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牛抬槓

鎖定
傳統耕作技術。“二牛抬槓”是南詔時期的一種特殊耕作方式,也稱“二牛三夫”耕作法。耕作時,兩牛相距約七八尺,中間橫抬一“槓”,“槓”後接續轅犁。一人在前牽牛;一人坐於“槓”上,腳踏轅犁,控制犁鏵入土深淺;一人在後扶持犁把。此一耕作方式,仍可在雲南及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一些地方見到。 [1] 
中文名
二牛抬槓
別    名
“二牛三夫”耕作法
類    型
傳統耕作技術
可見於
雲南及西北少數民族地區

目錄

二牛抬槓背景介紹

二牛抬槓 二牛抬槓
犁耕方式之一。《漢書·食貨志》有用二牛三人進行“耦犁”耕作的記載。敦煌千佛洞北魏時期的洞窟中,繪有二牛抬槓犁耕的壁畫。《蠻書》載有唐代雲南地區二牛抬扛的情景:“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長丈餘,兩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牽牛,一佃人持按犁轅,一佃人秉耒。”據考證,格,即架於二牛頸上的橫木。西北、華北各省的漢族農民曾普遍採用過這種犁耕方式。西藏地區使用二牛抬槓犁耕法的歷史也很久。據《西藏王統記》記載:上丁二王時(約公元前2世紀),古代藏族人民已“制犁與軛,合二牛軛,墾平原以為田”。西藏拉薩郊區的二牛抬槓,有別於漢族地區,其特點是將一木質橫槓的兩端分別繫於並列的二牛牛角上,犁架與橫槓連結,以牛角曳犁。這是藏族人民因地制宜而採取的特殊犁耕方式。20世紀40~50年代,邊疆地區部分少數民族仍使用二牛抬槓犁耕法。

二牛抬槓原理

“二牛抬槓” 耕作時,兩牛相距約七八尺,中間橫抬一“槓”,“槓”後接續轅犁。一人在前牽牛;一人坐於“槓”上,腳踏轅犁,控制犁鏵入土深淺。這種 民間傳統耕作技術。即一犁槓置於牛肩,槓中間又系一豎槓與犁連接。耕地時一人牽牛,一人扶犁抄地,一人撒種,或不用人牽牛。地耕畢用木槌碎土。

二牛抬槓延伸

二牛抬槓 二牛抬槓
中國古代為農業大國,一切都依存於農田的耕作,這在漢畫像石中反映廣泛。漢畫像石出土於河南、山東、江蘇、安徽、陝北、四川等廣大地區,其中有許多是反映本地的民間風俗的畫面,有着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漢代時農業生產迅速發展的時期,大片荒地的開墾利用,農田水利的興修,使耕地面積擴大,農作物生長有了物質保證。漢朝政府十分重視鐵農具的冶鑄,使得鐵製農具廣泛地應用於農業生產中,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漢代耕牛的廣泛運用及牛耕技術的改良,使得耕作技術更趨合理和精細。這樣就使西漢農業得到較快的發展,到了武帝時就出現了“天下安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富足太平的盛世景象。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