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十年後再相會

(1984年石曉華執導的電影)

鎖定
《二十年後再相會》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工業改革題材劇情電影,由石曉華執導,錢勇夫朱琳主演,於1984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漢春造船廠的廠長袁朗與老同學陳啓明、馮振羽、諸暉摒棄前嫌,齊心協辦提高中國造船業的國際競爭力的故 [1] 
中文名
二十年後再相會
類    型
劇情
出品公司
上海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石曉華
編    劇
梁星明
編    劇
楊時文
主    演
錢勇夫
朱琳
片    長
94 分鐘
上映時間
1984年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二十年後再相會劇情簡介

漢春造船廠廠長袁朗在國家調整經濟、廠裏沒有活幹的情況下,爭取到了建造出口遠洋輪“菊花號”的任務,給工廠和工人們帶來了生機。 但是,進口焊條突然斷貨。“菊花號”面臨着停工待料的危險。袁朗焦急地找到老同學、焊接工程師陳啓明,請求他在最短的時間裏完成新焊條的研製工作。 這時,他們的另一個同學諸暉得知“菊花號”驗船師就是她從前的戀人馮振羽時,拒絕接受總監造師的任命,使袁朗忍不住對她發了火。大學時代,諸暉和馮振羽曾熱戀過。畢業前夕,正逢三年困難時期,馮振羽要諸暉與他一道出國。諸暉不願離開祖國,兩人痛苦的決裂了。從此,諸暉聲稱已經和船結了婚,至今仍過着獨身生活。為了盡到自己的職責,她終振作起來,走馬上任。隨着“菊花號”建造工作的進展,矛盾和問題不斷暴露出來,馮振羽的嚴格要求受到了一些工人的誤解,諸暉也因此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只有袁朗胸有成竹,他正準備着問題暴露後好下手改革。 關鍵時刻,陳啓明終於把焊條研製成功了,袁朗欣喜至極。為加快進度,他實行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工人生產積極性大為提高。他對險些造成重大事故的工人宣佈開除廠籍,以他的老父親為首的在船廠很有威望的老工人們實在看不慣了,他們毫不客氣地對這個小輩廠長開了“審判會”,袁朗以理服人,把老工人們説服了。 “菊花號”即將完工時,H公司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引誘馮振羽,要他藉故刁難漢春廠,馮振羽斷然拒絕。諸暉等人再次看到了馮振羽的愛國之心,理解到他的嚴格要求,正是為了提高我國造船事業的國際上的競爭力。 黃昏的江邊,已由船廠調到學院的諸暉和馬上就要回去的馮振羽又一次告別。他們恢復了昔日的友 [1] 
電影《二十年後再相會》劇照

二十年後再相會演職員表

二十年後再相會演員表

二十年後再相會職員表

製作人 許松林
導演 石曉華
副導演(助理) 鄧逸民
編劇 梁星明、楊時文
攝影 沈妙榮、王廷士(副攝影)
配樂 黃準
剪輯 錢麗麗
道具 林龍興、劉培德
美術設計 瞿然馨
造型設計 莊雅貞
服裝設計 賀娟娣
燈光 李明德
錄音 謝國傑
佈景師 夏林寶(置景)、李新德(置景)、婁中國(繪景)
展開
編輯
周泱、徐世華
擬音
錢守一
煙火
錢阿發
特技設計
史久明
特技攝影
顧金龍
演奏
上海電影樂團
指揮
王永吉
演職員表參考資 [2] 

二十年後再相會角色介紹

  • 袁朗
    演員 錢勇夫

    漢春造船廠廠長,在國家調整經濟、廠裏沒有活幹的情況下,積極爭取到了建造出口遠洋輪"菊花號"的任務,給工廠和工人們帶來了生機。他忠於職守,鋭意改革,實行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頂住壓力,開除了險些造成重大事故的工人。

  • 諸暉
    演員 朱琳

    袁朗的同學,漢春造船廠“菊花號”的總監造師,在學校時外號叫“麻雀”。當年,與馮振羽苦楚的分手,使她從活潑的“麻雀”變成了冷若冰霜的“鐵女人”。從那之後,她一直獨身,把一切都獻給了造船事業。雖然她不願再面對舊日的感情糾葛,但在袁朗勸説下,她從個人的感情羅網中解脱出來,挑起了重任。

  • 馮振羽
    演員 高飛

    袁朗的同學,H公司派到中國驗收“菊花號”的驗船師,世界權威驗船機構“勞氏”船級社成員。在“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他出國投奔親屬,導致與戀人諸暉分道揚鑣。一方面,他對船舶質量要求嚴格,不因為個人感情而徇私。另一方面,他仍保有愛國之心,斷然拒絕H公司損害中方利益的無理要求。

