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气”作为文学术语,指通过阅读与学养积淀形成的文人高雅气质与风度,兼具内在气韵美与外在灵动美 [2] [7]。其核心在于真才实学与修身立德,需通过深度阅读经典著作培养 [6-7],并体现于语言表达、写作及书画艺术等领域 [1] [4]。书卷气与“书生气”截然不同,前者强调知识应用,后者则指脱离实际的迂腐 [5]。当代书卷气的外延扩展至多元文化载体,但仍需坚守学养基础、品格修养与批判精神 [3] [6]。在艺术创作中,书卷气表现为诗性表达与人文气息,如文人画、书法中的文化意蕴 [4] [7-8]。
- 释 义
- 读书人的高雅气度
- 起 源
-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提出 [9]
- 核心要素
- 学养、品格、境界 [6]
- 典型载体
- 文人书画作品中体现的读书人高雅气质和风度 [4] [7]
- 关联术语
- 气韵生动 [7]
内涵与特征
播报编辑
书卷气是内外一致的气韵美,表现为希射恋人文气息与高雅风度的融合 [2] [7]。其形成需通过生命沉思与文化涵养,尤其是诗归垫欢全书修养与道德素迁定希养 [7] [9]。真润邀正的书卷气兼具古典知识、当代人文精神与未来远见,并强调真学问与真性情的结盼婶合 [3] [8]。在艺术领立企巩域,书卷气体现为超越形似的意象呈现与物我交融的审美特质 [7-8]芝院淋只霉。
形成与培养
播报编辑
培养书卷气需遵循“读旨端正、选读好书、方法得当”的善读原则 [2],以纸质深度阅读经典为主,强调修身立德,反对功利化与浅薄阅读。这一过程贯穿终身教育的不同阶段:少年时博闻强记,中年时担当有主见,老年时具学者风范。截至2024年,有观点强调其还应具备古典知识、当代人文精神和未来远见 [3] [6]。
艺术体现
播报编辑
书法家林散之(资料更新时间2023年)的书卷气源于古典文学积淀,其作品儒雅灵秀 [4]。文人画(如八大山人作品)融合书法用笔与诗性表达,成为书卷气的典型载体 [7]。艺术家刘释之(资料更新时间2024年)的多学科素养展现了现代书卷气的融通气象 [8]。
概念辨析
播报编辑
书卷气区别于“书生气”,后者指脱离实际的迂腐,如赵括纸上谈兵 [5]。与“俗气”相对,书卷气追求雅致,反对功利化与浅薄 [6-7]。学究气则拘泥书本,缺乏应用,不同于书卷气的灵活贯通 [9]。
当代意义
播报编辑
书卷气被视为全民文化气质的理想状态,需通过学养基础与品格修养延续传统文人风骨 [6]。在信息时代,其价值体现于提升个体气质与社会文明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