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乾啼濕哭

鎖定
乾啼濕哭,漢語成語,拼音是gàn tí shī kū,意思是哭哭啼啼,出自《北齊書·尉景傳》。
中文名
乾啼濕哭
外文名
weep and sob
拼    音
gàn tí shī kū
近義詞
哭哭啼啼 [1] 
反義詞
喜笑顏開
解    釋
哭哭啼啼
出    處
北齊書·尉景傳》
注    音
ㄍㄢˋ ㄊㄧˊ ㄕㄧ ㄎㄨ

乾啼濕哭成語出處

北齊書·尉景傳》:“景曰:‘小兒慣去,放使作心腹,何須乾啼濕哭不聽打耶!’” [2] 

乾啼濕哭成語解釋

乾啼:沒有眼淚地啼哭。濕哭:有眼淚地啼哭。無淚和有淚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現的各種表情。亦作“濕哭乾啼”。 [2] 

乾啼濕哭成語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哭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