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都

(古代五大都城)

鎖定
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
(1)西漢洛陽邯鄲、臨淄、成都為五都。《前漢書·食貨志下》:“遂於長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長安東西市令及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市長皆為五均司市師。”
(2)三國以長安、許昌洛陽為五都。《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改許縣為許昌縣”。 裴松之注引《魏略》:“改長安、譙、許昌、鄴、洛陽為五都。”
(3)唐代五都指的是唐代的五大都城。分別為上都長安,東都洛陽,西都鳳翔,南都成都(曾改江陵為南都),北都太原(曾改鄴城為北都稱鄴都)。
中文名
五都
全    稱
五大都會
意    思
五個發達國際化都市
朝    代
漢朝曹魏唐朝

五都東都洛陽

即今河南洛陽。歷史曾有過洛邑、雒邑、雒陽、亳(東亳,又稱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至塢牆鎮一帶)、河南、成周、新大邑等名稱,有22個政權或王朝在此建都,有東都、神都、雒京、東京、中京、八關都邑、十省通衢等美譽,為五都之首。
帝嚳都亳邑,夏太康遷都斟鄩,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沿襲,共十三個王朝。洛陽自古被華夏先民認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遷宅於成周,宅此中國”;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四方入貢,道里均”,中外交流上功勳卓異、光耀千秋。
“崤函帝宅,河洛王國”,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在洛陽建東都,下令開鑿大運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東南輻射總長達2000多公里的南北水運網;以洛陽為東端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
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九疇。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頭,構成了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史學考證知,文明首萌於此,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聖賢雲集,人文薈萃。洛陽還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
漢魏洛陽城市規模在北魏時達到最大,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面積100平方公里[1],是西漢長安城的2.6倍、隋唐長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8.2倍。
西周周公營建洛邑,在此築城,稱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東周時稱洛陽。西漢漢高祖劉邦定都於此。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陽為雒陽。其後曹魏定都時復改為洛陽。西晉亦以此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遷都於此。因漢魏兩代之繁榮,史稱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故城前後延續使用近1600年,是中國古代最大的都城,都城裏坊制以及中國都城建築的“建中立極”制在此形成,併為後世都城效仿。周漢晉魏風雲際會,先後八十餘位帝王執政於此 ,是中國古代到中世紀的社會形態及文化形態轉變的重要時期。羅馬帝國與古中國僅有的4次交往,3次(包含首次)皆在漢魏洛陽故城中,故有“西羅馬,東洛陽”之説;見證了陸上絲綢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歐洲的過程以及中西方文化交往的開始。北宋司馬光訪漢魏故城時曾發出:“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的概嘆。
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東經111.8’至112.59’,北緯33.35' 至35.05'之間。位處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游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
位於暖温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東鄰,西接, 北跨黃河,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錯綜複雜,周圍有崤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境內河渠密佈,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瀍河等10餘條河流蜿蜒其間,有“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關中秦川;東臨嵩嶽;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所以“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五都西都長安

西京,今陝西西安。西安曾用名:、酆京、酆鎬、咸陽、長安、常安、京兆、大興、永興、奉元,又稱為西京、西都、鎬京、鳳城、斗城。以“長安”最為常見和著名。
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偏南。北臨渭河,南依終南山,周圍曲流環繞,有“八水繞長安”之説。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風景秀麗。擁有“關中八景”之譽。至今還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
周文王建立,大約建於公元前12世紀,距今已有3100多年未間斷的城市發展史,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3朝古都”(西安市閻良區本身還是中國著名古都——櫟陽)。長安在公元前195年到公元25年與公元637年到公元904年的時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長安在它發展的頂峯時期大約擁有逾百萬的人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城市,漢長安城的未央宮,唐長安城的大明宮是當時世界上影響最大和最輝煌華麗的宮殿,唐大明宮也是整個中國古代規模最大和最雄偉的宮殿,光其面積就是今天明清紫禁城的4.5倍還大。後來世界上的其他大都城都並沒有達到或者超過長安曾經達到的高度,這一事實一直保持到15世紀(城市面積第一的地位更是保持到近代)。長安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聞名遐邇的“絲綢之路”就是以西安為起點的。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五都南都南陽

