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斗米教

鎖定
五斗米道又稱正一道、天師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個派別。據史書記載,在東漢順帝時期,由張道陵在蜀郡鶴鳴山(今四川成都大邑縣北)創立。據《後漢書》、《三國志》記載,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稱為“米巫”、“米賊”、“米道”。因教徒尊張道陵為天師,又稱“天師道”。
此外,在光和年間(178年 - 184年),還有張修巴蜀、漢中一帶傳道。其方法和張角有些相近,例如用符水治病。但是總體而言,更接近於張道陵的教派,例如也設有祭酒,學習《道德經》,供奉五斗米等,因此歷史上也將他的這一派道法稱為“五斗米道”。
中文名
五斗米道
別    名
天師道,正一盟威道
出生日期
公元184年(東漢靈帝中平元年)
出生地
漢中
信    仰
正一教
代表作品
《老子想爾注》

五斗米教派別簡介

正一道又稱正一派,是漢末張道陵及他開創的“正一盟威”之道,後稱天師道。

五斗米教南天師道

簡寂先生陸修靜 簡寂先生陸修靜
南天師道是由簡寂先生陸修靜改革發展江南天師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現在他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的整頓和改造,並積極收集整理道經,制訂道教齋醮科儀,推動了南朝舊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別是陸修靜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間隱居廬山修建太虛觀(後人稱簡寂觀)期間,他以太虛觀為大本營,在此收徒佈道,不斷擴展太虛觀,曾先後擴建有白雲館、朝真館、煉丹井、搗藥臼、洗藥池等。太虛觀興起後,先後又建築有康王觀、崇善觀、詠真觀、昭德觀、白鶴觀、廣福觀、太平觀等數十座道觀,均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因而被譽之為道教的“詠真第八洞天”。隨着廬山道教的擴大,其地位和聲譽不斷顯赫,逐漸成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場。使得四方高道紛至沓來,至唐宋時,先後有許堅、錢朗孫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雲集廬山,廬山高道輩出,名聲大震於江南。陸修靜制訂並完善齋醮科儀。
吸收儒家傳統的忠孝禮義等倫理道德,並將其作為道徒必需遵守的教規,強調忠孝為先,這樣,既保證了道士嚴格遵守教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儀範。
他潛心道教理論研究,並著有《靈寶經目錄序》、《太上洞玄靈寶眾簡文》、《洞玄靈寶齋説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道門科略》、《洞玄靈寶五感文》等,他將這些齋戒儀範著作和收集的道經如藥方、符圖等計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均採用“三洞四輔十二類”的方法,成為道教史無前例的道書分類法,他將這些道書整理集成《三洞經書目錄》,於太始七年(471)上獻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讚賞,使“靈寶之教,大行於世”,特別是他總括“三洞”,改革舊天師道,並提倡以齋儀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斷壯大,威震江南,成為江南道教的統領,與北魏寇謙之改革的“北天師道”南北並存,並都為後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歷史與理論基礎。 [1] 

