜鏡的這個特性進行大平面的平面性測量 [1]  ,即把五角稜鏡繞水平軸作旋轉時出射光線在垂直面內掃出一個平面,反之繞垂直軸旋轉,可測定水平面內的平面性,當採用激光作光源時,由於激光射程遠,便可以掃出一個很大的平面,這對於用作房屋建設、大工程建設中的平面性測量顯然是簡單方便而又精度高的,因此五角稜鏡的需要愈來愈多。
五角稜鏡無法實現根據臨界角原理的內部全反射。因此,此稜鏡的兩個反射面一般被鍍上鋁膜,並塗了黑漆,其入射面和出射面鍍了MgF2 單層防反射膜,如圖1所示。
圖1 五角稜鏡 圖1 五角稜鏡

五角稜鏡基本特性

圖2為五角稜鏡的平面示意圖。
圖2 五角稜鏡的平面示意圖 圖2 五角稜鏡的平面示意圖
五角稜鏡的使用角的精度與90°角和45°角有關,也和稜鏡的材料有關。五角稜鏡中的角誤差與光線一致的稱為第一平行差,而與光軸垂直的稱為第二平行差(即塔差)。第一平行差的誤差為式1,第二平行差的誤差為式2。
n為玻璃折射率。
當研究上述誤差式時,由於第一平行差更為重要,因此研討下列幾個問題:
(1)在第一平行差中45°角前有2n係數,可見加工時45°角的誤差影響較大,為此一般設法把45°角加工準確;
(2)式中90°角和45°角組成相減項,這顯然希望加工時45°角和90°角的誤差值符號相同,以便使其相互補償,從而使
的誤差值變小,如果兩者誤差異號,則
誤差將會增加;
(3)由於其誤差形式與n有關,因此還需注意玻璃的折射率n的變化數值:例如當n=1.5時,誤差式為
由於n的變化,對90°角與45°角的影響為1:6的影響,這對於挑選玻璃一致性時要特別注意,即一定要挑選折射率的變化小的優質玻璃。

五角稜鏡五角稜鏡加工注意事項

從光路中,很明顯看到45°角的角度需認真控制,以便達到角度精度要求。同時採用修磨90°角的一出射面以確保第一平行差,且使入射光與出射光的90°角的精度達到高精度的要求。在這裏需注意兩個問題:
(1)成條加工時的注意問題:尺寸較小的五角稜鏡加工時,往往成條加工出,然後進行切割。因此在選擇材料時,需要特別注意整條玻璃折射率的一致性,不然由於n的變化會使有些稜鏡精度不合格;
(2)一般加工時往往較注意45°角的精度,但對光束波陣面要求高的稜鏡,如對45°角面的平面性加工不夠注意時,那麼出射光束的波陣面檢查就不合格,這時即使返修出射面也不能達到要求,因此加工45°角兩平面時,角度與平面性皆應注意。

五角稜鏡五角稜鏡工作角測定

(1)測試系統
五角稜鏡的工作角,即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夾角,由於<90°角與<45°角之間有6倍左右的關係,為此當角度的相互關係處理好時,五角稜鏡的工作角往往可以達到較好的精度。但是由於五角稜鏡中光線的光路很長,為此當五角稜鏡尺寸較大時,對摺射率的一致性要求很高,同時由於光束經多個面透射、反射、出射,因此每個面的平面度與光潔度皆對最後的波特面有影響。綜合而言,對於五角稜鏡的要求還是相當高的。對工作角的測試系統可見圖3。
圖3 工作角的測試系統 圖3 工作角的測試系統
在多齒分變器上裝反光鏡,如圖3(a),圖3(b)情況下進行第一次讀數,圖3(c)中多齒分變器轉180°再進行讀數,當把圖3(b)情況下讀數與圖3(c)情況下讀數相加除2,即是要求的數據,顯然這樣測試是為了消除五角稜鏡90°角的偏心,從而得到真正的90°角的誤差值。
(2)數據
在該測試系統中,可以測出三種角誤差: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間的90°角的誤差,其讀數值來之於反射鏡,從而可在光電平行光管上讀數,即五角稜鏡工作角的誤差;從五角稜鏡的出射面反射回來的光束,在回到光電平行光管,這時可以讀出第一平行差
和第二平行差
,由於反射回來的光線較弱,故此其反射像也不象反射鏡反射的像那樣明亮,從而也區別了兩者的不同 [2] 
參考資料
  • 1.    郝羣, 趙洋, 曹芒,等. 五角稜鏡在建立大尺寸平面基準中的應用[J]. 光學學報, 1998, 18(8):1134-1137.
  • 2.    樓永堅, 曹向羣. 五角稜鏡的製造和測試研究[J].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2, 22(03):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