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乾魚腔

鎖定
如今乾魚腔已被上升湖水淹沒,還有魚吃蓮花的景觀,但也無法觀賞,但是,“乾魚腔鍋蓋鍋,金子銀子駁船拖”的神奇傳説,以及宋希廉兵敗乾魚腔的故事,仍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乾魚腔峽谷深入500米處一分為二,形成一個人字峽谷,兩端各有一個瀑布,其中一個瀑布沿石壁緩緩下,酷似藏在深閨的淑女正在浣洗梳妝,故名“玉女梳妝”。
中文名
乾魚腔
現    狀
已被上升湖水淹沒
神奇傳説
金子銀子駁船拖
故    事
宋希廉兵敗乾魚腔的故事

乾魚腔名稱由來

這裏曾有一處奇特的天然魚洞,可容人進出,自水中鑽進去,裏面有一級台階,台階上乾燥無比,常有孩童遊玩在這裏。每當洪水上漲的時候,魚游到台階上,水位消退下,往往有些魚兒被留在乾燥處,歷經數天,這些失水死後的魚兒卻不會腐臭,保鮮完好,這就是乾魚腔奇特玄密之處。

乾魚腔相關資料

怪字碑的故事
乾魚腔溝口,原來有一尊怪字碑,刻滿奇特的文字,常人認不得幾個,小小石碑,令人無法破譯它的秘密。有一天,一個遠方道士遊走到這裏。當地人給他介紹了怪字碑,這道士興致勃勃前往辯認,當他快要念完碑文,僅剩三個字還無法念下去的時候,河中深潭處陡然冒出一隻大船,船上滿是珠寶和金銀,閃閃發光,眼見金船,道士興奮無比,轉身再細辯剩下的三個怪字,這時候,道士也心臆金船,再也無法念完碑文,遲疑間,金船又沉滑下去了,這道士擺了擺頭,帶着滿腹懸念和遺憾,再度繼續他的遊歷生涯。 這就是 “乾魚腔鍋蓋鍋,金子銀子駁船拖”的神奇傳説。
宋希廉兵敗乾魚腔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凌晨,國民黨宋希廉殘部,在乾魚腔處被我解放軍擊敗,2311人全部繳械投降,後不久在其他地方生擒宋希廉。 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宋希廉眼見大勢已去,遂率部途經犍為,準備沿馬邊河撤退,進入深山老林隱藏。當獲悉宋部到達小市子紮營的情報後,我解放軍戰士迅速從塘壩繞道到達窄巷子巖口,埋伏在吊兒壩一帶。當宋部軍隊從半山腰徐徐蠕動,進入我軍埋伏圈後,在我軍一陣猛力炮火襲擊下,這支國民黨軍隊頓時潰不成軍,紛紛繳械投降。這是我軍又一場漂亮的伏擊戰,前後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面結束了戰鬥,殲敵2人,俘獲國民黨軍2311人,連同槍械在乾魚腔上載,共裝了三十三船,運到清溪接受我軍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