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密鎮

鎖定
二密鎮,隸屬於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地處通化縣北部,東與通化市東昌區環通鄉接壤,南與快大茂鎮相連,西與柳河縣紅石鎮毗鄰,北與光華鎮交界,距縣城14千米, [1]  區域總面積322.68平方千米。 [2] 
截至2018年末,二密鎮户籍人口為22103人。 [2]  截至2020年12月,二密鎮下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二密社區
2018年,二密鎮有工業企業117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0個。 [2] 
中文名
二密鎮
別    名
二密
行政區劃代碼
22052110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
地理位置
通化縣北部
面    積
322.68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二密社區
電話區號
0435
郵政區碼
134102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吉E
人    口
22103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二密鎮建置沿革

清光緒三年(1877年),設遵養保。清宣統二年(1910年),改為惠柳鄉。民國十二年(1923年),改為七區。偽滿時期,設警察第七署。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為德盛村。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為二密區。
1950年,改名五區。
1955年,改名二密區。
1958年,二密區改二密分社。
1959年,二密分社分社改二密公社。
1983年11月,撤銷二密公社,分為二密鎮和乾溝鄉。曙光村劃歸馬當鎮管轄。
2005年2月,撤銷乾溝鄉併入二密鎮。
2005年撤銷葫蘆套鄉併入馬當鎮;9月,馬當鎮併入二密鎮。 [1] 
[原馬當鎮]位於通化縣北部,距縣城18千米。1957年設馬當鎮,1958年屬通化市,後屬通化縣,1963年復置馬當鎮。1996年,馬當鎮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鎮政府駐銅山街,轄馬當、曙光、向陽3個行政村和以序數命名的7個居委會。2002年,面積73.76平方千米,總人口8425人,其中農業人口2566人,轄3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 [4] 
[原乾溝鄉]位於通化縣北部,南接通化,北鄰柳河,距通化市區30千米。1983年設立乾溝鄉,乾溝鄉轄北甸子、大連川、乾溝、西岔、八道溝5村和四棚鄉的正岔、迎門岔2個村,駐地乾溝。1996年,乾溝鄉面積138平方千米,人口0.8萬人,鄉政府駐乾溝,轄乾溝、大連川、北甸子、西岔、八道溝、正岔、迎門岔7個行政村。2001年?,面積146.5平方千米,總人口6793人,其中農業人口5905人,轄7個村,33個村民小組。 [4] 
[原葫蘆套鄉]位於通化縣北部,距縣城24千米。1962年設葫蘆套公社,1983年改葫蘆套鄉。1996年,葫蘆套鄉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0.2萬人,鄉政府駐葫蘆套,轄葫蘆套、青溝子、孤砬子3個行政村。2002年?,面積33.6平方千米,總人口2300人,其中農業人口為2000人,轄3個村,15個村民小組。 [4] 
2011年,二密鎮下轄二密、銅山2個社區,二密、德勝、廟東、馬當、曙光、向陽、乾溝、大連川、北甸子、正岔、西岔、迎門岔、八道溝、葫蘆套、青溝、孤砬子16個行政村;下設14個居民小組,74個村民小組。 [1] 
2016年8月,吉林省民政廳批覆將同意將通化縣二密鎮的二密村、廟東村、德勝村、大連川村、北甸子村、西岔村劃歸通化市東昌區,並設立東昌區陸港街道辦事處進行管轄;保留通化縣二密鎮,將二密鎮人民政府駐地遷移至二密鎮馬當村吉民行批【2016】4號 [5] 

二密鎮行政區劃

2020年12月,二密鎮下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二密社區、銅山社區、馬當村、曙光村、向陽村、乾溝村、八道溝村、迎門岔村、正岔村、葫蘆套村、孤砬子村、青溝子村, [3]  鎮人民政府駐二密社區

二密鎮地理環境

二密鎮位置境域

二密鎮地處通化縣北部,東與通化市東昌區環通鄉接壤,南與快大茂鎮、金斗朝鮮族滿族鄉相連,西與四棚鄉、柳河縣紅石鎮毗鄰,北與光華鎮交界,距縣城14千米, [1]  區域總面積322.68平方千米。 [2] 
二密鎮

