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郎歌會

鎖定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陸坪大橋、馬場坪火石坡及福泉城郊灑金谷,都分別聚集數以萬計的布依族、苗族、漢族等各族羣眾,歡度布依族傳統節日——“六月二十四’二郎歌會。福泉市位於貴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東鄰凱裏市和黃平縣,南與麻江縣接壤,西界貴定、龍里、開陽三縣,北和甕安縣相連。少數民族人口約8.5萬人,有漢、苗、布依、侗、彝、水等25個民族。
中文名
二郎歌會
節日時間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
節日類型
布依族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陸坪大橋、馬場坪火石坡及福泉城郊灑金谷

二郎歌會歌會詳情

“六月二十四’二郎歌會 [1]  ,實際就是民歌傳統節日。二郎歌會原是祭祀灌口二郎神求雨的一種廟會活動。這種廟會活動,起源於明代,據有關史料記載,明洪武年間,武德將軍王添祥將家祠改建為二郎廟。《平越直隸州志》記載:明天啓中(公元1621至1627年)貴州水西安酋義軍後感二郎神庇佑,重修了平越縣城倉坡二郎廟。由此可見,福泉在明天啓以前就有了二郎會的活動。到清光緒初年,平越州境內的二郎廟就有五座。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全縣有城關(今金山、城廂)、馬場坪、陸坪、牛場、仙橋等地同時舉行祭祀活動。
每到二郎神的延辰,都要舉辦廟會二郎神祝壽,祈求真君庇佑一方平安。同時,隆重熱鬧的廟會,給長期封閉在家中的青年們(特別是女青年)提供了選擇終身伴侶的機會。青年們經過精心打扮,身着節日盛裝,打着心愛的花傘,前住看會,馬場坪、陸坪一帶能歌善舞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屆時相約離開廟會場,大家聚在豔麗的林間草地上,用山歌的形式向對方傾吐愛戀之情。久而久之,馬場坪火石坡、陸坪大河河坎邊成了青年們廟會期間的山歌對唱聚集地。解放後,迎神活動停止,歌會活動更加活躍,除傳統的山歌對唱外,還舉行籃球賽、跳蘆笙舞等活動。

二郎歌會歌會源頭

“6月24”民歌傳統節日因其獨特的地域,特殊的源頭——祭祀功德無量的李二郎,供奉、祈佑驅禍降福而聚集起來的以布依族青年男女為主,苗族漢族青年男女參與的歌會,其產生的源頭,發展的規模,民眾的參與性,時間長度以及豐富的內容,都具有極其鮮明的獨特性。它既是人們對治水功勳卓著的李二郎的敬仰、懷念、供奉,也是布依、苗、漢青年男女們藉此機會以歌尋愛、交友、功世、抒懷,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的一個節日活動。它是集民族、宗教、文化、社交、娛樂為一體的社會事象。對研究民族地區布依、苗、漢的歷史、文化、民俗、宗教和豐富的民族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但現今由於受現代社會文化多元化的衝擊,現在會唱布依山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他們的服飾、語言基本被漢化,只有部份老人知道極少的布依語。許多布依族的習俗已經被人遺忘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