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乳腺脂肪壞死

鎖定
乳腺脂肪壞死是一種非化膿性炎性病變,是外傷後引起的無菌性脂肪壞死性炎症。本病是乳腺的良性改變,較少見。女性乳腺內富含脂肪組織,特別是青春期以及中、老年婦女的乳腺內脂肪含量更高,而且乳腺位於胸前壁易於受傷,故乳腺的外傷性脂肪壞死亦是比較常見的疾病。因本病與外傷有直接關係,故又稱乳腺外傷性脂肪壞死。
中醫病名
乳腺脂肪壞死
就診科室
乳腺外科
常見病因
外傷或化膿性感染導致
常見症狀
乳腺腫塊、壓痛等
傳染性

乳腺脂肪壞死病因

1.外傷,特別是鈍挫傷,如桌緣、台角、樹枝的撞擊,可使乳腺脂肪組織直接受到擠壓而壞死。
2.乳腺的化膿性感染,如乳腺外科手術、腫瘤出血壞死以及乳管擴張症等,均可引起乳腺脂肪壞死。

乳腺脂肪壞死臨牀表現

1.多發生於40歲以上,乳房下垂、體型肥胖、皮下脂肪厚的中年女性。
2.乳腺可觸及腫塊,腫塊多較小,質硬,但較固定,局部皮膚變平。腫塊呈球形結節,可位於任何區域,但以乳暈區較多,並較淺表,有壓痛。
3.有時會出現局部靜脈怒張,外傷引起的脂肪壞死可伴有血腫。患處表面皮膚呈紅腫、瘀斑。深位脂肪壞死病灶可引起皮膚凹陷和乳頭內陷。
4.病變晚期纖維化後可產生收縮性改變,表現為類似的“牽曳徵”。
5.在脂肪壞死腫塊存在時,可伴患側腋下淋巴結腫大,質較硬。隨病情的緩解和壞死病灶的纖維化,腫大淋巴結亦消失。偶爾脂肪壞死會併發感染,出現急性乳腺炎的表現。

乳腺脂肪壞死檢查

1.B超檢查
B超檢查對液化的病灶和囊腫有意義,所以一旦考慮是脂肪壞死可首選B超診斷。脂肪壞死液化可呈現低迴聲或無回聲區,難以確定其邊界,伴或不伴聲影。
2.細針穿刺檢查
病灶中可抽出黃色油亮液體,但確診尚需對穿刺物行塗片檢查。
3. x線檢查
特徵性表現如侷限性的囊性區和典型的多樣性鈣化,可診斷為脂肪鈣化,病理切片有助於確診。
4. 磁共振成像(MRI)
如患者不願接受穿刺檢查,磁共振成像可幫助診斷。

乳腺脂肪壞死診斷

根據患者有明顯外傷史,乳腺表面皮膚有瘀斑或呈暗紅色、乳腺內腫塊等臨牀表現,結合乳腺檢查可明確診斷。

乳腺脂肪壞死治療

1.傷後早期腫塊可給予熱敷,用消腫止痛的中藥外敷,內服活血化瘀類中成藥,有望使其吸收消散。
2.本病早期不予以任何治療,一部分病例也可自行癒合,故早期病例可先行觀察,不做特殊處理。
3.已明確診斷為乳腺脂肪壞死,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最好手術切除腫塊,術中切忌粗暴,止血應徹底,一般均可治癒。
4.腫塊逐漸變硬或增大者,手術切除可達到根治的目的。
5.乳腺脂肪壞死類似膿腫的患者,可將其切開引流,清除壞死的脂肪組織,放置引流條不縫合切口,待引流乾淨後拔除引流條,大都能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