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桃殺三士

(漢語成語)

鎖定
二桃殺三士是漢語中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相關典故最早記載於《晏子春秋·內篇諫下》。 [4]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載:春秋時,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是齊景公的臣子,勇武驕橫。齊相晏嬰想要除去這三人,便請景公將兩個桃子賜予他們,讓其論功取桃,結果三人都棄桃自殺。後用“二桃殺三士”比喻用計謀殺人。這則成語本身結構為主謂式,在句子中可作分句。 [1]  [4] 
中文名
二桃殺三士
拼    音
èr táo shā sān shì
近義詞
借刀殺人
成語出處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功能
作分句

二桃殺三士成語出處

“二桃殺三士”故事配圖
“二桃殺三士”故事配圖(2張)
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晏子過而趨,三子者不起。
晏子入見公曰:“臣聞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義,下有長率之倫,內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敵,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祿。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敵,此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
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
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敵之人也,無長幼之禮。”因請公使人少饋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
公孫接仰天而嘆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計吾功者,不受桃,是無勇也,士眾而桃寡,何不計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
田開疆曰:“吾仗兵而卻三軍者再,若開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
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當是時也,冶少不能遊,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左操驂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視之,則大黿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劍而起。
公孫接、田開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無勇也。”皆反其桃,挈領而死。
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獨生之,不仁;恥人以言,而誇其聲,不義;恨乎所行,不死,無勇。雖然,二子同桃而節,冶專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領而死。(《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 [3] 
成語“二桃殺三士”由此故事提煉、化用而來。

二桃殺三士成語故事

二桃殺三士漢畫像石拓片 二桃殺三士漢畫像石拓片
春秋時期,齊景公手下有三位勇士,分別是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他們三人都能赤手空拳地和老虎搏鬥,因而以勇力聞名天下。
有一天,相國晏子從他們身旁經過,謙遜地小步快走,而這三個人卻不站起身來,非常失禮。
晏子入朝拜見景公,説道:“我聽説聖明的君王蓄養勇猛之士,對上要有君臣大義,對下要有長幼倫常,對內可以禁止暴亂,對外可以威懾敵軍;國家因為他們的功勞而獲利,臣民因為他們的勇氣而欽服,所以國家提高他們的地位,增加他們的俸祿。而現在君王蓄養的勇士,對上沒有君臣大義,對下不講長幼倫常;對內不能禁止暴亂,對外不能威懾敵軍。這不過是禍國殃民之人罷了,不如趕快除掉他們。”
景公答道:“這三個人極富勇力,硬拼恐怕不能成功,暗殺恐怕也刺不中。”
晏子説道:“他們雖然都是勇猛善戰、不懼強敵的勇士,但卻不講長幼之間的禮節。”晏子於是請景公派人賞賜他們兩個桃子,説:“你們三個人為何不按照功勞大小來吃這兩個桃子呢?”
公孫接仰天長嘆,説道:“晏子果真是位足智多謀之人。這是他讓景公考核我們的功勞啊,若不接受桃子,就表示自己不夠勇敢,然而我們共有三個人,卻只有兩個桃子,人多桃少,這樣一來,就只有按照功勞大小來吃桃子了。我公孫接曾經打敗了野豬,又曾經打敗了正在哺乳的母虎。像我公孫接這樣的功勞,可以單獨吃上一個桃子,而不用和別人分享。”公孫接説完就拿起了一個桃子站起身來。
田開疆接着説道:“我手拿兵器,接連兩次擊退敵軍。像我田開疆這樣的功勞,也可以單獨吃上一個桃子,而不用和別人分享。”田開疆説完也拿起一個桃子站起身來。
古冶子説:“我曾經跟隨國君橫渡黃河,大鱉咬住國君車駕左邊的馬,拖到河流中間,在那個時候,我不能在水面遊,只有潛到水裏,頂住逆流,潛行百步,又順着水流,潛行了九里,最後找到那隻大鱉,將它殺死。我左手握着馬的尾巴,右手提着大鱉的頭,像仙鶴那樣躍出水面。渡口上的人看到這一幕,都極為驚訝地説:‘河神出來了。’仔細一看,才知道是鱉的頭。像我古冶子這樣的功勞,也可以單獨吃上一個桃子,而不用和別人分享!你們兩人為何不把桃子交還給我!”古冶子説完就抽出寶劍,站起身來。
公孫接、田開疆見狀説道:“我們的勇敢比不上您,功勞也及不上您,卻在您之前拿起桃子而毫不謙讓,這就是貪婪;既然如此貪婪,依然恬不知恥地活着,還有什麼勇敢可言?”於是他們兩人都交出了桃子,接着刎頸自殺。
古冶子看到這種情形,説道:“他們兩個都死了,唯獨我古冶子獨自活着,這就是不仁;用話語去羞辱別人,吹捧自己,這就是不義;悔恨自己的言行,卻又不敢去死,這就是無勇。話雖如此,他們兩人若是同吃一個桃子,是恰當的。而我獨自吃上一個桃子,也是應該的。”他感到很羞慚,於是也放下桃子,刎頸自殺。
使者回復景公:“他們三個人都死了。”景公派人給他們穿好衣服,放進棺材,按照勇士的葬禮埋葬了他們。 [2]  [5] 