今河南南陽。楚之前稱宛,秦後稱南陽,至今已有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別稱南都、帝鄉(東漢時期為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故稱漢代第二大都會)。雖然朝代屢經更迭,區劃不斷變改,但南陽這一地名,一直被保留着沿用着。
南陽曆史文化悠久,南召杏花山猿人遺址及多處原始社會遺址出土的化石、器物表明,遠在幾十萬年前,人類祖先己在這塊土地繁衍生息早在50萬年前南召猿人已經生活在南陽這片土地,與北京人大致處於同一時期。有南召縣杏花山猿人遺址。周代天子非常重視這片富庶的土地,曾分封了、呂、、酈、蓼、等封國。春秋時楚設宛邑,到戰國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年)“初置南陽郡”時,才開始使用“南陽”這個名字。
“宛”是南陽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徵,又反映了它的生態環境。《説文解字》: 宛,屈草自履也,從宀、夗聲。其義:① “四方高中央下”, 符合南陽西、北、東三面環山,當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徵;② “屈草自覆”為芳草蓋地,植被葱綠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國日益強大起來,先後向北吞併了漢水流域諸國,呂、申兩國也被楚文王所滅。楚國佔據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後,便在這裏建置宛邑,作為問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後,宛由地域名,演變成為“宛城”、“宛縣”、“宛州”、“上宛縣”等,時至今天,“南陽市”和“宛城區”均以“宛”為其約定俗成的簡稱。
“南陽”意思是説它位於伏牛山之南,居漢水之北而得名。南陽得名由來,文獻記載較為明確,《資治通鑑·周紀五·赧王四十三年》載:“秦置南陽郡,以在南山之南,漢水之北也”,《元和郡縣圖志·山南道二》載:“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陽郡,以在中國之南而有陽地,故曰南陽,《釋名·釋州國》載:“南陽在中國之南,而居陽地,故以為名也”。 以上三處記載,雖文字不盡相同,然表達含義基本一致。“中國之南”中的中國應理解為“中原”或“國中”,“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中國之南”和“南山之南”的“南”, 都表示這一區域所處的地理方位。而“有陽地”、“居陽地”和“漢水之北”, 則又表示其所處方位具有“陽”性地望特徵。我國古代有一條約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則,即“水北為陽,水南為陰”,“山南為陽,山北為陰”。 南陽位於漢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 “陽”性的雙重特徵。《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載:“周為申伯國,春秋屬楚,戰國屬韓,秦取韓地赴漢水之北,洛陽潁川之南,置南陽郡治宛,以其在中國之南,居方城漢水之間故曰南陽”。 這充分説明秦置南陽郡時,因其位於伏牛山之南,居漢水之北而得“南陽”這個名字的。
夏朝初,把今南陽境內鄧州作為都城,見唐杜佑通典》:“鄧為禹都”。
商朝周朝時,現南陽境內有申、鄧、謝等諸侯國。
春秋時,楚國屬地,稱為宛,冶金業發達。
戰國後期為秦所據。公元前272年, 秦昭王三十五年,設南陽郡。
西漢置南陽郡,轄境自河南熊耳山以南至湖北大湖山以北。
東漢被稱為“南都”,為僅次於首都洛陽的第二大都市。
唐朝,南陽設鄧、唐二州。唐朝中盛時期南陽地區農業興旺,工商業繁榮。
明朝初年,南陽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封地,在南陽城內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唐王府。現在留有王府山。
南陽是國務院第二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南陽曆史上“謀聖姜子牙、“商聖” 范蠡、“智聖諸葛亮、“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並稱為南陽五聖

