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美緣

鎖定
《五美緣》是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説,全稱《五美緣全傳》,又名《五美再生緣》《再生緣》《再生緣全傳》《大明傳》,八十回,不題撰人。成書於清道光二年(1822)。 [1] 
作品寫才子馮旭與“五美”臣排陷,歷茶坎坷而終於結合事。馮與紈猙子弟花文芳同時月英求婚,錢考文擇婿,選中。花設計陷害馮,且經官斷硬,錢婢翠秀雷名代嫁,並於洞花。馮流落淮安,與姚蕙蘭成奸相沈謙子義芳欲強姦姚,被死,馮、姚因此被判死刑,臨際,為馮舅父林璋救下。後馮元,值朝中兵馬為西涼圍困.舉薦馮率軍救援,以借刀殺人報仇。馮得朋友之助,不但解,且娶西涼公主哈飛英為妻,而還。錢及其婢翠秀,落霞亦“五美”皆受封為夫人。本旨在於宣揚多妻制和善惡報應俗觀念,情節頗曲折,但多出於編造,人物形象亦嫌單薄。全書寫一百五十餘人。 [5] 
作品名稱
五美緣
作品別名
五美緣全傳
作    者
佚名
創作年代
清代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字    數
285000

五美緣內容簡介

書敍明正德時,杭州府錢塘縣有已故兩廣都督子錢林,與妹月英侍母在家。有書生馮旭,字子清,其父曾官刑部尚書,亦已亡。一日,馮旭見入庵燒香之月英,慕之,追蹤至其家,匿居園中。至晚,為月英偕二婢翠秀、落霞人園發現,問明情由,贈馮金扇為信物,與之訂婚。馮旭歸家後,請翰林朱輝前往作伐,適武英殿大學士花榮玉子文芳亦遣媒求婚。月英面試二人文字,加以批語,許馮而譏花。文芳怒歸,與門客謀,借會文為名哄錢林、馮旭來其家,酒醉之,命家人季坤斃婢春花,誣為二生所殺。撫台東方白為文芳父門生,左袒之,坐實二人罪,三學生員不平起鬨。撫台乃逼錢林允以妹許文芳,釋之,而判馮旭充軍。文芳往娶月英,月英聞之,偕落霞男妝潛逃。翠秀冒月英名代嫁,洞房之夜刺死文芳。與錢林同被捕論斬。馮旭好友常萬青、湯彪、馬雲等聞訊,設計救出二人,又追蹤得為盜所劫之月英主婢,殺盜,救二女,同藏湯彪家。在先,季坤奉文芳命往刺馮旭,因不直其主為人,反釋馮命逃。馮避至揚州,遇舊識之相士姚夏封。姚相其必貴,以女蕙蘭許之。馮旭舅父林璋,時奉命出師邊關御番。馮旭、錢林人京赴試,得中狀元、探花,同受封先鋒隨徵。又得常雲青等諸人為將,生擒番太子哈雄。番公主哈飛英擒得馮旭,見其英俊,願為其偶,因此兩國言和罷戰。班師回京,馮旭授禮部尚書職,與錢月英、趙翠秀、錢落霞、姚蕙蘭、哈飛英五美成婚。林璋並諸將皆得封贈。 [2] 