  • 陳啓明
    演員 劉子楓

    袁朗的同學,漢春造船廠的焊接工程師,忠厚朴實,淡泊名利。儘管生活條件艱苦,但他毫不介意,一心撲在工作上。他潛心研究,在最短的時間裏完成了新焊條的研製工作。

  • 袁達
    演員 張伐

    袁朗的父親,漢春船廠的退休老工人,在廠子裏頗具威望。袁朗開除犯重大錯誤的工人後,他出於情面,為那位工人抱不平,組織老工人兄弟們給兒子開“審判會”。

角色介紹參考資 [1]  [5-6]  [8] 

二十年後再相會音樂原聲

主題歌
曲名
作詞
作曲
《飛吧,理想之舟》
張鳴喜、錢勇夫
黃準 [3] 

二十年後再相會幕後製作

靈感來源
該片部分情節的創作靈感來自真實事件。當時上海某外資飯店的一位中國員工在工作中出了差錯,外方堅決要開除他,中方則認為堅決不能開除工人階級。石曉華從報紙上看到此事的報道後,認為這件事體現了中外兩種不同管理理念以及改革開放後中國怎麼跟國際接軌的問題。她將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放進了影片《二十年後再相會》 [4] 
角色塑造
在設計袁朗一角時,劇本安排了他大發雷霆拍桌子、一把抓住想要離開船廠的諸暉的衣服等粗魯行為。當時有意見認為袁朗工作方法簡單,言行舉止欠文明。但是,石曉華深入工廠,接觸了一些廠長,在親眼看到廠長們的工作方法、態度,瞭解了一些廠長的業餘生活後,堅定了自己對袁朗形象的塑 [7] 
演員選擇
在為該片選演員時,石曉華從掛曆上看到演員朱琳的照片,覺得她很有氣質。當時朱琳是峨眉廠的演員,被認為形象較正面,表演比較穩,但爆發力不是很強,而該片的女主角需要演員具有較強的爆發力,所以很多人認為朱琳沒有相應的演技。但石曉華看重的恰恰是朱琳的“穩”,最後選擇她出演女主 [4] 

二十年後再相會影片評價

該片的故事薄弱而平淡,整部影片呈現出散文化的格局。面對20世80年代紛紜繁雜的現代生活,過於單純集中的故事已經很難滿足觀眾認識生活的水準和審美要求了。戲不怕散,只忌散而不能收攏,形同散沙。而該片所展現的幾組矛盾在終場都得到了簡潔幹練的收束和耐人尋味的暗示,顯示出編導在藝術處理上的匠心和技巧。片尾,諸暉調離船廠去船舶學院任教,她的別離戲是全片的壓片戲。她與馮振羽、與工人們、與袁朗的分別三景是一組高度電影化的絕妙鏡頭,是耐人尋味的片尾終結。影片表現的主要矛盾糾葛均以畫面作為“潛台詞”,於此做出了某種含蓄的提示和答覆。它給予觀眾的感受和體驗同樣也是豐富而又深沉 [5] (蘇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湯振海評)
該片以明快、自然的手法,揭示了一代中年知識分子的風貌。編導在生活化、真實化的基礎上,又跨出了電影化的新步子。和同類題材相比,這部影片的思想力度和深度,都較為出色,藝術的總體構思更趨成熟。該片粗看不顯眼,細品有味道,它沒有把生編硬造的一個離奇的故事硬塞給觀眾,而是通過真切、自然的生活場景,讓觀眾信步走進一個可信的世界。它擺脱了大起大落的人為的強化手法,和生活保持同步,使觀眾產生“認同”。影片中的四位主角,個性迥異,觀眾閉上眼睛,單聽他們的聲音,就能區分出他們的形象。幾位配角老工人活脱脱冒着一股濃郁的“工廠味”,神態逼真,言語得體。在刻畫人物時,編導既注意了他們的工作關係,又考慮到他們的私人感情,既注意他們的特定身份,又考慮到他們的個性色彩,巧妙地溶為一體,從而加強了人物的層次感和多面感。該片也不乏“遺憾”之處,其主要表現在於對白過多,某些對話不夠簡潔、凝練,對形體動作的運用不太講究。人物的重心從諸輝一人轉向四人,筆力顯得分散,以至於某些細節處理顯得倉 [6] (《電影新作》評)
參考資料
  • 1.    二十年後再相會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22-05-08]
  • 2.    《二十年後再相會》字幕表  .海上電影[引用日期2022-05-08]
  • 3.    甘肅人民出版社.電影歌曲120首(第六集)[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6:2
  • 4.    石曉華,夏草.石曉華口述:藝術家一定要有個性[J]大眾電影,2009(18):42-44
  • 5.    湯振海.影視名作賞析[M].北京:蘇州大學出版社,1996:130-131
  • 6.    黎生,會翔.既“叫好”,又“遺憾”[J].電影新作,1985(1):92
  • 7.    施慶忠,唐海東.為“進取型”改革者塑像——《二十年後再相會》筆談[J]電影評介,1984(12):6-7
  • 8.    《電影故事》編輯部.二十年後再相會[J].《電影故事》,198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