五斗米教北天師道

除去張道陵等“三張”偽法的天師——寇謙之 除去張道陵等“三張”偽法的天師——寇謙之
北天師道是由封建史上首位被官方承認的道教天師——寇謙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 [2] 
寇謙之稱太上老君親臨嵩嶽授以“天師之位”,賜以《雲中音誦新科之戒》20卷,傳其服氣導引口訣之法;令其“清整道教,除去三張(指張陵、張衡張魯偽法,租米錢税及男女合氣之術”。“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之以服食閉煉。”其主要道場建立在今山西大同(原稱平城),他改革的主要內容是:
清整道教,新天師道所傳《雲中音誦新科之戒》,宣講《新科》等大道清虛之道,提倡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練,其新天師道的做法有:
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譜文所傳《錄圖真經》等醮儀感動太武帝,太武帝太平真君三年[442]親自道壇,受道教符籙,使新天師道與皇權結合,一度成為國教,不斷髮展壯大。 [2]  這樣,新天師道重視醮儀,提倡禮度,改變了過去以符水療病及注重煉形的教義,特別是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譜文所傳《錄圖真經》等醮儀感動太武帝,太武帝於太平真君三年(442)親自道壇,受道教符錄,使新天師道與皇權結合,一度成為國教,不斷髮展壯大,併為後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歷史基礎。寇天師在北方“去除三張偽法”,是影響深遠而得到貫徹的。後來北方興起的全真道,就與龍虎張天師素無瓜葛。然而據載,王重陽所傳的鐘呂丹法就與茅山上清派本經《上清黃庭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邱祖也曾領受上清法籙,佩上清芙蓉冠,著上清洞真玉羅簫台袍……據考通行全國的《全真正韻》亦源自茅山上清。 [3] 
進入南北朝時期,一些早期道派太平道”“於君道”等,因受統治者打擊而顯衰落,而新興教派“靈寶派”“上清派”等,又正處於開始發展階段;雖有一些象張忠、王嘉這樣的神仙道士,但只是以師徒相受形式成的鬆散道教集團,而以道教箴緯的名義,各地不同人等託名“李弘”又都轉瞬覆沒;此時天師道仍不失為道教的一面旗幟,基本上也是道教的代稱。 但是,由於政治動亂,天下勢力分割,加上信徒總多,又缺乏有威望的張天師傳人,僻處江西龍虎山的天師道總部對下屬各“治”的祭酒、道官顯得鞭長莫及,天師道內部組織陷入嚴重混亂、《老君音誦誡經》有:“道官祭酒愚闇相傳各祭酒”,這使一些素質低下者得以當上祭酒、首領,任意魚肉信徒;更嚴重的是有的還“自署治籙符契、攻錯經法、濁亂清真”,導致“奸怨非法、詐惑萬端”;還有曲解天師道的理論如“房中術”等者,以致“淫風大行,損辱道教”;並且下層道民屢屢利用道教組織,託名李弘(老君化名)、劉舉名義發動起義,歷代不絕,使道教受各分割統治勢力、王朝的嚴密注意。 有鑑於此,不少高道先賢立志改革、整理道教,北朝時期的寇謙之與南朝的陸修靜是當時的佼佼者。
寇謙之(365—448在世)利用太上老君降授的《雲中音誦新科之戒》(又名《老君音誦誡經》,〈老〉是〈雲〉的摘抄本)、老子玄孫李譜文降授的《錄圖真經》對天師道進行堅決的改革,對早期道教的教義和制度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吸取儒家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觀念,吸融儒釋的禮儀規戒,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義和齋戒儀式,並改革道官職位的世襲制度,主張唯賢是授,信守持戒修行。 他重視道教齋醮儀範,為道教增訂了諸多齋儀和儀式,亦為後世道教齋儀奠定了基礎。經寇謙之改革後的天師道,既得到下層信徒的支持,也適合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需要,一時陰霾盡除,朝野隨者無數,後人稱經寇謙之改革後的天師道為“新天師道”,或“北天師道”。

