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甲基-β-丙酸噻亭

鎖定
二甲基-β-丙酸噻亭,英文名:Dimethyl-beta-propiothetin,簡稱:DMPT,其存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二甲基-β-丙酸噻亭鹽酸鹽(Dimethyl-beta-propiothetin hydrochloride),CAS:4337-33-1,分子式 C5H11SO2Cl , 分子量 170.66 。另一種是二甲基-β-丙酸噻亭氫溴酸鹽(Dimethyl-beta-propiothetin hydrobromide),CAS:20986-22-5。分子式 C5H11SO2Br , 分子量 216.12 。
其他名稱:beta-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簡稱:DMSP)、二甲基丙酸噻啶、二甲基巰基丙酸、二甲基羧乙基鋶化物等。
中文名
二甲基-β-丙酸噻亭
外文名
Dimethyl-beta-propiothetin
分子式
C5H11SO2Br
分子量
216.12
簡    稱
DMSP
存在方式
二甲基-β-丙酸噻亭鹽酸鹽等

二甲基-β-丙酸噻亭產品性狀

白色結晶性粉末,易溶於水,易潮解,易結塊(結塊不影響效果)。

二甲基-β-丙酸噻亭產品用途

DMPT是效果最好的第四代水產誘食劑,有人用“魚咬石頭”來形象地形容其誘食效果——即使在石頭上塗上這種東西,魚也會去啃咬石頭。
DMPT最典型的用途是用作釣魚的餌料,提高餌料的誘食性,使魚容易咬鈎。
DMPT的工業化用途是作為一種綠色水產飼料添加劑,促進水產動物採食,提高其生長速度。

二甲基-β-丙酸噻亭製備方法

二甲基-β-丙酸噻亭天然提取法

最早的二甲基-β-丙酸噻亭是從海藻中提取的純天然化合物,事實上發現二甲基-β-丙酸噻亭的過程也是從海藻開始的:科學家觀察發現,海水魚類愛吃海藻,就開始研究海藻中的誘食因子,後來發現導致魚類愛吃海藻的原因,就是海藻含有天然的DMPT。

二甲基-β-丙酸噻亭化學合成法

由於天然提取法生產二甲基-β-丙酸噻亭的成本高、純度低,不便於工業化,科學家又根據天然DMPT的結構開發了人工合成二甲基-β-丙酸噻亭的方法,使得二甲基-β-丙酸噻亭的大規模應用得以實現。
合成方法一:二甲基硫醚和3-溴丙酸在溶劑中反應,得到二甲基-β-丙酸噻亭氫溴酸鹽,由於3-溴丙酸的價格很高,使得這種方法合成的二甲基-β-丙酸噻亭成本太高,無法被消費者接受。
合成方法二:二甲基硫醚與3-氯丙酸在溶劑反應,得到二甲基-β-丙酸噻亭鹽酸鹽,由於3-氯丙酸的反應活性比較低,雖然其採購價格低於3-溴丙酸,但反應的收率也低,合成的成本仍然很高。
合成方法三:北京格林富誠科技有限公司的化學專家經過三年的艱苦研究,終於於2005年開發出新的合成路線,使二甲基-β-丙酸噻亭的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銷售價格只有傳統方法的三分之一),並於2007年獲得國家發明發明專利(專利授權號ZL200510108680.X,專利名稱“二烷基-β-丙酸噻亭氫鹵酸鹽及羧酸鹽的製備方法”)。

二甲基-β-丙酸噻亭產品異同

現如今國內市場上DMPT的產品魚龍混珠,許多不誠實的商家常以類似的產品——DMT,來冒充真正的DMPT,有必要區分一下DMPT與DMT的概念:
3.1 化學名稱不同
DMT的化學是二甲基乙酸噻亭,而DMPT則是二甲基-β-丙酸噻亭;兩者根本不是同一個化合物,也不是同一個產品。
3.2 生產方法不同
DMT由二甲基硫醚與氯乙酸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合成;而DMPT則由二甲基硫醚和3-溴丙酸(或3-氯丙酸)反應得到。
3.3 生產成本不同
真正的DMPT生產成本要遠遠高於DMT。
3.4 外觀、氣體不同
真正的DMPT為白色粉末狀,而DMT則為白色結晶。 真正的DMPT的腥臭味小於DMT,後者帶有令人不愉快的氣味。
3.5 誘食效果不同
DMPT的效果要好於DMT。
3.6 自然界存在形式不同
真正的DMPT不僅廣泛存在海藻體內,也存在於野生的魚蝦體中,在自然界廣泛存在;而DMT則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是一種純化學合成的物質。
3.7 養殖水產品的風味不同
DMPT是海水魚區別於淡水魚的特徵物質,是海產品之所以具有海產品味道(而不是淡水魚味道)的風味物質之一。 用真正的DMPT飼餵的魚蝦,其肉質接近天然野生的魚蝦味道,而DMT則不能達到如此效果。

二甲基-β-丙酸噻亭作用機理

4.1 誘食作用:
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通過水產動物嗅覺能接受水體中低濃度化學物質的刺激,能區別化學物質且極靈敏,其嗅囔內的褶皺能增加其與外界水環境的接觸面積,以提高嗅覺的靈敏度。因此,魚、蝦、蟹類對 DMPT特別有的氣味具有很強的誘食生理機制,DMPT正是遵循水產動物這一特有的習性從而來提高水產動物的攝食頻次。  作為水產動物誘食促生長劑,對多種海淡水魚類、蝦蟹類的攝食行為和生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使水產動物咬餌料次數提高,其攝食刺激效果比谷氨醯胺高2.55倍(谷氨醯胺是在DMPT之前對大多數淡海水魚類已知效果最好的攝食刺激劑)。
4.2 高效甲基供體,促生長:
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分子上的 (CH3)2S-基團,具有甲基供體功能,有效地被水產動物利用,促進動物體內消化酶的分泌,促進魚體的消化和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提高飼料利用率。
4.3 提高抗應激能力、抗滲透壓作用:
提高水產動物的運動能力和抗應激作用(耐高温 耐缺氧),提高幼魚的適應性和存活率,並可作為體內滲透壓緩衝劑,提高水產動物對滲透壓激變的耐力。
4.4 具有蜕殼素類似作用:
較強脱殼素樣活性,增加蝦蟹脱殼速度,尤其是在蝦蟹養殖中後期,效果更為明顯。
4.5 具有保肝功能
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具有保肝功能,不僅可以提高動物的健康狀態,減少內臟/體重比,提高水產動物的可食用性。
4.6 改善肉質
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能改善養殖產品的肉質,使淡水品種呈現海產風味,提高經濟價值。
4.7 抗菌作用
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還具有“大蒜素”類似的保健、抗菌作用。

二甲基-β-丙酸噻亭用法用量

【適用對象】:淡水魚:鯉、鯽、鰻、鱔、虹鱒、羅非魚等;海水魚:大黃魚、真鯛、大菱鮃等;甲殼類:蝦、蟹等。
【用法用量】:飼料用每公斤料添加純品0.2—0.4克,釣魚推薦用量0.4—1克,用於春夏秋水温較高和輕度缺氧時效果顯著。在低氧水域中表現出色,聚魚多且持續時間長。 【殘留問題】:DMPT為水產動物體內天然存在的物質,不存在殘留問題,可長期使用。
純度:≥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