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乾燥綜合徵

鎖定
乾燥綜合徵是一種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以淚腺唾液腺分泌減少為主要特徵。該疾病的產生與感染、內分泌、遺傳等多因素有關係,但其確切病因尚未明確。乾燥綜合徵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其中原發性乾燥綜合徵指患者未患有其他可能引發SS的結締組織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繼發性乾燥綜合徵則是以這類疾病為基礎發展的SS。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且普遍好發於40~50歲的人羣。
乾燥綜合徵的臨牀症狀多樣化,以淚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體功能的損傷為主。其主要症狀包括口、眼、鼻、硬齶、氣管及其分支、消化道、陰道等多處黏膜分泌減少,可引起相應的局部症狀。
乾燥綜合徵目前尚無根治方法,治療方式主要為替代和對症治療,以緩解患者症狀,延緩疾病進展,防止因長期口眼乾燥造成的局部損傷,造成的系統損害。乾燥綜合徵可引發多種併發症,包括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酸中毒肺間質纖維化、神經系統損傷等。雖然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但若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出現上述嚴重內臟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中醫病名
乾燥綜合徵
外文名
Sjögren’s syndrome
就診科室
風濕免疫科、眼科、口腔科
多發羣體
40~50歲的人羣,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
常見發病部位
淚腺和唾液腺
常見病因
感染、內分泌、遺傳背景等都可能與乾燥綜合徵的發生發展有關
常見症狀
口腔、眼、鼻、硬齶、氣管及其分支、消化道、陰道黏膜分泌減少
是否遺傳
是,有明顯的家族聚集傾向
相關藥物
糖皮質激素,抗瘧藥羥氯喹,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環孢素環磷酰胺黴酚酸酯免疫球蛋白,抗CD20和抗CD22抗體,非甾體類抗炎藥,口服乙酰膽鹼類似物,白介素二

乾燥綜合徵病因

乾燥綜合徵起病隱匿,患者多未發現明顯誘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確,一般認為與感染、內分泌、遺傳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相關。
  • 感染因素:包括EB病毒柯薩奇病毒反轉錄病毒、丙肝病毒以及HIV病毒在內的多種病毒的感染,均可能與該病的發生發展有關;
  • 遺傳背景:該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傾向,考慮該病與遺傳相關,但目前尚未確認易感基因;
  • 免疫因素:一般認為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亂是該病發生和進展的主要基礎。

乾燥綜合徵症狀

該病起病多較隱匿,臨牀表現多樣,患者病情輕重程度差異較大,主要與淚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體功能的損傷有關。

乾燥綜合徵典型症狀

口腔、眼、鼻、硬齶、氣管及其分支、消化道、陰道等多處黏膜分泌減少,可引起相應的局部症狀。
  • 口乾燥症
口乾燥症表現為以下唾液腺病變症狀:
口乾:嚴重者可因口腔黏膜、牙齒及舌發黏而在講話時需頻繁飲水,吃固體食物時必須以水或流食伴隨,有時夜間需起牀飲水等;
“猖獗性”齲齒(rampant caries):口乾燥症的特徵表現之一。一般表現為多個牙齒逐漸變黑,而後小片脱落,最終只有殘根存留;
腮腺炎:間歇性交替性的腮腺腫痛,可累及單側或雙側,可伴發熱。大部分可在10天左右自行消退。腮腺持續性腫大者需警惕惡性淋巴瘤的可能。少數患者有頜下腺腫大,舌下腺腫大較少見;
舌部表現:可出現舌痛、舌面乾裂、舌乳頭萎縮舌面凹凸感消失等症狀;
口腔黏膜出現潰瘍或發生繼發感染。
  • 乾燥性角結膜炎
乾燥性角結膜炎出現眼乾澀、異物感、少淚等症狀,嚴重者痛哭時仍無淚。
部分患者出現眼瞼緣反覆化膿性感染、角膜炎、結膜炎等。
  • 其他淺表部位症狀
乾燥症可造成多淺表部位的外分泌腺體分泌減少,如鼻、硬齶、氣管及其分支、消化道黏膜、陰道黏膜等,引起相應的症狀。