二桃殺三士成語寓意

在“二桃殺三士”這個典故中,晏嬰巧妙地利用矛盾,不費吹灰之力,不露一點聲色,只靠着兩顆桃子,兵不血刃就除掉了三個居功自傲的謀逆之臣,又不得罪景公,讓人不由讚佩他高超的計謀和智慧。同時,三員武將以匹夫之勇,恃才傲物,彼此相互爭功,最終自嘗苦果,讓人唏噓。從而告訴人們驕狂必惹來眾多非議,最終自取禍敗的道理。
古言道:“滿必溢,驕必敗。”三員武將恃才傲物,不足為道。該典故留給人們不少思考。第一,要像晏嬰學習,遇事多開動腦筋,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第二,三員武將雖是有功之臣,但他們自恃才高功大,不懂得尊重別人,傲慢狂妄,得意忘形,終引來殺身之禍。三士之死也從反面告訴人們:“滿招損,謙受益。”人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才能得益。水滿就會流出來,驕傲必然失敗。進而告誡人們:一定要懂得尊重別人,為人要謙遜低調。人們也應認真品味該成語故事,並不斷從中汲取生活、工作智慧。一要學會低調做人做事,學會在低調中修煉自己。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特別需要注意韜光養晦,不要鋒芒畢露,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這樣才不會產生自滿心理,才能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並使自己安之若素,一生無虞。二是要學會謙虛。謙虛是一種涵養,是一種大智慧,更是一種讓你終生受益的美德。莎士比亞説:“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裏毀滅了自己。”學會謙虛,才能瞭解別人,才能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才能不斷積蓄力量,讓生命抵達更高層次。三是懂得尊重他人。孟子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尊重是人與人交往之間最重要的美德。只有懂得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才能真正做到自己尊重自己。而且要尊重每一個身邊的人,無論種族、身份、年齡、性別等。當每個人都懂得尊重別人時,這個社會也必將更加和諧。 [6] 

二桃殺三士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二桃殺三士”比喻用計謀殺人,後多比喻不夠分配的獎勵使人爭鬥,在句中可作分句。 [4]  [1] 
運用示例
三國·蜀·諸葛亮《梁父吟》:“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1] 
唐·李白《懼讒》:“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 [1]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七十一回:“一朝中陰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者?相廚齊晏子。” [4] 
參考資料
  • 1.    二桃殺三士的解釋|二桃殺三士的意思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8-22]
  • 2.    崔鍾雷主編.成語典故大全[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8:104-105
  • 3.    (春秋)晏嬰著.晏子春秋[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8:65-67
  • 4.    許振生主編.新華成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191
  • 5.    《國學典藏》叢書編委會編著.文字上的中國:成語[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8:68-69
  • 6.    郭麗著.齊國成語典故今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