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十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龐薰琹

鎖定
《二十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龐薰琹》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isbn是9787200083934。 [1] 
中文名
二十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龐薰琹
作    者
《二十世紀美術作品檔案》編委會
出版時間
2010年10月1日
出版社
北京出版集團公司
頁    數
299 頁
ISBN
9787200083934
開    本
8 開
裝    幀
精裝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龐薰琹》內容簡介:20世紀是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生千年大變局的歷史時期,也是近現代美術流派紛呈、名家輩出的時期,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美術家。他們以其獨特的藝術創造延續了數千年中國美術史的輝煌,留下眾多堪稱典範的藝術傑作,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些作品散在各處,缺乏系統的鑑定編目,還有許多仿作贗品在社會流轉,魚目混珠,給近現代中國美術史的研究、編寫與收藏帶來了許多困難,也給近現代中國優秀文化藝術走向世界蒙上了陰影。
由國家財政支持並在文化部文化市場司指導下的《二十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以下簡稱《國家檔案》)工程,成立專項工作組,面向全球公開徵集20世紀美術作品,對應徵作品進行鑑定、評估以及編撰等一系列工作,從而正本清源,為近現代中國美術作品鑑定提供權威依據,建立起國家級的美術檔案。
中國美術發展史上一向有藝術作品收藏編目的傳統。從漢武帝創置秘閣以聚圖書開始,漢明帝雅好繪畫,別開畫室。東漢靈帝創設辭賦書畫學校,以集奇藝。到了齊高帝集錄古代名畫348卷。南齊謝赫著《古畫品錄》,對過眼作品和藝術家風格進行分類點評。梁元帝收藏書畫典籍24萬卷之多。隋文帝時建了兩座高台,東日妙楷台,收藏古籍;西日寶跡台,收藏古畫。唐代裴孝源著《貞觀公私畫史》,考證隋以前古畫名目,不僅有版本考證,而且指出許多寺觀壁畫的作者和所在地點。同時代的朱景玄著《唐朝名畫錄》,是最早的斷代繪畫史。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不僅是書畫分類編目,更是中國美術史學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美術史著作。宋代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延續了張彥遠的畫史體例。有關書畫編目著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宋徽宗時期的大規模書畫編纂工作。由於皇家內府收藏日趨豐富,宋徽宗組織專人將宮廷所藏的歷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編目撰成《宣和畫譜》和《宣和書譜》,以備查考,成為中國古代最為豐富完備的典藏編目。以後元代趙孟頻、明代董其昌均為書畫鑑賞大家,過眼名作繁多,但國家級的書畫著錄至清代才有《石渠寶笈》“正”、“續”、“三”等三編,足以與前人媲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