五斗米教正一道

正一派有茅山、靈寶、清微、淨明等諸派之分,但仍以天師道為代表,習慣上,天師道也稱為正一道。宗壇江西龍虎山。符籙三山為龍虎山、茅山、閣皂山。正一道是中國道教後期兩大派之一。是在天師道、龍虎宗長期發展的基礎上,以龍虎宗為中心,集合各符籙道派組成的一個符籙大派。
教義
道教的教理教義,如道生德育、自然無為、柔弱不爭、長生久視等根本宗義,皆源出於太上《道德真經》。祖天師張道陵建立道教教團之時,即以五千文(《道德真經》)為聖典,並作《老子想爾注》,闡説道要教旨和修行準則,初步建立起道教教義思想體系,以“正一”之名來表明所倡行的教化學説是太上真一不二的正教。而且,道教的經典和許多高道真人的著述也都根據《道德真經》這部聖典加以充分的發揮,或作必要的演繹。道教尊奉的《南華真經》和《沖虛真經》,承揚太上《道德真經》的思想,對道教修身體道、精神逍遙、坐忘養生、神仙變化等思想以豐富和闡揚,使偏重理性的道家學説在後世高道的繼承闡揚下,過渡到道教的教義學説,彼此而打成一片。《太平經》以宗教教化而立論,對《道德真經》“道”生化天地萬物的創世説和《道德真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教義作了充分闡釋。葛洪真人暢玄而講神仙之術,亦當屬於太上道家之系統。《度人經》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為主旨,正體現了《道德真經》的根本宗義。總之,道教的教義思想無不根本於《道德真經》,因而道教尊《道德真經》為聖典。
《道德真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四十二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閲眾甫。(第二十一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第三十四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三十七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第六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第五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第二十一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第三十八章)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第五十四章)
《南華真經》: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狶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襲氣母;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堪壞得之,以襲崑崙;馮夷得之,以遊大川;肩吾得之,以處大山;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宮;禺強得之,立乎北極;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説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大宗師》)
道者,德之欽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庚桑楚》)
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天地》)
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天地》)
太上之象,莫高乎道德。
《老子想爾注》:
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清靜經》: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不測,通神羣生。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道不可見,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
唐代成玄英《道德真經義疏》:
道者,虛通之妙理,眾生之正性也。(第六十二章注)
唐代孟安排《道教義樞》:
道德者,虛極之玄宗,妙化之深致。
唐玄宗《道德真經疏》:
道者德之體,德者道之用。
唐代吳筠玄綱論》:
道者何也?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無外,其微無內,浩曠無端,杳冥無對,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靜無心而品物有方,混漠無形,寂寥無聲,萬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極,成者必虧,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謂道也。
德者何也?天地所稟,陰陽所資,經以五行,緯以四時,牧之以君,訓之以師,幽明動植,鹹暢其宜,澤流無窮,眾生不知謝其功,惠加無極,百姓不知賴其力,此之謂德也。
然則通而生之之謂道,道固無名焉。畜而成之之謂德,德固無稱焉。
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見其終,探奧索隱,莫窺其宗。(《道德章第一》)
道者,虛無之體;德者,自然之用。
常道無名,唯德以顯之;至德無本,順道而成之。
太上《道德真經》中所概説的“道”,是道教的核心教理。道教所以稱為“道教”,《雲笈七籤》以“道德”部為第一類,《道教義樞》也以《道德義》作為開宗明義第一義,都是因為道教徒要以“道”為核心教理和最高信仰。所以《道典論》中説,道士者,要以“道”為事。
太上之道,在道教的信仰中,它是無形、無色、無味、無聲、無情、無信的,又是先天地而存在的,並無世不在,;無處不有,是生化天地萬物一切有形的本源。本無法用有形的文字來稱説,但為了便於人們來記述,強名而為“道”。道生化天地萬物,是通過無形的元始祖氣、並由元始祖氣分化為陰陽二氣來成就萬物的。萬物則依各自所稟賦的氣質而各成形狀,自然生長。在人類生命出現後,道又聚氣而成神尊,教育人們明白“道”的宗義,珍重生命,樹立符合“道”之體性人生觀。“道”在宇宙尚未開闢之時,曾變化為元始天尊。在宇宙開闢有了天地之後,變化為靈寶天尊。在成就宇宙萬物的過程中,又化生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此後,太上則歷世化生,布説“道”之宗義而被尊為師,至殷武丁時化生為老子,著説《道德真經》,開仙道之宗源。所以道教在創立之後,尊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為最高尊神,信仰敬拜。使對“道”信仰形象化、人格化。其核心信仰也就是“道”。
而在修行中,更是以太上之道的義理為根本。因為無上的“道”不但是造物主,至高神聖,而且有着最值得人們崇敬和體悟的高尚品德,有益人們修行和信奉大道者樹立良好的人生觀。“道”化生萬物,以自然無為為法則,任萬物自然生長,而且從不因為是萬物生化的主宰者而居功自恃。不索求任何報答,毫無一點私自之慾,始終保持以清靜為本,柔弱為用。並像水一樣處下以利萬物,且具有江海一樣的胸懷,虛懷若谷。以用文字難以形容的高尚德行成就和養育萬物,使自己永恆常存,不生不滅。所以,道教以“道”為教理宗義,教導人們修行“道”一樣的品德,度已度人。道教所敬奉的救苦天尊和祖天師等所有神仙真人,由於他們具有“道”一樣德行或通過自己的修行而得道,成為“道”又一人格形象,受到世人的敬奉。
張氏第六十四代後裔
張源先 張源先
張源先:中國嗣漢道教協會理事長第一、二任理事長,第三任榮譽理事長,後又出任第四任理事長
張道禎 張道禎
張道禎:龍虎山嗣漢天師府第64代掌教天師,中國嗣漢道教協會第五任理事長
張氏第六十五代後裔
張繼禹 張繼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