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旗軍制

鎖定
五旗軍制,捻軍的軍事編制。
中文名
五旗軍制
類    型
軍事編制
1855年(咸豐五年)各路捻軍齊集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舉行軍事會議,決定結為聯盟,推張樂行為首領,號稱“大漢盟主”(一作“大漢明命王”),下設軍師、司馬、先鋒等職;改編捻軍為五色總旗,每旗各有統將指揮,名為“總目”。張樂行兼領黃旗,為黃旗總目;軍師龔得樹領白旗,為白旗總目;韓奇峯、蘇天福、侯士偉分別為藍旗、黑旗、紅旗總目。除五色旗外,還有各種鑲邊旗和八卦、水花等旗色,各旗統領皆聽盟主調遣;總旗下設有大旗,四、五百至一、二萬人不等,為捻軍的基本單位,可單獨作戰;大旗下為小旗,是捻軍最基層的組織,無固定編制。五旗軍制確定後,張樂行曾頒佈《行軍條例》,嚴肅軍事紀律。至此,捻軍由分散趨於統一,並大體上建立了自己的軍事體制。 [1] 
參考資料
  • 1.    陳旭麓、方詩銘、魏建猷.中國近代史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