二密鎮地形地貌

二密鎮地處龍崗山脈的南麓,地勢北高南低,西部由臭松頂子向西漸低;地形分為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川地;主要山脈有孤砬子山、後大旺山等;境內最高點臭松頂子位於八道溝村,海拔1138.9米;最低點哈尼河畔位於葫蘆套村,海拔400米。 [1] 

二密鎮氣候

二密鎮屬温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春季乾燥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涼爽,冬季寒冷多雪;多年平均氣温4.3℃,1月平均氣温-16.6℃,極端最低氣温-39.2℃(1985年12月5日);7月平均氣温26.8℃,極端最高氣温35.5℃(1965年6月25日);平均氣温年較差30.5℃,生長期年平均202天,無霜期年平均125天,最長151天,最短12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30小時,年總輻射123.5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270天(一般為2月22日至12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879.7毫米;最大雨量1045.8毫米(1964年),最少雨量246.8毫米(1989年)。 [1] 

二密鎮水文

二密鎮境內河道屬鴨綠江流域,二密河、大橫道河流經境內,東流入哈泥河,其中二密河流域面積180.6平方千米,佔55.9%;大橫道河流域面積97.4平方千米,佔30.2%;主要河道有二級河哈泥河1條,總長4千米;三級河2條,總長48.8千米,河流總長度52.8千米,河網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2.5億立方米,年排澇量0.5億立方米,年最大排澇量0.7億立方米;境內最大河流為哈泥河,沿二密鎮東南從東北至東南流經孤砬子村和葫蘆套村,長4千米,流域面積20.9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80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青溝子河、大橫道河和二密河等;二密河發源於境內的迎門岔村,向東流經乾溝、北甸子、大連川、二密等地,東流匯入哈泥河;大橫道河發源於境內的八道溝村,向東流經曙光,再折向南,經八寶溝門、馬當、五間瓦房,於過河道子流入二密河。 [1] 

二密鎮自然災害

二密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大風、低温、霜凍等;雹災平均5年3遇,主要發生在5—6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5年6月19日,降雹時間為35分鐘,受災面積很大;洪澇災害年平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6—7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7月末,6小時內局部集中降雨達140毫米,沖毀房屋531間,農田16420畝,直接經濟損失達12896萬元。 [1] 

二密鎮自然資源

二密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銅、金、松花石、沙石、頁岩土、鐵紅、夾藏石、大理石、硅石、黃黏土、石英石等,金屬礦藏大部分礦種都已開發利用,非金屬礦藏70%左右的礦種已開發,其中鐵礦石儲量21萬噸,地質儲量21萬噸,已經開發的有雙齡鐵礦,位於馬當村,礦區面積0.8平方千米,地質儲量20萬噸,可採量18萬噸,銅儲量15萬噸,地質儲量15萬噸。天然樹種主要有松、楊、樺、槐、柞、胡桃楸、水曲柳、臘木;野果類主要有山葡萄、山梨、山李子、圓棗、山裏紅;山野菜主要有蕨菜、薇菜、山芹菜、大葉芹、山蕎麥秧、刺嫩芽、貓爪子菜、牛毛廣等;野生藥材主要有細辛、黨蔘、刺五加、龍膽草、五味子、貝母、山參、水芹菜、桔梗等;野生菌類有榛蘑、松樹傘、粘蘑等;野生動物有野豬、狼、狍子、狐狸、獾、山兔、刺蝟、黃鼬、松鼠、松鴨、飛龍、斑鳩、蛇、喜鵲、黃鼬、林蛙等。 [1] 
二密鎮風光

二密鎮人口

2011年,二密鎮總人口2.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5萬人,城鎮化率56.9%;另有流動人口4721人。總人口中,男性1.57萬人,佔54%;女性1.33萬人,佔46%;14歲以下7210人,佔24.9%;15—64歲1.45萬人,佔50%;65歲以上7290人,佔25.1%;以漢族為主,達27263人,佔94%;有滿、朝鮮等4個少數民族,共1737人,佔6%,其中滿族1415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1.5%。2011年,二密鎮人口出生率3.2‰,人口死亡率0.8‰,人口自然增長率2.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0人。 [1] 
2017年末,二密鎮常住人口為25330人。 [6] 
截至2018年末,二密鎮户籍人口為22103人。 [2] 

二密鎮經濟

二密鎮綜述

2011年,二密鎮財政總收入7475萬元,比2010年增長2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81萬元,比2010年增長25%。2011年,二密鎮農民人均純收入8007元。 [1] 
2018年,二密鎮有工業企業117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0個。 [2] 

