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連龍

鎖定
二連龍是一種發現於中國的小型獸腳類恐龍,屬於鐮刀龍類。該屬下目前僅有一種,即模式種美掌二連龍。二連龍的正型標本是一件未成年的個體,估計其成體體長在2.6至4米之間。二連龍的定種描述文獻中沒有使用定量的系統發育分析方法,只是根據形態學對比認為它的系統發育位置較原始的鐮刀龍類更為進步,但是比鐮刀龍科的成員更為原始。2010年的一項鐮刀龍類系統古生物學綜述論文結合定量的方法驗證了這一觀點。
中文名
二連龍
拉丁名
Erliansaurus [3] 
模式種
美掌二連龍(Erliansaurus bellamanus
分類位置
獸腳類,手盜龍類,鐮刀龍類,二連龍
產    地
中國,內蒙古,蘇尼特左旗
時    代
晚白堊世,塞諾曼期,距今約9600萬年前
地    層
二連組
命名人
徐星等人

二連龍命名由來

二連龍的屬名含義非常直接,即“發現於二連的蜥蜴”。二連龍標本發現與距離二連西南二十公里的蘇尼特左旗,在地理上,我們一般把這一地區統稱為二連地區。二連龍的手部化石保存的非常完美,因此種名命名為“美掌二連龍”。

二連龍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目前僅有一件二連龍的標本被髮表,即正型標本LH V 0002。這件標本沒有保存頭骨部分。頭後骨骼保存了5枚脊椎骨,左側前肢(但是沒有保存腕骨),部分右側腸骨,坐骨和恥骨的碎片,右側股骨,兩側脛骨,右側腓骨,部分蹠骨。
二連龍具有以下鑑定特徵組合與其它鐮刀龍類相區分:近端尾椎發育有非常大的滋養孔。肱骨發育有一個脊狀的後轉子,且其內側邊緣發育有一個卵圓形的凹陷。腸骨的坐骨柄上方的外側面發育有一個粗糙的隆起。腓骨近端的後側邊緣顯著高於前側邊緣。腓骨的脛腓結髮達,位於較遠端的位置。
二連龍具有以下共近裔特徵可以被歸入到鐮刀龍類:肩胛骨柄的遠端變得很窄。肱骨的內側結節非常發育。肱骨的遠端的前面具有一個明顯的骨質結節。尺骨髁和橈骨髁位於肱骨遠端的前面。腸骨的後端有明顯的加厚。距骨的距骨髁有所退化。腓骨的近端向後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變得尖細。
北票龍代表了鐮刀龍類的原始類羣,缺乏進步的鐮刀龍類的一系列特徵:如手部爪的近端深;脛骨長度短於股骨;蹠骨以及與蹠骨關聯的一系列骨塊都非常短粗。二連龍,阿拉善龍,內蒙古龍相比於北票龍更為進步,但是較鐮刀龍科的成員更為原始,它們缺乏鐮刀龍科的一系列特徵:腸骨的前髖臼突在背腹向較深,且向後卷;腸骨的背邊緣平直,並具有及其窄的腳爪。二連龍的肱骨也具有一些原始的特徵,如尺骨髁和橈骨髁較平,且它們之間的槽更寬。二連龍相比於阿拉善龍,和懶爪龍具有一些更為進步的特徵:背椎和尾椎的外側凹缺失,肱骨具有後轉子,腸骨髖臼上脊側向發育以及具有很長的腓骨脊。二連龍與懶爪龍和北票龍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腓骨的脛腓節側向延伸 [1] 
二連龍骨骼裝架模型 二連龍骨骼裝架模型

二連龍系統發育位置

近期的一項鐮刀龍類的系統古生物學綜述文章使用了定量的系統發育分析方法評估二連龍的系統發育位置。研究結果顯示,二連龍的系統發育位置較北票龍和阿拉善龍更為進步,與內蒙古龍接近,但是較鐮刀龍科的成員更為原始 [2] 
二連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二連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參考資料
  • 1.    Xing X, Xiao-Hong Z, Sereno P, et al. A new therizinosauro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Iren Dabasu Formation of Nei Mongol[J].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02, 40(03): 228.
  • 2.    Zanno L E. A taxonomic and phylogenetic re-evaluation of Therizinosauria (Dinosauria: Maniraptora)[J].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0, 8(4): 503-543.
  • 3.    http://www.deepbone.org/public/#/explor?s_id=48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