五美緣作品目錄

第01回 錢月英酬神還願 馮子清誤入桃園
第02回 贈金扇馮旭得意 拜天地翠秀許婚
第03回 遊西湖林璋遇故 賣寶劍馬雲逢兇
第04回 馬雲大鬧五柳園 湯彪仗義贈金帛
第05回 真才子走筆成章 假斯文揉碎肚腸
第06回 姚夏封廣陵風鑑 常萬青南海朝山
第07回 朱翰林代為月老 馮子清聘定月英
第08回 魏家婦人前賣俏 花文芳黑夜逾牆
第09回 魏臨川於中取利 花文芳將計就計
第10回 書房內明修棧道 牆頭上暗渡陳倉
第11回 武宗爺親點主考 花榮玉相府詳夢
第12回 林正國除奸投水 徐弘基進香還朝
第13回 定國公早朝上本 林正國權為西賓
第14回 魏臨川暗使毒計 馮子清明受災殃
第15回 春英無辜遭毒手 季坤黑夜暗行兇
第16回 花文芳面囑知縣 孫文進性直秉公
第17回 三學生員遞公呈 知縣緝拿魏臨川
第18回 孫文進複審人命 魏臨川花府潛身
第19回 生員聚眾鬧轅門 巡撫都堂強斷婚
第20回 馮旭受刑認死罪 百姓罷市留青天
第21回 羅太守安撫百姓 孫知縣復任錢塘
第22回 馮子清錢塘起解 錢文山哭別舟中
第23回 季坤奉主命差遣 花能黑夜暗放火
第24回 有憐定計害臨川 月英家門帶姑孝
第25回 花文芳納采行聘 錢月英認義姊妹
第26回 錢月英改妝避禍 文芳開宴款家人
第27回 季坤仗義釋馮旭 有憐智謀賺崔氏
第28回 使假銀暗中奸計 公堂上明受非刑
第29回 趙翠秀代主替嫁 花有憐奸拐紅顏
第30回 假小姐閨中哭別 真公子婚娶新人
第31回 花文芳愛色受戮 趙翠秀為主報仇
第32回 錢林聞信忙奔走 童仁飛報進都城
第33回 都堂飛馬閉城門 知縣踏看定真假
第34回 孫文進通詳諮部 花榮玉火速行文
第35回 假小姐市曹行刑 真丈夫法場劫犯
第36回 劫法場英雄顯武 調官兵追趕逃人
第37回 烏金鎮瓦打英雄 劉家莊夜鬧官兵
第38回 觀音點化常萬青 馬傑調兵捉壯士
第39回 金山寺總鎮調將 揚子江英雄交鋒
第40回 萬青被擒解杭州 飛鵬甘露逢舊友
第41回 鈎魚台英雄聚義 丹陽縣夜劫犯人
第42回 馬傑提兵追壯士 英雄踏水奪行舟
第43回 花榮玉哭奏天子 東方白鎖解京都
第44回 三法司勘問東方白 地方官搜擒錢月英
第45回 功臣廟潛身避禍 迎風山姐妹遭兇
第46回 常萬青路見不平 董天雄惡盈受戮
第47回 花有憐身入相府 沈廷芳花園得意
第48回 沈廷芳獨佔崔氏 姚夏封入贅東牀
第49回 花有憐智誘林旭 姚蕙蘭誤入圈套
第50回 沈義芳貪淫被戮 姚蕙蘭斧劈奸徒
第51回 沈白清濫刑錯斷 林子清屈招認罪
第52回 沈白清出詳各憲 姚夏封得信探監
第53回 護國寺奸僧造孽 馬文山誤陷土牢
第54回 武宗爺私遊玩月 林正國幸遇明君
第55回 奉聖旨謁相辭閣 察民情理屈伸冤
第56回 姚夏封赴水投狀 林經略行牌準投
第57回 假老虎惡貫滿盈 真老虎與民除害
第58回 三鳥飛鳴冤屈狀 二禿強姦謀殺人
第59回 赴市曹奸僧梟首 暗探訪私渡黃河
第60回 林公月下準鬼狀 臬司令箭催行刑
第61回 姚夏封法場活祭 林經略暗進淮城
第62回 林經略行香宿廟 府城隍各案顯靈
第63回 馮旭解轅見母舅 林璋出票提有憐
第64回 林公釋放許成龍 經略正法桑剝皮
第65回 經略拜本進京都 廷芳計害花有憐
第66回 林經略判出奇冤 崔氏婦路遇對頭
第67回 林經略開棺驗傷 崔氏婦當堂受刑
第68回 林大人二次開棺 宋朝英轅門聽審
第69回 易道清立斃杖下 陳武氏得放回家
第70回 林公嚴刑拷淫婦 崔氏受刑吐真情
第71回 沈廷芳潛身內院 宋臬司當堂受刑
第72回 天子見表心不悦 林公失陷護國寺
第73回 湯彪急調海州兵 林璋初請上方劍
第74回 林公火焚護國寺 公差受比捉廷芳
第75回 沈廷芳逃走被獲 林經略勘問真情
第76回 沈廷芳供出實情 林經略結清各案
第77回 沈廷芳杖下立斃 劉尚書痛哭姨侄
第78回 林正國掛印徵西 馮子清獨佔鰲頭
第79回 結絲羅兩國和好 獻降書元帥班師
第80回 受皇恩一門富貴 加封贈五美團圓 [6] 

五美緣創作背景

該書的各種版本除“樓外樓藏板”序尾題“甲申穀雨前二日……”外,其餘各本“甲申”均作“壬午”,原因不詳。這裏的“甲申”根據寄生氏所序(爭春園)的刊刻年代可以推斷是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壬午”就是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所以無論怎樣,該書的成書年代應該在清道光二年之前。 [4] 

