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事理學

鎖定
事理學,就是對我們周圍發生的各種各樣事情的現象以及它們所具有的共同本質和一般規律進行研究的學問。
中文名
事理學
用    途
對周圍發生的事情現象以及它們所具有的共同本質進行研究
或者簡單地説,事理學就是研究一般事象和事理的學説。
什麼是事理學呢?事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事理學應包括那些內容呢?學習和研究事理學會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所有這些都是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什麼是事理學
打開每天送來的報紙,我們會看到大量的新聞報道和評論文章。這些新聞報道和評論文章,都是對我們生活中已經發生、正在發生或將要發生的各種事件的過程和結果的報告,或者是表明人們對這些事件的態度和意見的各種言論。
電視、電台電腦互聯網等其它各種新聞宣傳媒體,也以聲音、圖象和文字的形式大量地傳遞着各種各樣事情的信息。
各種各樣的人從事着各種各樣相同或不同的職業,做着各種各樣相同或不同的事情。人們常説“三百六十行”,社會各個行業領域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着大量的事情。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耳聞目睹並時常關注着周圍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家事、國事、天下事。既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有日常平凡的小事。
我們每天都參與或主持、經辦許多我們認為應該做或必須做的事情 。
我們把周圍發生的事情區分為好事和壞事,並採取相應的態度和行動。是好事的話就積極參與促成,並使好事所給人帶來的好處最大化;是壞事的話就極力避免,化解於無形或萌芽狀態。或將壞事所造成的不良後果降低到最大限度。
“家有三件事,事打緊處來”。我們對自己要辦的事情區分輕重緩急,或姑且擱置一邊,或立即全力以赴。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有的事情很快很容易就辦成了,而有的事情卻怎麼努力都辦不成;辦同一件事情,前天和昨天辦不成,過一個月一年時間都辦不成,而有的時候一個早上就完成了。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不同的人辦一樣的事情,為什麼有的人把事情辦得很成功 很漂亮,而有的人卻把事情辦得一塌糊塗砸了鍋?人的辦事能力的差異是怎樣形成的?怎樣才能提高人的辦事效率和能力?
是不是社會地位高、權力大的人,和擁有較多財富的有錢人就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想辦什麼事情就能辦成什麼事呢?
辦事情有規律可循嗎?
所有這些問題都是事理學需要研究的內容,都是事理學所應該回答的問題。人們都應該也可以從事理學中尋找到自己所關心的問題的答案。
所謂事理學,就是對我們周圍發生的各種各樣事情的現象以及它們所具有的共同本質和一般規律進行研究的學問。或者簡單地説,事理學就是研究一般事象和事理的學説。
天有萬象,地有萬物,人有萬事。但“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事事有事理。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發生發展的規律。不論是過去發生的事,還是現今發生的事,不論是中國發生的事,還是外國發生的事,不管事情是多麼錯綜複雜,也不管事情是多麼簡單明瞭,撇開表面現象,我們都會發現表面現象之中所掩蔽着的事情所形成、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事象之中有事理。在辦理任何一件事情的過程中,辦事人是否自覺地遵循了事理,是決定事情成敗的關鍵因素。
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 有着各自不同的相應的形成和發生發展的規律。這就是個別的事理。
同時,所有的事情除了具有它們各自不同的規律外,還具有共同的一般性的規律。這就是一般的事理。
世間的事層出不窮,千變萬化,因此我們不可能窮盡每一件事的事理,但我們可以通過對若干個別事情的剖析,通過個別的事例和事理,概括出適用於所有事情的共同的一般性規律。然後通過一般性的共同事理與個別事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歸納和引伸出適用於個別事例的個別性事理,指導我們辦好每一件應該辦的事情,提高辦事能力和辦事效果。這就是事理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二、事理學和人學、“物理學”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一下幾個最基本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這幾個基本概念就是事物、事和物。
事物、事和物,三個概念初看似乎並無差異。其實它們各自的內涵並不相同。
首先,雖然人們經常説事物事物,但其實事與物並不是一回事。飯是物,做飯、吃飯則是事。衣服是物,而服裝設計、做衣服、穿衣服、賣衣服、買衣服就是事了。書是物,看書、讀書、寫書、賣書、買書是事。車是物,學車、開車、修車、造車、賣車、買車則是事。人對物的認識、改變和利用是事。人對物進行認識、改變和利用就是人在做事。
而物僅僅是物,也就是通常所説的物質、物體、物資、實物。它包括生物,也包括非生物。它包括人物、植物、動物、微生物;包括自然物、社會物和人造物等。它並沒有事那麼複雜的內涵和關係。而對於事來説,它涉及到了人和物,而且所涉及到的不是靜態的人和物,而是動態的人和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因此,事是一個包含人和物以及人和物之間相互作用關係、人和物之間相互作用關係運動狀況的複雜概念。如人觀察和研究某種事物、人研究、種植植物;人研究、養殖動物;人採掘礦物、冶煉金屬;人設計、製造並操作、維修工具;人教育別人、管理別人;人進行藝術欣賞和藝術創作,等等。
但人的認識、改變和利用對象不僅包括物,而且包括事,即包括人對物的認識、改變和利用活動本身,因此事也是一種物。事也可以是對事本身的認識、改變和利用。因此,事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物。這種特殊的物可以稱之為“事物”。
另外,雖然事不等於物,但事卻離不開物。事包括對物的認識、改變和利用。事物相連,不可分離。因此人們往往將事物並稱。這樣看來,事物既包括事,也包括物,還包括“事物”這種特殊的物。
相應地,事理學和人學以及“物理學”,也同樣具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
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當事人,都是由人來辦理、來承擔的。因此,對事情及事理的研究離不開對做事人或當事人的研究,對事的研究離不開對當事人的動機和手段、目標和結果的研究,離不開對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研究,離不開對人的需要和慾望的研究,離不開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的研究。正如事離不開人一樣,事理學必定和人學發生聯繫。
一方面,事理學作為對人的活動過程及其規律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必定會對人學研究起到一定的充實和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事理學的完善和健全,也有賴於人學研究成果作為其理論基礎。尤其是人學中心理科學和行為科學對人的需要及其發展以及人類社會的需要及其發展的研究成果,更是事理學研究所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理論根源。人的一生中會產生哪些需要呢?哪些需要是最重要和最迫切的呢?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我們就會在事理學中對下面的問題作出回答:人的一生中需要做哪些事呢?什麼事是人生中最重要和最迫切需要做的事呢?