乾燥綜合徵伴隨症狀

乾燥綜合徵患者可出現乏力、低熱等全身症狀,約2/3患者出現外分泌腺體以外的系統損害。
  • 皮膚病變
過敏性紫癜樣皮疹:米粒大小邊界清楚的紅色丘疹,多見於下肢,常分批出現,壓之不褪色,可自行消退,遺留褐色色素沉着。
結節紅斑:較為少見。
雷諾現象:多不嚴重,不引起指端潰瘍或組織萎縮。
  • 骨骼肌肉
關節症狀:常表現為關節疼痛,小部分患者出現關節腫脹,但多呈一過性而不嚴重。
肌炎:約5%患者出現。
  • 腎臟損害
腎小管酸中毒:主要累及遠端腎小管,造成I型腎小管酸中毒,引起低血鉀性肌肉麻痹。嚴重者可出現腎鈣化腎結石以及軟骨病。近端腎小管損傷較少見。
尿崩:可表現為多飲、多尿的腎性尿崩。
腎小球受損:小部分患者可出現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甚至腎功能不全表現。
  • 肺損傷
大部分患者呼吸道無明顯症狀,輕度受累可出現乾咳,重者出現氣短。
小部分患者可出現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重度肺動脈高壓提示預後不良。
  • 消化系統
乾燥綜合徵患者可出現萎縮性胃炎、胃酸減少、消化不良等表現,但不具特異性。部分患者可出現肝臟損害或慢性胰腺炎
  • 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較少受累,與血管炎有關,多為周圍神經系統損害,其中,以感覺神經病為多見,患者可出現四肢末端感覺異常,行走障礙或受累區域燒灼感、麻木感等感覺異常。
  • 血液系統
患者可出現輕度貧血白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嚴重可有出血。淋巴結腫大脾大等。
乾燥綜合徵患者的淋巴瘤發生率明顯高於正常人。

乾燥綜合徵就醫

該病起病比較隱匿,缺乏特異性表現,患者多因出現口眼乾燥、皮膚黏膜改變或其他症狀前往相關科室就醫。

乾燥綜合徵就診科室

通常患者多因口乾、眼乾等症狀就診於眼科、口腔科等科室。事實上,乾燥綜合徵診療需要風濕免疫科、眼科、口腔科等多個科室協作完成。

乾燥綜合徵相關檢查

  • 血液學檢查
一般檢查:可呈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及(或)血沉增快表現。
自身抗體:該病可引起多種自身抗體異常升高或陽性。患者可出現抗核抗體滴度升高、抗SSA陽性、抗SSB陽性,還可出現類風濕因子、抗α胞襯蛋白抗體、抗M3抗體等。其中抗SSA及SSB抗體具有重要意義,前者在該病患者中較易檢測到,而後者陽性對該病提示更具有針對性。
免疫球蛋白:絕大多數患者存在多克隆性高免疫球蛋白血癥,少數患者出現巨球蛋白血癥或單克隆性高免疫球蛋白血癥,此時需警惕淋巴瘤可能。
  • 口腔科檢查
唾液流量測定:指一定時間內受檢者舌下口底非刺激唾液積聚總量(UWS),是評價口乾燥症的一個敏感指標,UWS≤1ml/10min時認為SS陽性。
腮腺造影或核素顯像:乾燥綜合徵患者腮腺攝取和排泄功能常出現異常。
唇腺活檢:唇腺病理顯示灶性淋巴細胞浸潤是目前診斷SS的必備條件之一。
  • 眼科檢查
Schirmer試驗:主要測量淚液流率。患者下眼瞼中外1/3交界處的結膜囊內放置一折疊好的濾紙條,輕輕閉合雙眼,5min後測量濾紙條被淚液浸濕的長度,結果小於5mm/5min提示乾燥性角結膜炎。
淚膜破碎時間(BUT):囑患者不眨眼,觀察測定其淚膜破碎的時間。乾燥綜合徵陽性標準為BUT≤10秒。
角結膜染色:眼表染色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時可提示乾燥綜合徵的診斷。
  • 其他檢查
超聲、CT、MRI等影像學檢查可對唾液腺形態及功能進行評估。

乾燥綜合徵鑑別診斷

該病起病緩慢,表現多樣,需與以下多種疾病相鑑別:
  •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SLE好發於育齡女性,病情多緩解與復發交替出現,鼻樑和雙顴部可見特徵性蝶形紅斑,常伴關節痛,此病可逐漸累及全身各器官系統。而乾燥綜合徵患者多為中老年女性,發熱尤其是高熱者少見,可有皮膚黏膜改變,但無顴部皮疹,而有口眼乾燥等症狀。
  • 類風濕關節炎(RA):乾燥綜合徵關節症狀不典型,而RA可出現明顯典型的關節破壞、畸形和功能受限。
  • 非自身免疫的口乾: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內分泌疾病引起的腺體分泌功能異常。
  • 其他:肺纖維化腎小管酸中毒過敏性紫癜IgG4相關性疾病尿崩症、丙型肝炎等多種疾病,可通過口眼乾燥等典型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鑑別。

乾燥綜合徵治療

該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主要為替代和對症治療。
理想治療結果是抑制甚至終止患者體內的異常免疫反應。治療目標是緩解患者症狀,延緩疾病進展,防止因長期口眼乾燥造成的局部損傷,防治系統損害。

