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于光遠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學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哲學家)

鎖定
于光遠(1915年7月5日—2013年9月26日),原名鬱鍾正,上海人 [8]  ,中共黨員,經濟學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哲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3]  ,生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5] 
于光遠於1932年入讀於上海大同大學;1934年轉至清華大學物理系 [7]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任延安中山圖書館主任;1941年從事陝甘寧邊區經濟的研究工作,後任教於延安大學財經系;1948年—1975年任職於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64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75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經濟研究所所長;1977年—1986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197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研究所所長;1982年—1987年任第十二屆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87年—1992年任第十三屆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 [4]  ;2013年9月2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8歲。 [5]  [10] 
于光遠主要從事哲學、經濟學等領域的研究。 [10] 
中文名
于光遠
別    名
鬱鍾正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5年7月5日
逝世日期
2013年9月26日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經濟建設常識讀本》
《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主要成就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籍    貫
上海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于光遠人物生平

1915年7月5日,于光遠出生。
1932年,入讀於上海大同大學
1934年,轉至清華大學物理系 [7]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任延安中山圖書館主任。
1941年,從事陝甘寧邊區經濟的研究工作,後任教於延安大學財經系。  
1948年—1975年,任職於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75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經濟研究所所長。
1977年—1986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197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研究所所長。
1982年—1987年,任第十二屆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87年—1992年,任第十三屆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4] 
2013年9月2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8歲。 [5]  [10] 

于光遠主要成就

于光遠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20世紀50年代,于光遠倡導社會主義經濟的政治經濟學研究,並將這一學科定名為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1979年以來,其在經濟學的許多方面進行了研究。在理論經濟學方面,倡議並推動了關於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和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等問題的討論和研究,廓清了在這些問題上的理論認識。提倡並率先進行了一些新學科的研究,如消費經濟學、教育經濟學、環境經濟學、旅遊經濟學、發展戰略學、國土經濟學、經濟效益學等。 [7] 
關於經濟效果,于光遠提出要以個人使用價值(或個人需要的滿足)作為社會經濟效果的基礎,這一觀點與當時流行的將政府目標等同於全社會目標的觀念有着不同的理論基礎。他正是從這一價值理念上認識到中國改革是必要的;關於所有制形式結構,他認為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他提出了生產力標準。他指出,衡量一種生產關係優越與否的唯一標準,只能是看生產力發展的情況。他特別強調,能否促進生產力發展是衡量一切是非的最高標準、最高原則,其他任何原則,都不能和這個原則並列。 [7] 
于光遠將馬克思主義著作中已闡明的原理運用於現代經濟生活,重視如何將馬克思主義運用於中國改革實踐的經濟理論發展;他強調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本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 [7] 
關於改革的基本原則,于光遠認為應當把商品生產問題放在首位。這是因為,發展商品生產在各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中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踐證明,商品生產在社會主義階段中的存在和發展不是偶然的,而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特徵。 [7] 
關於改革和經營的關係,于光遠指出,改革應當為經營排除障礙、創造條件,因為經濟效益只能通過經營來取得。他的這一思想,為後來實行承包制改革以完善經營機制的改革措施在理論上做了準備。 [7] 
  • 學術論著
截至2013年9月,于光遠撰寫出版的專著和文集達90餘部,約兩千多萬 [4]  ,其主要著作有:
  • 《哲學論文演講和筆記》
  • 《一個哲學學派正在中國興起》
  • 《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探索(1—7卷)》
  • 《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
  • 《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 《於氏簡明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辭典》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論雜記》
  • 《我的市場經濟觀》
  • 《我親歷的那次歷史轉折》
  • 《文明的亞洲和亞洲的文明》
  • 《評所謂人體特異功能》 [7] 
  • 《綏德、米脂土地問題初步研究》
  • 《經濟建設常識讀本》
  • 《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
  • 《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論札記》等
主要譯著有《自然辯證法》等;出版隨筆散文有《古稀手記》《窗外的石榴花》《碎思錄》《文革中的我》等。 [4] 

于光遠人才培養

  • 編著教材
于光遠寫了很多教科書和培訓讀本。如政治經濟學的資本主義部分的教材,發行量大,影響面廣,對培養新一代經濟幹部和經濟學家,起到了作用。 [9] 
  • 指導學生
于光遠指導培養的學生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經濟學家張卓元,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趙人偉等。 [9] 

于光遠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55年
2006年
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7] 

于光遠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3年2月
海南開發促進會副理事長 [3] 
1994年
深圳大學名譽教授 [3] 
1994年
第三屆中國旅遊協會名譽顧問 [3] 
2000年


中國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研究會會長 [5] 

中國生產力經濟學研究會會長 [5] 

中國國土經濟學研究會會長 [5] 

中國技術經濟學研究會會長 [5] 

中國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會會長 [5]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副主任 [5] 

于光遠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于光遠出生於上海一個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響和近代科學技術教育的知識分子家庭。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蹂躪,于光遠放棄了成為物理學家的夢想,參加了“一二九”學生運動,繼而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投身到抗日救亡的事業中。 [7] 

于光遠人物評價

“他(于光遠)學識淵博,學貫‘兩科’,即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有機地融為一體;在整個學術生涯中,他開拓了許多新的學科領域,尤其在促進中國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聯盟方面、在自然辯證法哲學學派的創立與發展方面、在反偽科學方面等等,他是勇敢的開拓者、辛勤的耕耘者。”(時任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龔育之評) [6] 
“他(于光遠)是中國當代思想解放運動和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人,在中國的學術界中,他是以思想敏鋭、學識淵博、勤奮多產而著稱的。”(《上海證券報》評) [7] 
“他(于光遠)是一個兼有着深切的社會關懷和深切的學術關懷的經濟學家,在他的學術活動中,總是試圖尋找二者間的支點,來確定自己的學術研究方向。廣泛的學術興趣和豐富的人生經歷,使得他的學術思想內容十分豐富。”(2005年首屆中國經濟學獎推薦人評語) [7] 
“于光遠對中國諸多交叉學科的建立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法制晚報》評) [8] 
于光遠是中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安徽網評) [1] 
“ 于光遠開拓了許多新的學科領域,尤其在促進中國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聯盟方面、在自然辯證法哲學學派的創立與發展方面、在反偽科學方面等等,他是勇敢的開拓者、辛勤的耕耘者。改革開放以來,他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幾乎所有重大的問題都有所涉及,並在很多方面作出了開創性的理論貢獻。他長期致力中國軟科學事業發展,不斷地組織各種形式的經濟活動,推動了中國生產力學會等諸多經濟研究和學術活動組織以及智庫平台的建立,為構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作出了奠基性貢獻。”(中國青年網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