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十四節氣(三)

鎖定
《二十四節氣(三)》是中國郵政為紀念二十四節氣,於2018年8月7日發行的,志號為2018-21的特種郵票。全套郵票面值7.20元。全套郵票計劃發行數量為1075.93萬套。 [1-2] 
《二十四節氣(三)》郵票圖案名稱為“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票面圖案為在“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人們的行為。 [2] 
中文名
二十四節氣(三)
發行時間
2018年8月7日
郵票志號
2018-21
全套枚數
6枚
郵票類型
特種郵票

二十四節氣(三)發行背景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認知天象、物候、時令和大自然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與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既是中國人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見證。2016年,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 
2018年8月7日上午,《二十四節氣(三)》特種郵票原地首發式在壽縣壽春楚文化博物館舉行。《二十四節氣(三)》特種郵票正式發行。 [3] 

二十四節氣(三)制票參數

制票參數(1)
志號
2018-21
齒孔度數
13度
整張枚數
12枚(2套,6枚連印)
版 別
影寫
整張規格
196毫米×185毫米
責任編輯
李可心
郵票規格
上圓弧長30.76毫米,直邊長48毫米(扇形)
印 制 廠
北京郵票廠
單枚面值
1.20元
設 計 者
防偽方式
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篆刻者
殷延國
印製廠
北京郵票廠
參考資料: [2] 
制票參數(2)
圖序
圖名
(6-1)J
立秋
(6-2)J
處暑
(6-3)J
白露
(6-4)J
秋分
(6-5)J
寒露
(6-6)J
霜降
參考資料: [2] 

二十四節氣(三)票面圖案

《二十四節氣(三)》郵票 《二十四節氣(三)》郵票
《二十四節氣(三)》郵票,以秋收為表現主題,分別表現“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氣。圖序(6-1)J的郵票圖案名稱為“立秋”,古人把它當作夏秋交替的重要時刻,郵票畫面描繪的是民間“貼秋膘”場景。圖序(6-2)J的郵票圖案名稱為“處暑”,炎熱即將離開,部分農作物已經開始收穫,郵票畫面中表現的是農民收割,晾曬農作物的場景。圖序(6-3)J的郵票圖案名稱為“白露”,白晝陽光尚熱,夜晚氣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密集在花木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俗稱“白露”。這個節氣容易患病,所以郵票畫面表現的是一位精神娶鑠的老人帶領着人們打拳,強身健體的場景。圖序(6-4)J的郵票圖案名稱為“秋分”,是每年秋季農事活動最為繁忙的時期。郵票畫面中表現的是農民採摘柿子的場景,紅彤彤的柿子掛滿枝頭,好一幅豐收的景象。圖序(6-5)J的郵票圖案名稱為“寒露”,寒露意味着時節已是深秋,露已寒涼,霜將要來了。郵票畫面表現的是人們添置厚的衣衫,準備過冬。圖序(6-6)J的郵票圖案名稱為“霜降”,天氣漸冷,初霜出現,意味着冬天即將開始。郵票畫面人們在登高遠眺,欣賞着漫山的紅葉,紅色、黃色穿插着如晚霞,如彩雲美不勝收。 [4] 

二十四節氣(三)郵票賞析

《二十四節氣(三)》郵票採用了國畫小品的形式,以物候、民俗、農事等為對象,表現出季節輪轉中各個節氣的變化,反映了數千年來中華文化生生不息傳承下來的智慧、文化與思想,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郵票設計筆法輕盈,自由抒情,構圖別緻,簡潔明快,將藝術與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5] 

二十四節氣(三)社會影響

《二十四節氣》郵票的發行將有助於提高淮南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淮南正在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通過舉辦《二十四節氣(三)》特種郵票首發活動,保護傳承“二十四節氣”文化,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對淮南實施市民素質提升工程,對提升淮南發展的軟實力,對深入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將大有裨益。 [3] 

二十四節氣(三)榮譽表彰

2019年4月20日,第39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頒獎大會在雲南昆明舉辦,《二十四節氣(三)》郵票獲得優秀郵票獎。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