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乳果糖口服溶液

鎖定
乳果糖口服溶液,適應症為- 慢性或習慣性便秘:調節結腸的生理節律。- 肝性腦病(PSE):用於治療和預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狀態。
藥品名稱
乳果糖口服溶液
藥品類型
OTC甲類雙跨、醫保工傷用藥
用途分類
其他肝病輔助治療用藥

乳果糖口服溶液成份

化學名稱:4-O-β-D-吡喃半乳糖基-D-果糖。
  化學結構式:

  分子式:C12H22O11
  分子量:342.30
  每100ml杜密克® 口服溶液含乳果糖67克,半乳糖:≤10克,乳糖:≤6克。

乳果糖口服溶液性狀

本品為無色至淡棕黃色澄明黏稠液體,微顯乳光。

乳果糖口服溶液作用類別

本品為緩瀉藥類非處方藥藥品。

乳果糖口服溶液適應症

- 慢性或習慣性便秘:調節結腸的生理節律。
  - 肝性腦病(PSE):用於治療和預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狀態。

乳果糖口服溶液規格

(1)15ml:10g(以乳果糖計)。
  (2)200ml:133.4g(以乳果糖計)。

乳果糖口服溶液用法用量

每日劑量可根據個人需要進行調節,下述劑量供參考:
  1、便秘或臨牀需要保持軟便的情況
  年齡 起始劑量 維持劑量
  成人 每日30ml 每日10-25ml
  7-14歲兒童 每日15ml 每日10-15ml
  1-6歲兒童 每日5-10ml 每日5-10ml
  嬰兒 每日5ml 每日5ml
  治療幾天後,可根據患者情況酌情減劑量。本品宜在早餐時一次服用。根據乳果糖的作用機制,一至兩天可取得臨牀效果。如兩天後仍未有明顯效果,可考慮加量。
  2、肝昏迷及昏迷前期
  起始劑量:30-50毫升,一日三次。
  維持劑量:應調至每日最多2-3次軟便,大便pH5.0-5.5。

乳果糖口服溶液不良反應

治療初始幾天可能會有腹脹,通常繼續治療即可消失,當劑量高於推薦治療劑量時,可能會出現腹痛和腹瀉,此時應減少使用劑量。如果長期大劑量服用(通常僅見於PSE的治療),患者可能會因腹瀉出現電解質紊亂。

乳果糖口服溶液禁忌

- 半乳糖血症
  - 腸梗阻,急腹痛及與其他導瀉劑同時使用。
  - 對乳果糖及其組分過敏者。

乳果糖口服溶液注意事項

如果在治療二、三天後,便秘症狀無改善或反覆出現,請諮詢醫生。
  本品如用於乳糖酶缺乏症患者,需注意本品中乳糖的含量。本品在便秘治療劑量下,不會對糖尿病患者帶來任何問題。本品用於治療肝昏迷或昏迷前期的劑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應慎用。
  本品在治療劑量下對駕駛和機械操作無影響。

乳果糖口服溶液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推薦劑量的本品可用於妊娠期和哺乳期。

乳果糖口服溶液兒童用藥

請參見【用法用量】。

乳果糖口服溶液老年用藥

尚無針對性資料。市場應用未顯示任何有關老年人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問題。

乳果糖口服溶液藥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確。
  【配伍禁忌】
  本品可導致結腸pH值下降,故可能引致結腸pH值依賴性藥物的失活(如5-ASA)。

乳果糖口服溶液藥物過量

若劑量過高,可能出現腹痛或腹瀉,停藥即可。

乳果糖口服溶液藥理作用

乳果糖在結腸中被消化道菌叢轉化成低分子量有機酸,導致腸道內pH值下降,並通過保留水分,增加糞便體積。上述作用刺激結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緩解便秘,同時恢復結腸的生理節律。
  在肝性腦病(PSE)、肝昏迷和昏迷前期,上述作用促進腸道嗜酸菌(如乳酸桿菌)的生長,抑制蛋白分解菌,使氨轉變為離子狀態;通過降低接觸pH值,發揮滲透效應,並改善細菌氨代謝,從而發揮導瀉作用。

乳果糖口服溶液藥代動力學

乳果糖口服後幾乎不被吸收,以原型到達結腸,繼而被腸道菌羣分解代謝。在25-50克(40-75毫升)劑量下,可完全代謝;超過該劑量時,則部分以原型排出。

乳果糖口服溶液貯藏

避光,10℃-25℃保存。

乳果糖口服溶液包裝

200ml規格:高密度聚乙烯瓶裝。
  15ml規格:聚乙烯鋁袋裝。

乳果糖口服溶液有效期

三十六個月

乳果糖口服溶液執行標準

進口藥品註冊標準JX20020289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