五都蜀都成都

今四川成都,“成都”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説最後的都邑。
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公元前316年,秦國先後吞併蜀國、巴國。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部。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從原廣漢郡雒縣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户,近40萬人,成為全國六大都市(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之一。
成都在三國時期為蜀漢國都。蜀漢(西元221年~263年),又稱季漢,三國之一。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羣雄逐鹿,漢室宗親劉備在軍閥混戰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次年(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蜀地成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西晉晉武帝改蜀郡為成都國,不久恢復稱呼。永興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大成”。至鹹康四年(338年)時,李雄侄李壽又改國號為“漢”,史稱為“成漢”。永和三年(347年),大成國被東晉所滅。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有數的大城市(長安、洛陽、成都、太原),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蜀繡”為全國三大名繡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國重要的菜市、蠶市外,還有“草市”,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以蜀郡為唐玄宗幸蜀駐蹕之地,升為成都府,是唐王朝的陪都。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
宋朝時期,成都鼎興,經濟文化更加發達。絲綢業規模擴大,品種增多,蜀錦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宋朝時期的40多種,佔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唐宋之時,成都城由於商業發達,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仁宗時,在益州(即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南宋寶佑五年(1257年),蒙元軍攻佔成都。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蒙元政府在成都設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設成都路,為四川行省首府駐地。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國,改曰成都刺史府。洪武四年(1371年),明軍攻滅大夏國政權,在成都設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王府設在成都。今人稱其為“皇城”。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率軍攻入成都,自立為帝,國號大西,稱成都為西京。清沿明制,設四川布政使司於成都。皇帝另簡派四川總督、成都將軍駐成都。

五都北都太原

在今山西太原,自商周以來太原地區一直是中國北方重要的軍事和政治和經濟文化中心。這裏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中心地帶。
魯昭公元年(晉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晉國荀吳率兵北征,大敗佔據今太原一帶的無終及赤狄別族咎如,太原地區始入於晉國版圖。春秋末期,晉定公十五年(前497年)顯赫於世的晉陽古城問世於汾河晉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韓、趙、魏三國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是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確定的標誌,史學界以此作為東周時期春秋與戰國的分界點。之後,趙國定都晉陽(太原)。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36郡,設置太原郡,郡治晉陽。漢代全國設十三州,幷州刺吏部設治晉陽,這也是太原稱幷州之始,太原簡稱“並”來源於此。是時,太原為全國十三州部治所之一,聞名遐邇。
東晉十六國時先後晉陽被劉淵石勒慕容俊前燕)、苻堅佔據。北魏仍為太原郡,兼置幷州。南北朝時,晉陽又是東魏北齊的別都,始終保持着“霸府”的地位,高歡高洋父子坐鎮太原、遙控朝政。
隋代,太原(當時稱之為幷州),是全國性的大城市。開皇九年(589年),置總管府。隋末,李淵李世民駐守太原,因晉陽古有唐國之稱,李淵父子定都長安後,遂以“唐”為國號。因此,唐文化的發源於太原。唐初,曰幷州初置大總管府,又改大都督府。唐朝的幾位帝王曾數次擴建晉陽城,並相繼封其為“北都”、“北京”,為河東節度使治所,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三京”,詩人李白曾盛讚“天王三京,北都居一”。
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後晉後漢北漢,或發跡於晉陽,或以此為國都,一時間太原名聲顯赫於舉國,傳為“龍城”。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滅掉了以太原為都的北漢政權,最終統一全國。由於憎恨太原軍民對宋軍的頑強抵抗及恐懼太原“龍城”的美譽,遂下令火燒晉陽城,又引汾、晉之水夷晉陽城為廢墟,一座歷經1476年悠久歷史的古城遭到了徹底的破壞。三年之後,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晉陽城北四十餘里的唐明鎮重新崛起。嘉佑四年,設太原府治。太原成為北宋抵禦北方遼金最重要的軍事重鎮。
元朝時,蒙古汗國改名元朝。元朝時的太原稱為太原路。成為全中國的交往中心,北到嶺北行省,東到奴兒干都司(治所黑龍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此後明朝和清朝的府城均建立於此。
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為晉王於太原,遂因此擴建太原城,成為明代九邊重鎮之首。

