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郎關

鎖定
二郎關位於今重慶市沙坪壩區山洞街道東南的畫鞍山麓,地處中梁山東嶺。二郎關是巴渝古關,自古與佛圖關、青木關齊名。
二郎關現屬沙坪壩區,地處歌樂山上,較為偏僻,僅有小路相通,周邊少有人家居住。距離二郎直線相距約4公里。 [1] 
中文名
二郎關
地理位置
重慶市
主    峯
二郎關

二郎關簡介

二郎關 二郎關
從今天的沙坪壩區上橋(舊時曾一度設有官方鋪遞所在,亦稱車歇鋪)上山,過石埡口,就是二郎關。舊時關口處有一座二郎廟,設關時因有二郎廟,駐關兵丁們也住在廟裏,關亦因廟得名二郎關。至於在什麼年代建關,已經無從知道,但不會晚於明朝。

二郎關歷史變遷

二郎關是巴渝古關,自古與佛圖關青木關齊名。
古時重慶到成都有一條重要的驛道,就是東大路(清代在成都設四川省,先後駐有督、撫衙門,是重慶府的上司,且位於重慶西北,到重慶的大路就稱為東大路)。
二郎關 二郎關
古時重慶(巴縣)城三面臨江,一面通陸,故稱金城湯池。通陸向西往成都的東大路,有佛圖關、二郎關、龍洞關三關。“自浮圖至此,三關疊障,守者得人,可收丸泥之功。”可見這三關的重要。
明朝天啓年間,永寧(今川南敍永一帶)宣撫使奢崇明起來造反,派遣他的女婿樊龍,部將張彤領兵攻佔重慶,殺了四川巡撫徐可求以及在重慶的道、府、縣、總兵等大小官員二十多個,一時朝廷震動。史稱“奢安之亂”。
石柱女總兵秦良玉奉命帶兵剿滅奢崇明叛軍。秦良玉領兵到了重慶外圍後,在白市驛、馬廟等地與奢崇明叛軍惡戰,奢崇明叛軍不敵敗退。秦良玉率軍乘勝追擊,奪取龍洞關,佔據了中梁山西、中兩嶺,進逼東嶺二郎關。在秦良玉軍連續攻擊之下,奢崇明叛軍被打敗。叛軍統帥黑蓬頭也被秦軍活捉,當了俘虜。這幾仗,秦良玉軍斬俘無數,取得大勝。重慶渝西三關,已經奪得兩關,接着,秦良玉率軍進攻佛圖關,隨後恢復重慶。清康熙年間任重慶鎮中營遊擊的淅江人魯岱,有一天率部路過二郎關,站在關上,他仔細觀看了關前關後的山川形勢,有了新的認識。他在詩中寫道:“嚴關今不閉,自古豈虛名。峻嶺礙雲路,危峯觸玉京。佛圖郊已近,此地戍非輕。未雨終難必,綢繆空復情。”
二郎關 二郎關
二郎關 二郎關
進入民初,四川軍閥混戰。鄧錫侯的第一軍與楊森第二軍,在二郎關一帶打了兩天兩夜。楊森不敵,二郎關失守。鄧錫候佔領二郎關,直趨佛圖關,奪下重慶城。據説二郎關因此被毀,《巴縣誌》1937年向楚版將二郎關列入古蹟,稱“按關已毀”。但據當地老者説,二郎廟在五十年代初,尚有殿房為私塾教室,因學生不多停辦,後不久房屋亦因失修垮塌無存。

二郎關古籍記載

《巴縣誌》記載:“城西四十五里,自車歇鋪石磴而上,五里許抵山巔,復傍巖曲折,萬仞深壑,一門洞開,斯又為佛圖關之鎖鑰。”“越嶺西行為涼風埡,其下二郎關,為秦良玉與奢崇明鏖兵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