事理學不僅和人學有一定的內在聯繫,而且還同“物理學”有一定的必然聯繫。這是因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一定的當事人以自身或其周圍環境中的一定事物為對象而進行的活動。因此,事理學對事理的研究 ,就必然要涉及到人的活動對象,即人周圍環境中作為人的活動對象的事物。事理學的研究,同樣必須以對作為人的活動對象的事物進行研究的成果為基礎。
對人周圍環境中事物進行研究的學問,就是“物理學”。這裏的“物理學”,是一種廣義的物理學,它既包括一般的自然科學及其中傳統意義上的狹義的物理學,也包括一般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但不論是自然科學也好,還是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也好,它們實際上都是對“物理”的科學研究和總結,都是一種廣義的“物理學”。自然科學是對自然物理的研究,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是對社會物理的研究。
各門自然科學,就是人們對周圍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自然事物的現象、性質和規律進行認識,並將認識結果進行系統化整理而形成的知識,是關於自然事物之象、之理的學問。
各門社會科學,則是人們對周圍社會環境 中各種社會事物的現象、性質和規律進行認識,並將認識成果進行系統化整理而形成的知識,是關於社會事物之象、之理的學問。
但不論是自然科學也好,還是社會科學也好,它們所研究的對象是事物,而不是“事”,即使是涉及到了人和事,也是為了更好地對人和事所涉及到的“物”作出研究,歸根到底是為了研究“物”。所以這些科學實際上都是“物理學”,是對人和事所涉及到的“物”的研究,而不是對人和事本身作出的研究。
物不等於事,同樣物理學也不能代替事理學。物理學和事理學的對象、內容互不相同。物理學是對人周圍的物象和物理的研究。而事理學卻是對人周圍的事象和事理的研究。雖然內容有交叉和重疊,但不能互相替代。
但正如人和事離不開物一樣,對人和事的研究同樣離不開對人和事牽涉到的物的研究。事理學離不開“物理學”。事理學的研究離不開“物理學”的研究成果。
三 、學習事理學的意義
為什麼要研究和學習事理學呢?
學習物理學,可以使人明物象、知物理,從而能夠對周圍環境中的物象作出解釋,並在掌握有關原理的基礎上,指導人們通過發明創造科學技術成果,造福自身,造福社會,造福人類,使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比如人們掌握了有關電的知識,就會知道夏天的雷電是怎麼回事,而且我們還可以知道摩擦可以生電,動力可以發電,我們可以運用電磁原理製成發電機人工發電,從而滿足生活照明、取暖、生產、通訊、娛樂等各個方面對電力的需求。
那麼我們學習事理學有什麼意義呢?
因為我們周圍時刻都有許多的事在發生,這些事需要我們去認識,需要我們去處理和我們有關係的事情。
有人説了,不研究和學習事理學,人們不是照樣去做各種各樣的事嗎?
