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彩冠龍

鎖定
五彩冠龍是發現於中國的小型暴龍類,其化石發現於新疆的石樹溝組,年代為晚侏羅世。五彩冠龍體長3米左右,與大型的異特龍超科中華盜龍生活在同一個區域。與身長9米的中華盜龍相比,五彩冠龍體型嬌小,可能是當時生態系統中的邊緣捕食者。五彩冠龍屬於原角鼻龍類,與原角鼻龍,蜥狀龍有着很近的親緣關係。雖然這三種恐龍的復原圖都會加上鼻骨冠,但實實在在保存這一結構的只有五彩冠龍。
中文名
冠龍
拉丁名
Guanlong [5] 
模式種
五彩冠龍(Guanlong wucaii
分類位置
獸腳類,暴龍超科,原角鼻龍類
產    地
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
時    代
晚侏羅世,牛津期,距今約為1億6000萬年
地    層
石樹溝組上部
命名人
徐星等人(Xu et al.)

五彩冠龍命名由來

屬名冠龍世描述它的鼻骨冠。同樣發現於中國的單脊龍雖然也具有冠飾,但它的冠飾是由前頜骨和鼻骨構成的,這與冠龍有本質的不同。種名是強調發現地五彩斑斕的岩石。

五彩冠龍基本信息和形態描述

五彩冠龍目前有兩具標本。
正型標本:IVPP V14531為一具接近完整的骨架,死亡年齡大概12歲。
歸入標本:IVPP V14532為一具接近完整的骨架,體型比正型標本小,死亡年齡大概6歲。
前頜骨與上頜骨相關聯處的外側面有一明顯的開口。鼻骨上具有高度發達的氣腔化的冠飾。兩側額骨相關聯的中線處具有一低矮的多褶皺的脊。頂骨的背面較為平坦,具有兩條平行的矢狀脊。上顳孔中具有一橫脊。處於頸椎和背椎過度階段的椎體後關節突具有骨質板,且背端向外側膨脹。尾椎的背面和腹面均有很深的縱向溝。肩胛骨柄的腹緣截面略呈三角形,且背側緣厚。手部具有三個有功能的手指。第三掌骨的近端具有顯著的內腹側突和外背側突。第三指第二指節骨近端具有顯著的內腹側突。股骨大轉子前後向擴展的程度不如小轉子在同方向上擴展的程度多。距骨和跟骨遠端的後面具有明顯的窩。第二腳趾第二趾節骨近端具有成對的腹側突。 [1] 
冠龍圖冊

五彩冠龍系統發育位置

五彩冠龍的系統發育位置較為穩定,長期以來一直處於暴龍超科的基部。在一些分析中,五彩冠龍是原角鼻龍類中最早分異的一支,但這一結果並不穩健。但可以確定的是,五彩冠龍屬於原角鼻龍類,並且代表了暴龍類的早期形態。 [2-3] 
冠龍系統發育位置 冠龍系統發育位置

五彩冠龍前肢功能形態學

2015年的一項研究對五彩冠龍正型標本的手部進行了三維建模來模擬它手部的運動功能。研究結果顯示,五彩冠龍手部的第1指和第2指的背展能力在基幹堅尾龍類高棘龍和副鳥類恐爪龍之間。第3指的掌骨-第1指節骨關節幾乎沒有活動能力,而第1和第2指節骨間關節活動能力與高棘龍相當,第3指節骨間關節活動能力與恐爪龍相當。依據有限的樣本量,獸腳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可能存在手部背展能力減弱,屈曲能力增加的趨勢。然而這一結果是否穩健還需要更多的證據支持。 [4] 

五彩冠龍科學意義

五彩冠龍的文章在2006年登上nature是因為以當時的知識水平,它是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基幹暴龍類。不過目前,隨着發現於英國中侏羅世時期的原角鼻龍分類位置的重新劃定,五彩冠龍已經不是最早的暴龍類了。儘管如此,五彩冠龍依然代表着早期暴龍類最完整的化石記錄,對於科學家重建這一類羣的演化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多數對於原角鼻龍類其它成員的藝術復原都會給它們加上冠飾,雖然除了五彩冠龍,其它的原角鼻龍類都沒有保存完整的頭冠。
參考資料
  • 1.    Xu X, Clark J M, Forster C A, et al. A basal tyrannosauroid dinosaur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China[J]. Nature, 2006, 439(7077): 715-718.
  • 2.    Brusatte S L, Carr T D. The phylogeny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yrannosauroid dinosaur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1): 1-8.
  • 3.    Brusatte S L, Lloyd G T, Wang S C, et al. Gradual assembly of avian body plan culminated in rapid rates of evolution across the dinosaur-bird transition[J]. Current Biology, 2014, 24(20): 2386-2392.
  • 4.    Yu Y, Sullivan C, Xing X.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the manual digits of the theropod dinosaur Guanlong, with a preliminary functional analysis[J].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2015.
  • 5.    Guanlong  .Deepb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