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互聯網公司IPO

鎖定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而互聯網公司IPO主針對的是互聯網公司上市的IPO。2014年因為阿里巴巴集團上市之後而備受關注。
中文名
互聯網公司IPO
對    象
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公司IPO發展簡史

1993年,在斯坦福大學讀博士學位的楊致遠創建雅虎搜索網站,1998年總收入達到2.03億美元,進入1999年後,雅虎的股票市值已經接近380億美元。
1999年,科技股與互聯網股帶動納斯達克市場狂飆,當年7月第一隻中國互聯網概念股中華網登陸納斯達克,該股發售時超額認購十幾倍,發行價20美元,開盤即飆升至60美元,全日漲幅200%。
2000年3月,納斯達克指數見頂,當時中國三大門户開始在美國上市,與中華網的風光相比,新浪、網易與搜狐上市在當時已經被稱為流血上市,隨着互聯網泡沫破裂,三大門户股價一度破發。
2002年第二季度,網易首次實現淨盈利,網遊概念成為隨後幾年上市潮流,網易股票開始領漲納斯達克,併成為當年納斯達克表現最優異的股票。
2003年10月10日,網易股價升至 70.27美元的歷史高點,比年初股價攀升了617%,比2001年9月1日的歷史低點攀升了108倍。丁磊也憑藉網易股票的上漲成為中國大陸首富。
2004年空中網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SP業務上市成為當年熱潮。當年5月,盛大上市,超越了韓國網絡遊戲公司NCSOFT的市值,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遊戲股。盛大創始人陳天橋掌握的股票市值達到了約11.1億美元,成為新的中國首富。
2005年8月5日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融資1.09億美元,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海外IPO融資記錄,發行價27美元,開盤價66美元,8月6日衝破150美元。
2006年騰訊在香港上市,成為門户網站中最後一個上市公司。
2007年巨人網絡與完美時空在美國上市,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百度在納斯達克的股價歷史性突破300美元大關,成為中國概念股在納斯達克第一家邁入百億美元市值規模的公司。
2009年暢遊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分拆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隨後新浪分拆房產業務,盛大分拆遊戲業務在美上市。騰訊控股股價一度創下130港元新高,騰訊市值摺合約300億美元,躍居全球網絡股季軍,也成為中國第一家市值超過300億美金的互聯網公司。 [1] 
2010年中國概念股再次掀起上市狂潮,電子商務與視頻網站成為主流,優酷和土豆網登陸美國,電子商務網站包括麥考林與噹噹網,同時垂直門户網站搜房與易車網也在美國上市。
2011年3月30日,中國知名的互聯網技術公司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4月21日世界互聯,5月4日人人網,5月5日網秦,5月11日世紀佳緣,5月12日鳳凰科技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
2014年9月19日(美國時間)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正式進行IPO。股票交易代碼為“BABA”。

互聯網公司IPO中國現狀

截至2014年12月,中國互聯網公司上市包括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近60家。

互聯網公司IPO扎堆現象

隨着美國經濟的回暖、中美審計機構博弈監管等問題的解決,導致大量海外投資者開始重新審視中概股,這為中概股股價的回升奠定了基礎。一方面,不做退出打算的戰略投資者相比財務投資者競爭優勢明顯;另一方面,戰略投資及收購交易的增多,也為創投退出提供了新的渠道。

互聯網公司IPO虧損上市

截至2012年數據,已經上市、或正在謀求海外IPO的中國互聯網企業財報數據,發現不少企業業績是虧損的。但即使虧損如此巨大,眾多互聯網企業仍在謀求上市。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美國資本市場對企業上市前並沒有盈利的要求,因此眾多當前虧損的互聯網企業紛紛謀求海外上市,海外上市成為眾多互聯網企業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因為不斷燒錢但並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企業管理層正面臨投資方巨大的壓力,而中國電商並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面對越燒越少的資金,上市融資是互聯網企業最後的希望。

互聯網公司IPO繼續虧損

沒有自身“造血”功能的企業上市後並沒有一夜之間“烏雞變鳳凰”,繼續上演着鉅虧的大戲。 [2] 

互聯網公司IPO主要行業

電子商務
阿里巴巴集團和京東商城[微博]是中國最有實力的兩家電商,它們的IPO可能會加劇本已激烈的市場競爭。它們可能會利用IPO融資大舉完善基礎設施、增強移動領域滲透和垂直擴張等,這樣可進一步強化它們的長期市場領導地位。因此我們認為它們IPO對其它較小公司而言是不利的,比如我們曾經討論過的唯一一家B2C上市公司噹噹網
在線視頻
愛奇藝的增長潛力,認為百度的支持仍將是愛奇藝的一項市場競爭優勢。此外,如果愛奇藝上市,IPO的收入將有助於公司加強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內容和技術優勢,並有可能從競爭對手進一步搶佔用户。我們認為愛奇藝IPO及其最近在內容併購和投資方面的積極戰略將不利於包括優酷搜狐在內的業內公司。
移動/本地/ O2O
隨着移動互聯網用户數量加速增長,我們認為安居客、大眾點評等諸多私人公司在貨幣化線上-線下融合方面有着有利的戰略地位。安居客是移動在線房地產市場的領先公司,長期來看應能有力挑戰搜房(8.66,0.09,1.05%)的市場壟斷地位。此外,我們認為大眾點評大大受惠於移動互聯網的日益滲透,因為“隨時在線”和具備“位置意識”的移動設備可幫助消費者在大眾點評平台解決任何本地消費問題。我們預計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使用移動設備將顯著增強大眾點評平台的用户互動和黏性。
在線旅遊
途牛在出發地一攬子小眾旅遊服務市場有着有利地位。中國在線旅遊市場存在巨大機遇,考慮到中國日益擴大的中產階級自由支配收入的增長,我們尤其對休閒遊和度假遊感到樂觀。總體而言,我們認為途牛IPO對去哪兒攜程、藝龍等業內公司是一箇中性的消息。 [3] 

互聯網公司IPO社會評價

美國資本市場對於中國的創業公司而言,是絕佳的IPO時機,這令很多公司都在躍躍欲試。雖然IPO可以為很多公司帶來品牌、現金流等方面創造便利,但是上市後如何走仍然取決於公司的經營,IPO更多意義只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