話雖如此,但研究和學習事理學,運用事理學的原理,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這些事情,處理好這些事情。學習和研究事理學,可以有助於我們對事情的認識更有理性,做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
首先,學習事理學可以使我們明事象、知事理,提高自己的“懂事”、“識事”能力,從而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認識我們周圍環境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
一件事情發生了。它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會在此時此地發生,而不是在另外一個時間和地點發生?該事情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演變,呈現出什麼樣的事態?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你將學會在掌握一定的有關信息資料的基礎上,對事情作出全面系統的分析,並根據事理對事態的發展作出準確預見,從而料事如神,具有對事情發展的先見之明。只有這樣才能處世不驚,臨事不惑,沉着冷靜,從容不迫,得心應手地把事情辦好。
其次,學習事理學,可以使我們能做事、會辦事,提高自己的“做事”能力。怎樣才能把事情辦好?只有通過掌握事理,增強按事理——事情發展規律辦事的自覺性,才能提高我們的辦事能力和辦事效果。
人們逢年過節,贈送賀卡,有一句話寫的最多,這就是“萬事如意”。人們過春節寫對聯,橫批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四個字,也是“萬事如意”。“萬事如意”,作為一句吉祥用語,在賀詞和祝詞中的經常使用,表現了一種人們普遍存在的共同心態,即人們都希望自己有較強的辦事能力和較好的辦事效果,對自己所辦的事,希望事事如意,件件順心,都能心想事成,獲得成功。
但願望歸願望,現實歸現實。人們之所以希望自己萬事如意,正是因為現實中充滿了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事不如意、事非所願的情況太多了。因此,所謂萬事如意,只能是一個理想而已。
宋人袁採對此曾有論述:“人生世間,自有知識以來,即有憂患不如意事。小兒叫號,皆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至壯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雖大富貴之人,天下之所仰羨以為神仙,而其不如意處,各自有之,與貧賤人無異,特所憂慮之事異爾。故謂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界,無足心滿意者,故適此理而順受之,則可少安。”(《袁氏世範》)
現實 生活中人們 所辦事情不如意、不成功的原因,概括起來,往往有兩個方面。一是人的意願不符合事理,意中之事根本就沒有成功的現實可能性,如水中撈月,夢中摘花。二是人們沒有認識事情發展的規律 ,沒有按事理去辦事。要想使願望變為現實,事如所願,心想事成,人們就必須認識事理,自覺遵循事理,使自己的意願符合事理並嚴格按事理去辦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辦事能力,取得良好的辦事效果。
長期以來,人們往往只注意對周圍環境有關知識的學習,只注意掌握諸如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社會學、歷史學等“硬科學”的知識,而不注重對有關人的活動本身的知識的學習。而“硬科學”的知識本質上是“死”的東西,它解決的是有關人的環境事物“是什麼”、“怎麼樣”和“為什麼”的問題。而諸如事理學和人學等“軟科學”才是“活”的東西,它解決的是人應該怎麼樣,人應該做什麼,人面對周圍環境事物“應怎樣”和“怎麼做”的問題。我們學習的“死”東西,關鍵是要把它轉化為“活”的東西。否則學了東西不會用,那就只能是一個兩腳書櫥或書呆子,不管他學的東西有多少,如果不能利用他學的東西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不能利用他學的東西創造一定的社會價值,那麼他所學的東西就是毫無用處的東西。
我國曆來具有講求實際、注重事功的文化傳統,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天下為已任”。在中國傳統文化占主導地位的儒家文化中,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就是“內聖外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求知識分子“學以致用”,“身體力行”,“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滿腹經綸,要用來建功立業,利國利民,經世致用。“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説法受到普遍認同。“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學風受到崇尚。
在我國曆史上,也具 有豐富的各個社會領域事理研究學説寶藏。如《周易》學説 ,是以陰陽、五行、八卦、六十四卦為基礎的世界觀、方法論為指導的物理和事理學説;孫子兵法是軍事領域事理學説的傑出論述;韓非也有政治領域事理學説傳世……,而佛家、道家學説則是從更高境界、從更加廣闊的時空範圍對事理的論述。所有這些都具有挖掘、整理、繼承的價值和意義。
曾幾何時,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漠視和棄絕,再加上現行教育體制、學科設置分類中所存在的種種弊端,使得我們的各類學校,不論是高中還是大中專、研究生,只是輸送了一批考試機器給社會,好多畢業 生知識結構畸態發展,不諳世事,不明事理,口能言身不能行,虛弱病態,畏縮不前,成為“思想和言論的巨人,行動和實踐的矮子”,不僅不能擔當大任,為國家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而且連自己的個人問題都解決不了,一籌莫展,怨天尤人,一味給家庭、社會和國家增加負擔。
要改變這種不正常的狀況,就需要加強事理學的學科研究、學科建設和學科教育。在設立必要的各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同時,設立事理學和人學等軟科學哲學或軟科學的基礎學科,同時設立預測學、設計學、決策學、未來學、管理學、領導學等軟科學的具體學科,使每個社會成員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建立起合理、健全、均衡的知識結構,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實踐能力,促進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的全面發展。
再次,學習和研究事理學,會使我們更加理解人的生命的意義,促使我們更加珍惜生命,選擇和做好對人的生命來説應該做的事物和最為重要的事情。
滾滾紅塵,我們身在其中,芸芸眾生,我們都為其中一員。忙忙碌碌,終難免生老病死。財富和金錢,權力和榮耀,親人和家庭,友誼和真情,知識和智慧,所有這些都是人生中美好的東西,但這些標誌人生幸福的東西也是短暫易逝的東西。司馬遷曾説過“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李白曾感嘆“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如雪”。人生短促,轉眼即逝。那麼人來世間,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究竟什麼是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呢?什麼是人世中最值得追求和最緊迫的事情呢?
相信我們通過學習和研究事理學之後,將會更加明確人生的目標和歸宿,在人世的風波浪濤中不迷航,真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做好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高張起生命的風帆,駛向充滿生命曙光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