五都趙都邯鄲

在今河北邯鄲,邯鄲有着華夏文明的遺傳基因,是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明珠。邯鄲興於殷商後期,繁榮於戰國和秦漢時期,是春秋戰國時期趙國都城。
邯鄲城在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當屬戰國時期。戰國時,邯鄲作為趙國都城,出了一位有勇有謀的君王——趙武靈王。這位有魄力的君主在面對內憂外患時,推行“胡服騎射”政策,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開啓我國曆史上軍事改革的先河。
秦朝,秦始皇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邯鄲是邯鄲郡的首府。西漢時期,邯鄲就有着“富冠海內,天下名都”的美譽,並與洛陽、臨淄、成都、宛(南陽)齊享五大都會的盛名。
隋末時期,邯鄲的廣府鎮成為的都城,這是農民起義軍建立起來的政權,成為起義軍建立政權的先河。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大名登上了皇帝寶座,史稱後唐莊宗。
宋代,大名為河北路治所(省府)。公元1042年建大名為陪都,稱北京大名府
明代,邯鄲縣屬北直隸省廣平府。清朝因襲明制稱直隸省,大名府直隸省第一省會。

五都齊都臨淄

在今山東淄博,淄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齊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淄博還是齊文化的發祥地。 淄博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一處發祥地。
商代初年,臨淄為逢國屬地。逢國的創始人是逢伯陵,為炎帝的裔孫,姓姜,名陵或伯陵,是殷商時代東夷、齊地姜姓氏族的首領,因建立逢國又稱之為逢伯陵。商代末年,臨淄為薄姑國屬地。薄姑國為嬴姓,都治在博興,地域在今博興、桓台、臨淄北部一帶,商末打敗逢國,在淄水流域建國。
西周建立後,姜尚封齊,開創"泱泱大風"的齊國文化。淄博地區作為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數百年,被譽為"海內名都",臨淄作為春秋戰國時期"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冠"的齊國都城長達800年之久。在此期間,風雲變幻,波瀾壯闊,姜太公齊桓公齊威王管仲孫武晏嬰田單司馬穰苴等名君賢相、英帥良將,不僅創建了"臨淄之中七萬户,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如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的這個海內外聞名的東方名都,也創建了一部雄壯曲折的齊國史。在先秦的歷史舞台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公元前221年,秦滅齊國,設臨淄縣。屬齊郡,郡、縣治所均在臨淄。區境東部屬齊郡東安平縣(縣治在今皇城)。西漢時期,臨淄為齊國王都、臨淄縣治所在地。公元前127-前117年,臨淄為齊郡郡治、臨淄縣治所在地。淄博在西漢前期仍"鉅於長安"。
從秦到西晉淄博一直是青州的州治。清代文壇大家蒲松齡和他的鉅著《聊齋志異》誕生在淄博。

五都魏都許昌

在今河南許昌,許昌古稱“許”,源於時,高士許由牧耕此地,洗耳於潁水之濱而得名。
夏朝,曾建都陽翟(今許昌禹州)。周朝時候被奉為許國。春秋戰國時期許地先後為鄭、楚所據。分屬韓、魏、楚。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置潁川郡,治陽翟(音狄,今禹州市)。
漢代出自許昌的世族潁川陳氏,是當時的巨姓望族,世代傳襲,名重魏晉。東漢時期,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東漢京都洛陽迎獻帝,遷都許都許縣(今河南許昌東),漢朝末代都城,在許昌修築了豪華的許昌宮,三國時期文人楊修卞蘭何晏都寫賦盛讚許昌宮的興隆。
三國時期,魏稱潁川郡,屬豫州,許昌為魏五都之一。魏國魏黃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曹魏皇帝多次巡幸許昌。並委派司馬懿鎮守許昌,可見許昌在曹操父子心中的地位。曹魏末期遷都許昌。
兩晉,西晉沿襲魏制。西晉許昌為中原政治、軍事重鎮。許昌宮還作為晉朝皇族的離宮別苑和圈禁地。東晉北方十六國混戰,許昌先後為後趙前秦前燕所佔。
隋,改許州為潁川郡,轄14縣。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潁川郡為許州。天寶元年(742年),許州改稱潁川郡。乾元元年(758年)複稱許州。唐代中後期,許昌作為重要的軍事重鎮,被唐王朝和眾多的藩鎮爭奪。五代後梁改許州為許州匡國軍。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均稱許州忠武軍。
北宋時初,改許州忠武軍為許州,隸京西北路元豐三年(1080年),升許州為潁昌府,隸京西北路。大觀四年(1110年)稱許州,隸京西路。許昌作為京畿重鎮地位顯著。
、明、清均於此地設州、府。由於許昌地位顯著多次被升為直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