乾燥綜合徵一般治療

患者應做好日常護理,注意保濕,避免感染;可以使用人工淚液、唾液等各種人工替代品減輕口眼乾燥等局部症狀。

乾燥綜合徵藥物治療

  • 糖皮質激素
出現如關節炎、腎小球腎炎、肺間質性病變、血細胞減少尤其是血小板減少等腺體外表現的患者,需適量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
  • 抗瘧藥
羥氯喹可降低該病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適用於出現關節疼痛、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時。主要不良反應為視網膜黃斑病變、神經系統損害等,發現相關症狀時需及時就醫。
  • 免疫抑制劑
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環孢素環磷酰胺黴酚酸酯等。其中環磷酰胺最為常用,主要適用於合併嚴重臟器損害的患者,通常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應用。
  • 免疫球蛋白
病變累及神經系統或出現血小板減少者,可靜脈大劑量應用免疫球蛋白(IVIG),連用3~5天,必要時重複使用。
  • 生物製劑
越來越多臨牀數據表明,使用抗CD20和抗CD22抗體進行B細胞清除治療,對SS病情改善有一定作用,如利妥昔單抗
  • 非甾體類抗炎藥
非甾體類抗炎藥用以減輕肌肉、關節症狀。
  • 其他
口服乙酰膽鹼類似物,如毛果芸香鹼西維美林等,刺激唾液腺和淚腺功能,但對於外分泌腺損傷嚴重者效果不理想。
出現低血鉀性週期性麻痹者需靜脈補鉀,必要時需終身口服補鉀以預防低血鉀。
合併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患者可用熊去氧膽酸治療。
近年來低劑量白介素二用於治療SS,對於部分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乾燥綜合徵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中主要講究辨證論治,根據症狀學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症狀:口鼻乾燥,乾咳無痰或痰少粘稠,難以咯出,常伴有發熱頭痛、關節疼痛、周身不爽、大便乾結等,舌質紅苔薄黃而幹,脈細數。
治則:清熱潤燥,宣肺布津。
症狀:口燥咽乾、頻頻飲水,口角乾裂,或伴反覆腮腺腫痛、或發作性口腔潰瘍。兩眼乾澀無淚,皮膚皴裂、粗糙脱屑,毛髮枯槁不榮,肌肉瘦削,手足心熱,心煩失眠,大便燥結,婦女陰道乾澀,舌紅絳,苔乾燥少津或乾裂無苔,脈細數。
治則:養陰生津,潤燥清熱。
症狀:口眼乾燥、唇乾皴揭、進幹食困難,關節痠痛,頭暈低熱,神疲乏力,胃脘不適,納差便溏,肢端欠温,易患外感,舌淡胖,舌尖紅,舌邊有齒痕,少苔,脈虛細無力。
治則:益氣養陰,潤燥生津。
  • 陽虛津凝證
症狀:口眼乾燥,體倦神疲,少氣懶言,手足畏冷,心悸水腫,腰膝痠軟,尿清便溏,關節腫痛不温,舌質淡嫩,舌體胖大有齒痕,脈遲緩無力。
治則:温陽益陰,益氣布津。
  • 氣血瘀阻證
症狀:口咽乾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眼乾澀少淚,關節屈伸不利,肢體刺痛或麻木不温,肌膚甲錯,皮下結節或紅斑觸痛,皮膚紫癜,腮腺腫大發硬日久不消肝脾腫大,婦女兼見月經量少或閉經,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苔少或無苔,舌下絡脈瘀曲,脈細澀。
治則:活血化瘀,養陰生津。

乾燥綜合徵預後

該病預後一般良好,恰當治療後患者病情多可緩解,但停止治療可出現復發情況,若治療不及時,甚至可危及生命。
若出現進行性肺纖維化、腎小球受損伴腎功能不全、淋巴瘤等嚴重內臟損害,預後較差。
併發症
隨病情進展,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內臟損害,如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酸中毒肺間質纖維化肺動脈高壓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神經系統損害等。
參考來源: [1-7] 
參考資料
  • 1.    王辰,王建安.內科學第3版[M].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5:1215-1219.
  • 2.    《乾燥綜合徵診斷及治療指南(2010年版)》編寫組.乾燥綜合徵診斷及治療指南(2010年版)[J].中華風濕學會雜誌.2010;14(11):766-768.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計生委辦公廳.乾燥綜合徵臨牀路徑(2016年版)
  • 4.    黃麗玉,郭陽.原發性乾燥綜合徵合併神經系統病變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2019,19(01):54-59.
  • 5.    鄧雪蓉,張卓莉.乾燥綜合徵的血液系統表現及治療[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7,37(06):492-495.
  • 6.    張順華,卞愛玲,趙巖,張奉春,董怡, 角膜結膜染色評分新方法在原發性乾燥綜合徵的應用.《中華臨牀免疫和變態反應雜誌》2013年2期
  • 7.    張志願.口腔科學.第9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