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十七氣

鎖定
基礎理論名詞。指經絡之氣。即十二正經之氣與十五絡脈之氣的總稱。
中文名
二十七氣
出    處
《靈樞·九針十二原》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概    念
十二正經之氣與十五絡脈之氣總稱

目錄

二十七氣解讀

出自於《靈樞·九針十二原》:“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指人身十二經脈、十五別絡之氣,共二十七氣。二十七氣營衞相隨,循經偕行,營衞相貫,陰陽結合最終返回臟腑。

二十七氣中醫應用

《靈樞·九針十二原》中闡述了二十七氣與十二經脈五輸穴的關係,“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運皆在五輸也。” 這些經絡之氣,循行人體上下手足之間,從井穴開始,入合於內,流注五腧,最後匯於臟腑,循環不已。即“所出為井”表示了二十七經氣由此而出,似水之源頭;“所溜為榮”表示經氣流動之處,猶如剛出井之泉水,其流尚微,縈迂未成大流;“所注為輸”表示經氣灌注之處,如同水流由小而大,由淺入深,經氣漸盛,由此注彼,向深部灌注;“所行為經”表示經氣經過之處,如同水流變大,在通暢之河道中暢通無阻,是經氣旺盛運行的部位;“所入為合”表示經氣會合之處,如同百川匯合人海,經氣由此深入,進而會合於臟腑的部位。揭示了二十七氣的循行規律。
[1-4] 
參考資料
  • 1.    袁鍾、圖婭、彭澤幫、艾景錄.《中醫辭海》: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年1月
  • 2.    高希言.《中國針灸辭典》: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11月
  • 3.    施林.對五腧穴脈氣源流的認識:河南中醫,1987年
  • 4.    董嘉怡,孫健.五輸穴體會:廣東省針灸學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