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府

(中醫基礎術語)

鎖定
五臟相配的五腑,小腸者,心之府。大腸者,肺之府。膽者,肝之府。胃者,脾之府。膀胱者,腎之府。説明了臟腑之間的表裏關係,使臟腑功能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中文名
五府
出    處
《難經·三十五難》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組    成
小腸、大腸、膽、胃、膀胱

目錄

五府概念

與五臟相配的五腑,即小腸、大腸、膽、胃、膀胱。

五府解讀

《難經·三十五難》:“小腸者,心之府。大腸者,肺之府。膽者,肝之府。胃者,脾之府。膀胱者,腎之府。”即五臟配五腑的臟腑相合關係。

五府中醫應用

《難經·三十五難》論六腑功能及臟腑表裏關係解釋了3箇中醫學問題:
1、臟腑相合
原文説:“小腸者,心之腑。……膀胱者,腎之腑”,就明確地指出了五臟配合五腑的關係。這也就是後世所説的臟腑表裏關係。臟腑表裏相合的基礎有以下五個方面:其—,經脈的絡屬關係;其二,解剖部位的連接;其三,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其四,病理方面的相互影響;其五,五行屬性相同。
2、心肺與大小腸距離較遠的理由
原文認為,髒與腑相配合,有解剖部位相近這一原由,而心肺與大小腸之間,雖然也是表裏關係,為何相距甚遠?原文從各自功能特點上闡明瞭其中的理由。因為“心主營,肺主衞”,營衞者,水谷之精氣也,性質屬陽,故稱“清陽”。在中焦產生以後,先上升至心肺,而後布達全身;大腸小腸具有向下通降的特性,傳導輸送的是水谷中人體不能利用的糟粕,屬性為陰。故稱為“濁陰”。這裏運用陽升陰降的理論,説明了彼此之間的相互配合及距離較遠的道理。
3、六腑的生理特徵
原文説:“又諸府者,皆陽也,清淨之處,今大腸、小腸、胃與膀骯,皆受不淨”,又説:“諸腑者,謂是。非也。”就指出了六腑在陰陽屬性劃分方面,都為陽,這是相對於五臟而言的。至於“清淨”而言,有“是”者,如膽,即為“清淨之府”,因為其所藏的膽汁是清淨的“精汁”,是消化液,屬精微物質的範圍。然而胃、大腸、小腸、膀胱四者,所藏納的內容物中有人體不能利用的廢棄物質,顯然這四個腑就不是“清淨之處”,故曰“非也”。這是從另一方面把腑與髒作了區別。
[1-2] 
參考資料
  • 1.    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峯、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人民衞生出版社,1995年
  • 2.    張登本.《難經通解》:三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