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道井子遺址

鎖定
二道井子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紅山區文鍾鎮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總面積5萬平方米,已發掘面積1.3萬平方米,揭露面積5200平方米。 [2-3] 
二道井子遺址清理出遺蹟單位710餘處,出土文物1521件套,是東北亞地區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時代遺址。二道井子遺址對早期國家的出現,城市雛形的建立,階級的分化等問題,都具有積極重要的學術價值。 [2] 
2013年5月,二道井子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二道井子遺址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紅山區文鍾鎮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
所處時代
夏至商
佔地面積
約 5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063-1-06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二道井子遺址歷史沿革

2009年初,在赤峯市紅山區文鍾鎮二道井子村路段,發現了一處青銅時代遺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經過一年的搶救性發掘,揭露遺址5200平方米,清理了城牆、環壕、院落、房屋、道路、窖穴、灰坑、墓葬等遺蹟305處。 [4-5] 

二道井子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二道井子遺址航拍圖 二道井子遺址航拍圖
二道井子遺址屬於夏家店下層文化的遺址,4000年左右歷史。探明該遺址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發掘面積13000平方米,共發掘出房屋、窖穴、灰坑、墓葬、城牆等遺蹟單位710餘處,並出土各類珍貴文物1521件。遺址由居住區、作坊區和墓葬區組成,文化堆積豐富,平均達4米以上,有的房疊壓多達7層,整個遺址要素齊全,環壕圍繞城牆,城牆環護着院落,城堡佈局井然有序。 [2]  [5]  [7] 
環壕和城牆
二道井子遺址環壕和城牆環繞在整個遺址的外圍,環壕平面大體呈橢圓形,南北長約190米、東西寬140米,剖面大體呈“V”字形,外壁呈斜坡狀,內壁略呈階梯狀,壕內底部未見淤土痕跡,由此證明是一個幹壕;城牆外側坡度陡峭,與環壕內壁相連形成統一的斜面,城牆頂部至環壕底部最高落差達12米,為了使城牆更加堅固,個別地段採取了夯築技術,環壕與城牆就構成了一個龐大且堅固的防禦系統。 [2]  [5]  [6] 
院落及房址
院落航拍圖 院落航拍圖
二道井子遺址F8房址是內面積最大、等級最高的房址,其建築面積達110平方米,牆體高約2.1米。F8房址相較於其他房址具有鮮明的特殊性,通過考古發掘表明,這座房子沒有推倒重建過,而是不斷地進行修繕,其牆體與其他牆體相比較厚,牆基底部有許多的石頭。這座房子的南部有一塊大型空地,專家推測為遺址的活動中心,是二道井子遺址先民的公共活動的廣場。整個遺址的房址多數是圓形的,而這個房址是外圓內方的,這可能是先民“天圓地方”思想的物化形式。在這裏還出土了玉斧,斧在當時主要有兩種功能,一種是生活用具,另是一種是禮器,作為權力的象徵。而這把出土玉斧沒有明顯的使用痕跡,顯然出土的玉斧是權力的象徵。F8房址房址的特殊性,從另一方面反映出主人的身份地高貴,也表明社會等級觀念已經出現。這一房址的出現為研究當時社會結構、國家階級的產生提供了直接的實物資料。 [2] 
地面式土坯房屋—門、窗俱全 地面式土坯房屋—門、窗俱全
二道井子遺址房子的中間有許多柱洞,發掘時也沒有發現灶址,説明並不適合居住,中間有許多柱子支撐,在發掘時發現有大量的碳化穀物,經鑑定是黍,即北方的大黃米,由此推斷,可能是一個糧倉。 [2]  [6]  [7] 
二道井子遺址小巷 二道井子遺址小巷
二道井子遺址四組院落,位於遺址制高點的東南部,屬於遺址最晚的一段。院落呈南北向分佈,院牆與院牆之間形成東西向的小巷,幾組院落的西部形成一道綿延彎曲的南北向小道,小道西側已經暴露出下一排院落的西側院牆。這些錯落有致的院落一般都由大小不同、規格不一的主房、偏房和窖穴組成,院牆大多為長方形,有的是用石頭壘就。其中一組院落,院牆是在隔壁院落的基礎上延伸的,那家的院子是先修起來的,另一家的院子是接着它的,在它的院子上又接着修的,之間沒有公共的過道,其他的院落之間是有着公共的過道,如小巷,而這兩個家庭沒有,可見這兩個家庭之間的關係是緊密的。通過這組院落,可以瞭解到,當時的每家分配的院落大小是一定的,當居住的房屋要廢棄時,先民們就會把房子裏面用土填滿,門道堵死,然後在以此為房基再蓋房子,房子是在院子裏來回錯位的蓋着,但院落的大小、格局卻是固定不變的,無論房屋、院落如何修建,其住宅範圍大體不變。 [2]  [7] 

