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互聯網農業小鎮

鎖定
互聯網農業小鎮是指將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環節結合,實現農業發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農業發展方式。未來整合互聯網加農業更多的大平台模式來成就我們的熱帶農業,將成為海南現代農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互聯網農業產業化將是海南農業未來的主旋律,各市縣的農業產業都會面臨着互聯網改造升級與流程再造。
中文名
互聯網農業小鎮
外文名
hulianwangnongyexiaozhen

互聯網農業小鎮簡介

一個新的農業時代呼之欲出:“海南互聯網農業小鎮”,其產生的核心工具包括:

互聯網農業小鎮交流工具

互聯網思維的原點來自於我們對便利性的認知,QQ、微信、短信、UC、移動電話就是生產力。把便利變為客户對產品的體驗,也方便農户對信息的快速獲取便捷的工具,解決農產信息的短板。

互聯網農業小鎮職業工具

有效培養現代職業的農民,快速認識到互聯網+農業的商業邏輯,打造海南農業全產業鏈,有效利用提升產銷價值,服務與民眾,帶動農民致富。

互聯網農業小鎮精神工具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尋求存在感,互聯網就是個體農户提升存在感的通道,如果農產品也能思考存在感的意義,那將是一個有靈魂的農產品,故事性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孕育着一方特色的農產品。

互聯網農業小鎮產銷工具

降低生產成本,無論是農資化肥購買還是產出銷售,都是可以利用免費資源來利益最大化,供應鏈體系被簡化了,每家產品都有一個“二維碼”,走平台化的道路。
互聯網農業小鎮的出現,不僅能破解了農村信息化的難題,有效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提升了農民的生活幸福指數,也成為了拉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村創業和就業、縮小城鄉數字鴻溝的新型渠道,帶農民奔小康。

互聯網農業小鎮建設方式

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的“海南互聯網農業小鎮模式”是城鎮互聯網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互聯網+”具體、有效、特色手段,“海南互聯網農業的新版“村淘”模式”。省農業廳副廳長王曉橋介紹:做好“海南互聯網農業”工作主要有四項:
第一、發揮電商銷售優勢,打造品牌,以銷定產,帶動農業結構優化和農產品質量的提升,廣泛使用二維碼可追溯系統,大力發展集約規模種植業和畜牧養殖業;
第二、做好產品深加工,大力挖掘附加值;
第三、要農業加旅遊休閒等產業融合。着力發展互聯網民宿工程;
第四、要帶動互聯網三農服務業、如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農技服務、農業作業服務和金融保險服務等分工深化和細化;
我們互聯網農業小鎮模式解讀更像是一個區域化的大型購物中心,新版的“村淘”。藉助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聚合力,集合當地農户、商販、商店等共謀發展。為不標準的農户、商販、商店提供專業的培訓,建立特色農產品特色館,作為獨特的分銷平台,統一包裝、配送、售後等標準化操作執行,是平台化的品牌道路。
“海南中海網農科技海島生活”農產品電商平台作為省農業廳互聯網農業小鎮建設內容之一,將全力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打通供應商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真正實現讓利供應商、消費者;讓家鄉人買到物美價廉種類繁多的商品。從生活到農資農具,同時,通過電子商務將自家產品銷往全國,勤勞致富。
以鎮級運營中心就是借鑑與“村淘”模式來因地制宜,以鎮帶村,村鎮融合,實施“優質高效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創意休閒農業”和“信息進村入户”工程,藉助百兆光纖的普及工程和推廣,將可以改變傳統村莊的生產,生活方式,培育一代新農民,徹底改變村容村貌、鎮容鎮貌,享受政府各項培訓和服務,成為提供互聯網農業小鎮模式的發展新動力。
從村到鎮、跨越價值體現;
第一、互聯網農業小鎮具備更佳規模效應。如果説單個淘寶村的力量還比較顯著,當一個鎮轄區內出現3個以上農業互聯網村的時候,意味着當地已經形成一箇中等規模的產業集羣。由於鄉鎮從事工商業人口也比較多,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分工更加的專業,因而更適合更有利於“互聯網+農業”的壯大。
第二、創業氛圍和產業輻射更強。讓鄉鎮輻射各村連同發展,相當於一個較大半徑的區域形成濃厚的電子商務創業氛圍,對農村創業和就業形成強大的較力。同時,電子商務對當地傳統行業滲透和改造的能力更強。
第三、從政府治理的角度,互聯網農業小鎮的浮現更有利於政府扶持農村電子商務。單個行政村會受限於空間和土地政策,農民網上往往面臨發展空間受阻的境地。而鄉鎮大多有單獨的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有利於產業規劃。同時,互聯網農業小鎮也會推動政府加快出台農村電子商務的優化政策。
海南互聯網農業小鎮模式落户石山美社村,足於證明正在搭建村鎮兩級服務網絡,建議在村點服務站的選擇上,採取的是小賣部兼營的方式,即選擇村裏地理位置好、店主學習能力強的小賣部作為合作伙伴,通過的分傭體系給予店主提成。物流配送模式的選擇也是農產品直銷的重要定位,客單價也直接能影響物流成本的虧損風險。季節性農產品建議採取C2B預售+直銷模式,如荔枝,龍眼、瓜菜等種植養殖季節性的農產品。運作成熟最後才能考慮開通地方特色館,打通全國各地的特產直供平台,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本文來自萬寧恆達檳榔編輯)