五美緣人物介紹

【馮旭】字子清,浙江錢塘人,故吏部尚書馮高之子,讀書有才名。與奸臣之子、紈袴花文芳同時求婚於兩廣都堂之女錢月英。月英愛才,乃出題令二人當場作文擇優定婿。馮旭文章出色被月英選中。花文芳懷恨報復,設計陷害馮旭,串通官府將馮判刑流放,又遣僕人放火燒死馮母及其家人共二十九口,還派馬伕季坤於途中殺害馮旭。幸而季坤良心發現,放走了馮旭。馮旭乃化名林旭流落淮安,遇相師姚夏封,將其招贅,與姚蕙蘭結為夫妻。蕙蘭因貌美被奸臣沈謙之子沈義芳看中,沈乃設計將馮旭夫妻騙進府中,乘隙欲強姦蕙蘭,蕙蘭不從,用斧將其劈死。義芳之兄沈廷芳勾結官府誣馮旭夫妻謀財害命,重刑逼供,問成死罪。行刑之際,被巡行至此的馮旭之舅、七省經略林璋救下。後馮旭考中狀元,卻又遭奸臣沈謙、花榮玉陷害,令其與林璋一同帶兵解圍。馮、林皆不知兵,馮旭臨陣被西涼國公主哈飛英擒去,公主愛其才貌,情願與之結為夫妻。於是兩國休兵通好。凱旋迴朝,馮旭升為禮部尚書,與“五美”:錢月英、月英的丫環翠秀、落霞、姚蕙蘭、哈飛英成婚,“五美”皆封為夫人。 [5] 
【錢月英】故兩廣都堂錢銑之女“五美”之一,兄錢林,母馬氏。月英才貌雙全,能詩善賦。馮旭與花文芳向其求婚,月英定要選才貌兼優者為婿。當場出題考試,取中馮旭,而將花文芳的試卷批劃嘲弄。花文芳受辱,倚仗父勢,定要娶月英以雪恥,乃勾結巡撫東方白置馮旭於死地,將月英硬斷與花文芳為妻。不得已,月英的丫環趙翠秀見義勇為,冒名頂替月英嫁與花文芳,月英則與丫環落霞女扮男裝逃往山東舅舅家。中途被強盜董天雄搶上山寨,幸得馮旭之友常萬青路經此地,殺了董天雄,救出月英等人。後馮旭考中狀元,又與林璋領兵解圍,凱旋而歸,與月英等“五美”成婚。月英因守志不移,遭遇流落之苦,被封為純貞一品夫人。 [5] 

五美緣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五美緣》如一般才子佳人小説,宣揚“天生才子,必配佳人”,並進一步捏合五位婦女同時嫁給一人的奇事。作者所反覆讚歎的就是“馮生何福書儒,消受如許温柔鄉也。”表現了濃厚的封建庸俗文人的婚姻意識。 [3] 
作者對五位女性極盡讚美之詞,寄生氏序雲:“美人者,天之靈秀所鍾”,又云:“錢月英之純貞、趙翠秀之純烈、錢落霞之純謹守志、完身仗義除逆,俱巾幗中僅見者。至若惠蘭堅隨寒士,飛英愛服將材,亦不愧美人之號。”這大概也是作者所遙讚頌的吧。 [4] 
藝術特色
該書的故事情節較為曲折生動,不乏引人入勝之處。圍繞主人公馮旭的命運,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都還比較富於個性。 [4] 

五美緣版本信息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道光二年(1822)刊本,藏國家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清道光四年(1824)樓外樓刊本,藏英國倫敦博物院;清道光八年(1828)芸香閣刊本,藏日本大阪府立圖書館;清道光十二年(1832)三餘堂刊本,藏天津圖書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慎德堂刊本,藏南京圖書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聚文堂刊本,藏首都圖書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寶華順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説集成”影印清道光二年(1822)刊本,1993年華夏出版社《明清言情小説大觀》排印清道光問刊本,1997年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説續”排印寶華順刊本。 [1] 
參考資料
  • 1.    張兵主編,500種明清小説博覽 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第1300-1301頁
  • 2.    譚正璧,譚尋著.古本稀見小説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2:第430-431頁
  • 3.    許覺民,甘粹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長篇小説辭典:敦煌文藝出版社,1991.05:第157頁
  • 4.    安不秋,章培恆主編.中國禁書大觀: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第532-533頁
  • 5.    苗壯主編.中國古代小説人物辭典:齊魯書社,1991.05:第677-678頁
  • 6.    (清)佚名著;安寧校注;安平秋,楊忠主編. 五美緣[M]. 桂林:灕江出版社, 1997.08.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