二道井子遺址文物遺存

綜述
二道井子遺址中出土的文物較多,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青銅器等。其中陶器和石器居多,多為日常生活器具,青銅器鑄造工具初具規模。 [2]  [5] 
陶器
二道井子遺址陶器以灰陶為主,多為生活用具,典型陶器有陶鬲、陶甗,鬲是炊煮器,口圓,三足中空,足內注水,足外架火。甗用於烹飪、加熱,上下兩層,中間有篦子。最大的墓葬裏,出土三件彩繪陶,彩繪陶是先燒後繪,顏色鮮豔,容易脱落。 [2]  [6] 
石器
出土石鞋楦 出土石鞋楦
二道井子遺址出土的石器較多,以磨製為主,打製較少,多為日常生產工具。出土的石鞋楦,據相關專家推斷,當時製鞋的技術已經熟練,説明了當時的人類生活中是穿着鞋的,並且鞋子可以批量生產。 [2]  [6] 
骨器
二道井子遺址出土的骨器數量較多,器類有勺、匕、針、刻畫骨等,還有少量卜骨,卜骨是占卜工具,是用動物的肩胛骨製成,背面刻有圓孔,放在火上燒,然後根據烤後裂紋的走勢來判斷吉凶。 [2]  [6] 
玉器
二道井子遺址出土的玉器數量較少,但色彩鮮明,器形有斧、玦、環、壁、飾品等。 [2]  [6] 
青銅器
青銅耳飾 青銅耳飾
二道井子出土的青銅器均為小件器物,主要有刀、錐還有喇叭口式耳環,樣式和亞歐大草原上游牧民族的耳環樣式一樣。 [2]  [6] 

二道井子遺址主要展覽

二道井子遺址博物館 二道井子遺址博物館
二道井子遺址博物館坐落在二道井子遺址核心區,於2015年施工建設,2018年12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是赤峯市遺址類博物館,是赤峯地區歷史文化和中國北方地區早期國家階段的重要展示窗口。二道井子遺址博物館展區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發現遺址”主要介紹夏家店下層文化的由來及遺址發現、發掘過程;第二部分“矚目遺址”,主要展示歷經四千餘年的遺址居住區面貌;第三部分“保護遺址”主要介紹遺址考古發掘取得的重大成果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第四部分主題影院採用4D設備放映,播放“遺城故夢”、“草原青銅之光”、“千年古城”等宣傳片。 [3] 

二道井子遺址研究價值

二道井子遺址是東北亞地區重要的考古發現,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時代遺址,標誌着西遼河流域繼紅山文化之後,又一個史前文化和社會發展高峯的形成,對早期國家的出現,城市雛形的建立,階級的分化等問題,都具有積極重要的學術價值。 [2]  [6] 

二道井子遺址所獲榮譽

二道井子遺址被國家文物局評為“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2] 

二道井子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二道井子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16年,二道井子遺址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十三五規劃”重點保護150處大遺址。 [3] 

二道井子遺址旅遊信息

二道井子遺址地理位置

二道井子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紅山區文鍾鎮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

二道井子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紅山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二道井子遺址,路程約15.3千米,用時約33分鐘。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