二密鎮農業

2011年,二密鎮有耕地面積3.4萬畝。2011年,二密鎮農業總產值1.2億元,比2010年增長5.3%,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10%。二密鎮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大豆為主。2011年,二密鎮生產糧食1.2萬噸,其中玉米9595噸,水稻486噸,大豆1419噸。二密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二密鎮蔬菜種植面積1310畝,產量4500噸,主要品種有黃瓜、辣椒、西紅柿等,其中黃瓜94噸,辣椒47噸,西紅柿58噸。二密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二密鎮生豬飼養量6500頭,年末存欄5800頭;牛飼養量7100頭,年末存欄6700頭;家禽飼養量15.1萬羽,上市家禽14.7萬羽。2011年,二密鎮生產豬肉1184噸,牛肉779噸。 [1] 

二密鎮工業

2005年底,二密鎮有500萬元以上的企業8户,100萬元以上的企業27户。
二密鎮工業以化工、礦藏、建材、木材、醫藥業為主。2011年,二密鎮工業總產值9.7億元。比2010年增長15%。2011年,二密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職工19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億元,比2010年增長35%。 [1] 

二密鎮商貿

2011年末,二密鎮有商業網點42個,職工1954人。2011年,二密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6萬元,比2010年增長14.5%;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215萬元。 [1] 

二密鎮金融

2011年,二密鎮境內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為1.25億元,比2010年增長0.2%,人均儲蓄2080元;各項貸款餘額1.1億元,比2010年增長1.5%。 [1] 

二密鎮社會事業

二密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二密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289人,專任教師35人;小學6所,在校生1169人,專任教師15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65人,專任教師12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二密鎮教育經費達1715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72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0%,比2010年增長15%。 [1] 

二密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二密鎮有科技人才34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93人,經營管理人才126人,技能人才72人,農村實用人才63人;舉辦科技培訓班12次,參加科技培訓人員達3450人次。 [1] 

二密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二密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6個;有文化專業户15個;有圖書室20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2人;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化業餘創作隊伍成員90人。2011年末,二密鎮有學校體育場地6個;7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1%。2011年末,二密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中央、吉林、通化等66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户,有線電視用户數為10299户,入户率98%,電視綜合覆蓋率98%。 [1] 

二密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二密鎮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16個,其中有衞生院4個,門診部(所)12個;病牀13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4.6張,固定資產總值315.6萬元;專業衞生人員56人,其中執業醫師30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13人,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人。2011年,二密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9萬人次。2011年,二密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8.4/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5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70%;孕產婦死亡率0.7/10萬。 [1] 

二密鎮社會保障

2011年,二密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1003户,人數1776人,支出468.9萬元,比2010年增長18%,月人均220元,比2010年增長13.6%;醫療救助6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26人次,共支出5.3萬元,比2010年增長50%;城鎮生活無着人員救助12人次,支出0.8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37户,人數611人,支出69.7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月人均95元,比2010年增長24.8%;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9人,支出14.7萬元,比2010年增長8.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9人,支出14.7萬元,比2010年增長12%;農村醫療救助91人次,支出15.8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15人次,支出11.75萬元,比2010年增長40%;農村臨時救濟586人,支出12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優撫對象56人,撫卹事業費支出70.9萬元,比2010年增長25%;社會福利費29.15萬元,比2010年增長26.24%;社會福利中心(有敬老院)1個,牀位76張,收養58人;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81人,比2010年末增加68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454人,比2010年末增加153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750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5121人。 [1] 

二密鎮交通

二密鎮地圖
二密鎮地圖(2張)
二密鎮有鐵路梅集線過境,境內長32千米,為重軌國家鐵路,設乾溝、二密2個站,通往長春、瀋陽、白河、臨江、集安;通丹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3千米,雙向四車道,有二密1個出口,通往長春、白山、瀋陽和丹東;國道集錫線過境,境內長25千米。 [1] 

二密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二密鎮因境內二密河而得名。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李德潤,徐勝斌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吉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09月:0720-0722.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136.
  • 3.    二密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2-18]
  • 4.    通化縣二密鎮  .行政區劃網[引用日期2020-12-31]
  • 5.    陸港街道2020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2-31]
  • 6.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