互聯網農業小鎮小鎮發展

美社村位於海口市火山口公園旁,有“海口十大名村”之美譽。海南省首個互聯網農業小鎮——石山鎮正如火如荼地加緊各項工作的建設,而鎮上的第一個互聯網小鎮村級運營服務中心“旗艦店”就坐落在美社村,將於8月上旬和公眾見面。屆時,這裏將成為海南首個集服務、展示、運營於一體的互聯網農業小鎮村級運營服務中心。

互聯網農業小鎮過去

美社村是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委會的一個自然村,地處雷瓊世界地質公園規劃區內。近年來,全村老少義務投工投勞,拆除了擋道的圍牆,搬遷了曾經的豬圈牛棚,硬化主要村道和環村道路,修建起了文化室、老人活動室和文化廣場,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走進美社村,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雖然美社村與海口火山口公園是“鄰居”,也已經成為海口旅遊慢行系統的一大亮點,但用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黨委書記林少禎的話講,這裏仍然屬於“旺丁不旺財”。
“每年來這裏遊覽、騎行的人不少,但都是‘留下紙片,沒有留下人民幣’。”林少禎説,2014年石山鎮人均收入5400元,美社村屬於收入比較高的地區,年人均收入也在6000元上下,因為沒有相應的產業支撐,再加上大部分年輕勞動力都外出打工,雖然人們的生活環境大為改善,但收入水平卻沒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互聯網農業小鎮目前

“火山口地區的牛羊肉在海南久負盛名,但產業卻一直沒有做起來。”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黨委副書記陳克伯告訴記者,以羊肉為例,石山的羊肉在市場上可以賣到55元/斤,春節期間的價格可以漲到70元/斤左右,但由於養殖規模較小、飼養難度較大,再加上年輕人不願意養羊,導致這裏的羊肉雖然口碑很好,但對於農民增收來講收效甚微。
不僅僅是羊肉,石山地區的小黃牛、山雞、石斛、黑芝麻、黑豆等農產品在海南都是鼎鼎有名的“拳頭產品”,但沒有達到規模化一直是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
陳克伯説,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裏的產業優勢十分明顯,發展潛力巨大。

互聯網農業小鎮未來

“我們也在思考,為什麼長期以來石山地區的農民收入增加緩慢。”林少禎説,互聯網農業小鎮目標的設定讓他們找到了思路,那就是通過“產業化”和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再加上互聯網,讓整個石山地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林少禎透露,石山鎮正在策劃打造火山壅羊公社和火山黃牛部落,計劃在三年內將火山羊的數量發展到1萬隻。針對牛羊肉供不應求的情況,通過合作社的形式,提高村民的組織化程度,規模化發展牛羊養殖等農業產業,再加以產品策劃包裝推廣和互聯網營銷,從而達到讓村民“共同富裕”的目標。
“在這一過程中政府要做的就是幫助制定規章制度,要和以前的合作社不一樣,要把參加合作社村民的權力和義務,通過法律的形式固定細化,再用村規民約來進行約束,發揮集體協作的作用,使政策資金讓每個村民都受益。”
同時,在石山鎮互聯網農業小鎮的建設之中,吸引當地年輕人才“迴流”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當前,石山地區針對返鄉大學生創業等情況設置了諸多的優惠扶持政策,吸引不少本地人才迴流共同建設家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