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乳腺癌多學科綜合診療病例集

鎖定
《乳腺癌多學科綜合診療病例集》是一本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1-2] 
中文名
乳腺癌多學科綜合診療病例集
作    者
黃建,王曉稼,王林波
出版時間
2021年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8214520
類    別
外科學理論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鎖線膠訂

乳腺癌多學科綜合診療病例集內容簡介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的數據,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達226萬例,成為發病率的惡性腫瘤。作為一種全身性疾病,乳腺癌的診療模式需由不同學科的專家共同制定和全程協作與管理,乳腺癌多學科綜合治療(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也應運而生。乳腺癌MDT模式不僅可以為患者提供更規範、精準、一致、連貫、便捷和個性化的醫療服務,而且可以創建溝通交流、資源共享、臨牀思維、專科建設的有益平台,有助於全面推進乳腺癌規範化、個體化診療,及專科化人才與團隊的培育。因此,提高從業者尤其基層醫院醫務人員、青年醫師、醫學研究生對MDT的認識和實踐能力,已成為廣泛的共識。
浙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充分應用信息化技術,搭建遠程網絡平台,組建MDT團隊,於2014年4月在全國率先啓動了“浙江省乳腺癌多學科綜合診療網絡支持平台項目”,經過近7年的堅持和努力,已形成示範和品牌效應。MDT團隊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循證醫學為出發點,以解決臨牀疑難問題為目標。
本書對其中具代表意義的典型病例進行彙編梳理,對相關病例的病理學與影像學資料進行查閲核對,病例包括早期乳腺癌、局部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及特殊類型乳腺癌等方面;同時還對全部病例問題討論點進行多層次、多維度提煉和剖析,對診療經過、治療方案的制定進行反覆討論並詳細闡述,並由資深專家結合乳腺腫瘤領域診療指南、共識及進展進行專家點評與經驗分享,旨在進一步推廣和整體提升全省乳腺癌規範化、個體化診療水平。本書特別面向專科醫生,尤其面向基層醫生、青年醫生和醫學研究生等,為他們提供解決臨牀實際問題的參考工具。 [2] 

乳腺癌多學科綜合診療病例集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早期乳腺癌
病例1 HER2陽性乳腺癌的新輔助治療
病例2 三陰性乳腺癌的新輔助治療
病例3 老年三陰性乳腺癌的診治
病例4 年輕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
病例5 年輕乳腺癌術後生育問題
病例6 雙側乳腺原位癌的治療
病例7 副乳腺癌的診斷和治療
病例8 局部進展期乳腺癌的綜合治療
病例9 妊娠中期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處理
病例10 局部晚期年輕乳腺癌的綜合治療
第二部分 局部復發/晚期乳腺癌
病例11 雙側乳腺癌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
病例12 HER2陽性乳腺癌術後復發伴腦轉移的治療
病例13 三陰性晚期乳腺癌腦轉移的治療
病例14 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術後胸壁復發
病例15 Luminal B型晚期乳腺癌的治療
病例16 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綜合治療
病例17 妊娠期晚期乳腺癌的處理
病例18 哺乳期HER2陽性乳腺癌腦轉移的治療
病例19 乳腺癌術後乳房再造的選擇及局部復發的處理
病例20 異時性雙側乳腺癌的鑑別診斷
病例21 炎性乳腺癌(IBC)綜合治療後局部復發
第三部分 特殊類型乳腺癌
病例22 乳腺導管內原位癌的治療
病例23 乳腺癌保留乳頭乳暈的乳房切除術(NsM)術後復發
病例24 乳腺微浸潤性癌的治療
病例25 乳腺小葉原位癌的病理分析
病例26 乳腺浸潤性小葉癌的病理分析
病例27 乳腺浸潤性小管癌的治療
病例28 乳腺惡性葉狀腫瘤的治療
病例29 乳腺神經內分泌癌的治療
病例30 乳腺黏液腺癌的治療
病例31 非典型瀰漫鈣化乳腺癌的診治
病例32 乳腺分泌性癌的治療 [3] 

乳腺癌多學科綜合診療病例集作者簡介

名譽主編:鄭 樹 吳金民 吳 揚
主 編:黃 建 王曉稼 王林波
副主編(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飛麟 傅佩芬 劉 堅 龍景培 孟旭莉
邱福銘 王甌晨 謝小紅 楊紅健 趙文和
主編簡介
黃建,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浙大求是特聘醫師。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抗癌協會和CSCO乳腺癌專委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委會主委,中華醫學會循證醫學分會常委兼浙江省主委,中國免疫學會委員會理事,浙江省免疫學會副理事長兼臨牀免疫委員會主委,浙江省腫瘤微環境及免疫治療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省腫瘤免疫診治新技術創新國際合作基地主任。長期從事乳腺癌及其轉移性腫瘤早期診斷與鑑別診斷、外科手術及術後個體化綜合治療等臨牀和科研工作。牽頭浙江省乳腺癌篩查項目,探索適合國人特點的篩查模式;結合形態與功能成像技術開展乳腺癌早診及療效評估,創建乳腺癌分子影像組學聯合AI智能化分析診斷與篩查平台;率先開展基於乳腺Marker的精準外科技術,開展乳腺癌精準保乳、適形重建新技術;構建乳腺癌治療藥物快速篩選臨牀轉化科創平台,主持參與20餘項國際國內多中心I-IV期臨牀試驗。在Immunity、Oncoimmunology、Theranotics、Cancer Letters、Clinical Breast Cancer、中華醫學雜誌等國內外知名雜誌上發表相關論文100多篇,主持承擔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與國際合作項目、浙江省重大科研計劃等50餘項,榮獲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等10餘項獎勵。
王曉稼,腫瘤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二級崗)。現任黨委委員兼院長助理與乳腺內科主任等職。從事腫瘤內科工作30餘年,擅長多學科綜合診治分析與判定,特別是乳腺癌等內分泌相關腫瘤基礎與臨牀研究,參與國內絕大部分乳腺癌等指南制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學者,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對象。所帶領的乳腺腫瘤內科為國家衞計委抗腫瘤藥物合理用藥專家組成員兼乳腺癌合理用藥規範培訓基地。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自然基金等20餘項,獲得浙江省醫藥衞生創新獎二等獎及三等獎各一項。發表論文130餘篇,SCI 60餘篇,主編(副主編)著作6冊。
王林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承擔多項及省部級課題,包括國家自然基金項目,973項目子課題,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課題等,以主要完成人獲得多項省部級獎項。以和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近60餘篇,他引超過1200次。擅長腫瘤外科常見病和疑難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以乳腺,胃腸道,甲狀腺等腫瘤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為特色。中國抗癌協會中西醫整合腫瘤專業委員會 常委、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第六屆專業委員會 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第六屆乳腺癌專業委員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學會腫瘤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第四、五、六屆理事會理事、浙江省腫瘤診治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指導專家委員會 委員,國際胃癌協會會員。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浙江省/山東省/湖南省/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審專家。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