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乾隆寶藏銀幣

鎖定
乾隆寶藏銀幣,清廷平定廓爾喀侵藏後,於1793年將西藏幣制歸於善後事宜,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五十九年(1794年)、六十年(1795年)和嘉慶元年至四年(1796年至1799年),為西藏鑄造的銀幣稱之。
中文名
乾隆寶藏銀幣
所屬年代
清代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新造的銀幣有:①一錢五分銀幣,重5.6克,直徑30.5毫米,厚1.25毫米。正面鑄漢文“乾隆寶藏”四字,邊廓星狀紋間鑄“五十八年”四字,中央仿製錢留一小方框,但不穿孔。背面印藏文譯音“乾隆寶藏”,邊廓印藏文“五十八年”。正反面文字均套以雲狀花紋。②一錢銀幣,重4克,直徑26毫米,厚l毫米。文字、花紋與一錢五分銀幣相同,但邊廓各有32個浮星。⑧五分銀幣,重2克,直徑22毫米,厚0.85毫米。文字、花紋與前兩種相同。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新造的一錢銀幣除邊廓印有“五十九年”字樣和邊廓有28個浮星外,與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所鑄一錢銀幣相同。乾隆六十年(1795年),一錢銀幣鑄有大版和小版兩種規格,大版除邊廓印有“六十年”外,與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一錢五分銀幣同樣大小,小版與原一錢銀幣同樣大小,兩種版面重量均為3.8克。大約是乾隆帝退位消息遲到的原因,還鑄有“六十一年”字樣的一錢大版“乾隆寶藏”銀幣。 [1] 
參考資料
  • 1.    丹珠昂奔、周潤年、莫福山、李雙劍主編,藏族大辭典,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年02月第1版,第5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