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村遺址

鎖定
五村遺址,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東城區中心地帶,俗稱普救寺,是一處以原始社會大汶口文化為主要文化內涵的古文化遺址。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 [1] 
五村遺址,開探方(溝)36個(條),共清理大汶口文化、周代、漢代等時期灰坑(溝)580餘個(條);居住址、燒土面(坑)等10餘處;大汶口至漢代墓葬106座。其中大汶口文化時期的陶鼓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陶鼓之一。 [1] 
2013年3月5日,五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五村遺址
地理位置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東城區中心地帶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戰國、漢
佔地面積
約 23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編    號
7-0239-1-239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五村遺址歷史沿革

1982年,進行文物普查時五村遺址被發現。 [3] 
1985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廣饒縣博物館組成發掘工作隊對五村遺址進行了系統鑽探與試掘。 [1] 
2006年,廣饒縣依託五村遺址建設了五村遺址森林公園。 [1] 

五村遺址遺址特點

五村遺址發現的合葬墓 五村遺址發現的合葬墓
五村遺址,墓葬分佈密集,多在遺址中心區東北部50平方米的範圍內,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大小僅可容身,頭向以東北和東西向為多,少數西向或西南向。葬式為仰身直肢,大多數為單人葬,合葬墓僅5座,其中成年男女合葬墓1座,其他為母子合葬墓或兒童合葬墓。在68個可辨年齡的個體中有32個少年個體,少年墓的葬式和葬俗與成年人相同。在大汶口文化墓葬中,普遍流行遷葬,有拔牙和頭骨人工變形的習俗。 [3] 

五村遺址文物遺存

五村遺址綜述

五村遺址,共出土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銅器等文物160餘件,不可修復的陶器標本一大宗。出土陶器以夾砂為主,泥質陶次之。泥質陶一般未經陶洗,故偶含零星沙粒、岩屑,器表都打磨光滑。陶色以紅陶為主,紅陶多數都施紅陶衣。器型主要有鼎、豆、罐、壺、缽、盆、鬹、盉、鼓等,有極少陶質玩具和裝飾品。 [1] 
五村遺址,彩陶比較發達,還見少量彩繪,均主要施於豆、鼎、壺、罐等類器。色彩有紅、深赭、白等。口沿、足部多施赭彩,肩腹部多施紅彩。復彩圖案常見於鼎、壺、罐、缽等,多火紅彩為底,赭彩漫塗,紅白彩勾點。主要紋飾為網紋、渦紋、平行線、幾何圖案等。有 手的器物比較多見,有罐、鼎、杯等。製法主要是手製,以泥條盤築最常見,個別小件器物或器物附件多為捏塑。口沿、肩、腹慢輪修整也是常有的現象。豆盤及豆柄的接合多為粘貼,鼎足接合多數是粘貼。個別的有扌契卯式接合。遺址上部有商、周、秦、漢時期的堆積,出土銅劍、銅鏃、陶鬲、陶鼎、陶盤等遺物。 [1] 
五村遺址,出土的隨葬品,一般為2件至3件,多者可達4件。陶器以夾砂和泥質紅陶為主,製作粗糙,器類簡單。骨器多為裝飾品,生產工具極少。為主,製作粗糙,器類簡單。骨器多為裝飾品。 [3] 

五村遺址隋代瓷罐

隋代瓷罐 隋代瓷罐
瓷罐通高23、口徑10、底徑12釐米,圓唇外翻,高領,溜肩鼓腹,平底,從口沿至腹中部施醬釉,底部無釉, [4] 

五村遺址灰陶杯

灰陶杯 灰陶杯
灰陶杯為泥質灰陶,素面,敝口,圓唇,深腹,喇叭形圈足。高14.3、口徑7、足徑6.5釐米。 [5] 

五村遺址灰陶豆

灰陶豆  灰陶豆 
灰陶豆為泥質灰陶,斂口,方唇,淺盤,豆盤為平底。盤腹部飾一週凹弦紋,豆柄較粗為空心,喇叭口形圈足。高14.5、口徑14、足徑11.4釐米。 [6] 

五村遺址灰陶單耳罐

灰陶單耳罐 灰陶單耳罐
灰陶單耳罐為泥質都陶,素面,侈口,深腹,腹一側有板狀橋式耳,高8.5、口徑11.2足徑8.5釐米。 [7] 

五村遺址歷史文化

五村遺址,內涵豐富,同類遺存在魯北地區較為常見,其與汶泗流域的大汶口文化的大汶口類型有較大區別,反映出鮮明的地方特點。 [3] 

五村遺址文物價值

五村遺址,出土的戰國黑陶盤製作精美,系輪制磨光、壓磨圖案,代表了當時較高的製陶工藝。 [1] 
五村遺址,發掘清理的第一口完整的漢代水井,為研究該區域的人居歷史、地理變遷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4] 

五村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五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五村遺址旅遊信息

五村遺址地理位置

五村遺址,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東城區中心地帶。

五村遺址交通路線

東營市內乘坐51路,在樂安大廈站下車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