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常府

鎖定
清代吉林省十一府之一。1909年升府,1913年改為五常縣
中文名
五常府
別    名
五常縣

目錄

五常府簡史

明屬摩琳衞。光緒七年末(1882)於五常堡西南歡喜嶺置五常直隸廳。宣統元年(1909)升五常府,不領州縣。民國二年(1913)改為五常縣(今黑龍江省五常市)。

五常府古籍記載

[1]  五常府:繁,疲,難。省北偏東三百八十里。渤海上京屬境。明屬摩琳衞。同治八年,置五常堡協領。光緒六年,建城歡喜嶺。八年改五常廳。宣統元年升府,隸西北路道。廣二百一十二里,袤二百三十五里。北極高四十五度。京師偏東十度二十七分。東:螞蜒窩集。東北:索多和。東南:九十五頂子。蘭林河自額穆緣界,又西北緣舒蘭界,合響水、寒葱河入。右合渾水、黃泥,左納石頭、溪浪河,逕城西,復緣榆樹界。東南摩琳莫勒恩河出,右合衝河、香水、大小泥,左小黑、取才、條子、藤子河,逕五常堡來會,為拉林河。又西北入雙城。山河屯經歷,南六十里。藍採橋巡司。舊設站一:五常。官商路五:北達賓州;南達舒蘭;東南向陽山街達額穆;東北太平山達長壽;東南衝河鎮達寧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