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事茗圖

(明代唐寅創作紙本水墨設色畫)

鎖定
《事茗圖》是明代唐寅創作的紙本水墨設色山水人物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事茗圖》描繪了文人雅士夏日品茶的生活景象。近景巨石側立,墨色濃黑,皴染圓潤,凹凸清晰可辨。遠處峯巒屏列,瀑布飛泉,屋舍置於四山環抱的幽谷之中,清淨宜人。畫面用筆工細精緻,線條秀潤流暢,墨色渲染精細柔和。 [1] 
《事茗圖》表現了文人雅士的閒情逸趣,是作者成熟期具有獨創風格的代表作。 [2] 
中文名
事茗圖
作    者
唐寅
創作年代
明代
規    格
縱31.1釐米,橫105.8釐米 [4] 
畫作類型
設色畫
材    質
紙本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事茗圖畫作內容

《事茗圖》畫面左右兩側以懸崖、樹石近景遮擋,峯嵐秀起,山間飛瀑鳴泉,山下流水潺潺。茅屋數間,開軒面水,似世外桃源。雙松下茅屋中,坐一讀書之士,桌案旁有壺盞,隔間裏屋有僮子在烹茶。屋外一老者拄杖於橋上緩緩而來,抱琴僮子緊隨其後。 [3] 
此圖引首有文徵明題“事茗”二字,款署“徵明”。鈐“文徵明印”。
本幅中作者自題:“日長何所事,茗碗自賞持。料得南窗下,清風滿鬢絲。吳趨唐寅。”鈐“唐居士”。
本幅中另有清乾隆御筆題記:“記得惠山精舍裏,竹罏論茗綠杯持。解元文筆閒相仿,消渴何勞玉虎絲。甲戌閏四月雨餘,幾暇偶展此卷,因摹其意,即用卷中原韻題之,並書於此。御筆。”鈐印“古香”白文方、“太缶”朱文方。尾紙陸粲款署:“嘉靖乙未孟秋之吉,平原陸粲著。”鈐印“陸氏浚明”白文方、“貞山”朱文方。鑑藏印鈐:耿昭忠“丹誠”、“千山耿信公書畫之章”、“信公珍賞”、“信公鑑定珍藏”、“琴書堂”、“都尉耿信公書畫之章”;耿嘉祚“耿會侯鑑定書畫之章”、“耿嘉祚印”、“耿湛恩章”、“湛恩記”、“漱六主人印”;索額圖“也園索氏收藏書畫”、“長白索氏珍藏圖書印”、“九如清玩”、“樂庵”、“樂聖且銜杯”、“御賜忠孝堂長白山索氏珍藏”等諸家印記多方,另有清內府鑑藏諸印。 [4] 

事茗圖創作背景

《事茗圖》是唐伯虎為友人陳事茗,描寫陳事茗庭院書齋生活小景的繪畫作品。該畫畫完後,唐伯虎還自題五言詩一首。詩日:“日長何所事,茗碗自賞持,料得南窗下,清風滿鬢絲。吳趨唐寅。”將友人名號“事茗”二字嵌入題詩中,字體為行書,瀟灑優美,故名《事茗圖》。 [5] 

事茗圖藝術鑑賞

事茗圖構圖

《事茗圖》局部
《事茗圖》局部(2張)
此卷分近、中、遠三個層次。近景描繪的是突兀怪異的山石和樹叢,向右突出的山石彷彿禿鷲的頭正側面望着遠方。石後一片樹叢。樹叢後巨大的柱狀山石挺拔巍然,墨色漸淡。中景為一片茅廬草舍,房前一道彎彎的小河靜靜流動,庭前兩棵蒼松虯勁挺拔,枝葉稀疏。樹下庭堂中一文人正依案讀書,人物神態悠然、瀟灑,十分安閒。房後竹篁成林,樹木繁茂。右側寫小橋上一老者策杖而來,方巾廣袖。後面一個童子緊緊跟隨,沿着那橋的小溪放眼望去,溪水飛灘躍石,將觀者引入遠景。遠景為一片高山,浮現在迷濛水霧之中,好似一團烏雲凌空。山中一條飛瀑或分或合,躍巖而下,使畫面顯得更加幽雅。 [2] 

事茗圖技法

《事茗圖》的左邊山石多用圓筆多曲,不見其際,這是吸收了郭熙捲雲的畫法,石紋捲曲如雲,在石塊當中施濃黑墨色。畫的右邊是巨石,雜樹濃密。畫的中間是茅屋庭院,雙松立於屋前溪側,一高士扶杖攜童正在過橋,草堂中的高士正坐着靜候,左側是一婦人正生火料理,煮茗烹茶。遠山處於濛濛煙霧之中,表現出幽人雅士品茗雅集的清幽之境。此圖的畫法除左側的山石吸收了郭熙的皴法,松枝的屈兀如蟹爪,松針的四射狀承自李成、郭熙風格外,其用筆的秀潤纖細又得力於趙孟頫,可見這是一幅接受了宋代風格而又變柔和的作品。 [6] 

事茗圖歷史傳承

《事茗圖》有清內府《石渠寶笈·初編》卷十五著錄。 [4] 
《事茗圖》曾入清內府收藏。 [7]  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皇宮時偷偷攜帶了《事茗圖》在內的1200餘幅名貴書畫。後來溥儀被日本特務帶到了長春,成為日本帝國主義庇護下的“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包括《事茗圖》在內的1200餘件國寶文物也被放在“偽皇宮”內的小白樓裏。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戰勝利,一時間長春的偽皇宮內一片大亂,沒了主心骨的溥儀在隨從的簇擁下,倉惶地逃出偽皇宮,扔下了那1200多件的稀世國寶。《事茗圖》被一個“偽兵”金香蕙在混亂中搶走。後金香蕙將其變賣,得知《事茗圖》出售,張伯駒出於愛國之心將其買下。1956年,張伯駒將《事茗圖》和自己其他珍藏的一批書畫,無償捐贈給北京故宮博物院。 [5] 

事茗圖重要展覽

2010年8月20日,由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和遼寧省博物館聯手打造的“六如遺墨——唐伯虎書畫精品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事茗圖》在其中展出。 [8] 

事茗圖作者簡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9] 
參考資料
  • 1.    肖瑤編著,中華國寶檔案[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0.06,第164頁
  • 2.    齊吉祥主編,中國曆代珍寶鑑賞辭典[M],鄭州:文心出版社,1996年07月第1版,第596-597頁
  • 3.    裘紀平著,中國茶畫=CHINESE PAINTING ON TEA[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4.01,第102頁
  • 4.    事茗圖  .故宮博物館[引用日期2018-06-08]
  • 5.    《國寶檔案》欄目組編著,國寶檔案 繪畫案[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10,第234-236頁
  • 6.    (明)唐伯虎著,唐伯虎書畫全集 第二卷[M],北京:長城出版社,2002.11,第11頁
  • 7.    鄭春興主編,中國名畫品鑑[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4,第398頁
  • 8.    唐伯虎56件精品書畫遼博展出  .新浪.20100827[引用日期2018-07-08]
  • 9.    唐伯虎人物畫作品賞析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