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乞粒舞

鎖定
乞粒舞是朝鮮族羣眾十分喜愛的民間舞蹈,集朝鮮族民間舞蹈"雙層舞"和"乞粒"活動中的舞蹈精華於一體, 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和風格。該舞蹈在"七五"期間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收錄,經國家民委、文化部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專家認定,全國僅傳承於本溪。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桓仁滿族自治縣文化旅遊發展服務中心(桓仁滿族自治縣文物管理局)(桓仁滿族自治縣民俗博物館)(桓仁滿族自治縣玉女山博物館)(桓仁滿族自治縣文化館)榮獲“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中文名
乞粒舞
類    別
民間舞蹈
地    區
本溪

乞粒舞藝術性質

乞粒舞 乞粒舞
流傳於遼寧本溪市桓仁縣的朝鮮族乞粒舞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祈求農業豐收的民俗活動,原是農樂舞的一種,隨着時代發展,逐漸形成融自娛性和表演性為一體的舞蹈。

乞粒舞歷史溯源

傳承
本溪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傳承於本溪東部桓仁縣的橫道川和六道河地區。境內山巒起伏,森林茂密,交通閉塞,獨特的地理區域環境構成了乞粒舞獨特的民俗民間文化生態和傳承的特殊環境。作為朝鮮族民族民間舞蹈的起源,有證可考,最早記錄本溪及周邊地區民族民間舞蹈的可上溯到漢代。在桓仁及周邊歷代貴族官宦的墓葬中,出土了約5世紀前後的多種壁畫,形象的描繪了當時的舞蹈情況。
“雙層舞”
"雙層舞"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的產生同朝鮮族羣眾喜歡的"拔河"活動有着密切的聯繫。"拔河"的日子,定於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從籌備到結束,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拔河"活動,大體上為三個階段:集資階段、制繩階段和比賽階段。在比賽階段,由於前來參賽的人和圍觀者太多,"啦啦隊"的歌和舞,一時難以發揮作用。於是,就讓七八歲的孩子,站在大人的肩膀上,連唱帶舞。拔河結束後,勝利者抬着獎品--巨索,讓站在肩上的孩子們高歌狂舞,通宵達旦。後來人們給這種表演形式,起了個形象的名字,就是今天所説的"雙層舞"。
“乞粒舞”的起源形式
"乞粒"活動就是乞求米粒的活動。在貨幣還沒產生的時候,朝鮮族羣眾以米代替貨幣,進行商品交換。 "乞粒舞"的起源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朝鮮族聚居區域裏,每當要辦一件大事或搞一次大型活動,就要由村裏有地位的頭面人物牽頭,組織能歌善舞的人,穿上鮮豔的民族服裝,擊鼓奏樂,到富户人家或商號、店鋪的門前表演,請他們出來資助;另一種則是為了建造、修繕廟宇,廟裏和尚手裏拿着銅鈸,邊敲邊念着經文,到各家各户化緣。乞粒舞的指揮者,手中也是拿鈸而舞。

乞粒舞藝術特色

乞粒舞表演形式

乞粒舞是自娛性民間舞蹈。它不僅吸收了拔河比賽時"雙層舞"之精華,而且也把"乞粒"活動中的歌舞部分融於其中,從而形成獨特的表演形式。乞粒舞有着相對穩定的傳統程式,但又不完全受傳統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據現場情緒起舞,整個舞蹈具有很強的即興性。當表演者情緒高漲時,大家各顯神通,男性晃動象帽,使頂端長纓飛旋,劃出美麗的弧線;姑娘邊敲擊長鼓邊快速旋轉,以形體的動感和美感傳情達意;老年的扮演者不僅注重舞之韻味,而且注重姿態,動作變化繁多,能通過即興表演將心底的歡悦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乞粒舞參與人員多,影響廣泛,是朝鮮族農民羣體舞蹈的典型代表。

乞粒舞乞粒舞的表演

每逢佳節喜慶之時,參加表演的人數眾多,場面宏大,這就需要有人出來主持、引導舞隊進入表演場地。從舞隊入場至走出各種隊形變化,直到舞之盡興,表演程式相對穩定。在"做周"、"回甲節"、"回婚節"等朝鮮族活動時,因受表演場所及參加人員的侷限,就沒有入場、走隊形的必要。因此,表演程式相對發生變化。因地制宜,因情而變,形成了乞粒舞表演形式的主要特點。
乞粒舞的表演(以節日表演為例),需要在寬敞的場地進行,男女老幼皆可參加。每次表演,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但長鼓手、圓鼓手必不可缺。場面熱烈,陣容強大。
入場時,舞隊的前面,是頭戴"相帽"的小夥子和老人,他們不停地搖動着帽子上的彩色長綢。緊跟其後,便是整個舞隊的總指揮,一位在村裏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手中拿着銅鈸,邊走邊擊打着節奏,引導着舞隊出場。依次是兩個圓鼓手和兩個長鼓手及舞隊中的男女青年和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在舞隊最後面,是表演"雙層舞"的男演員。在他們的肩上,站着一個小孩,小孩的手中拿着綵綢(或鮮花),不停地舞動。在"雙層舞"裏,也要有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居於長者應在的顯赫地位。舞隊出場後,逐漸形成了一個大圓圈,圓鼓手、長鼓手、男女青年和老年,依次下到場中,表演自己最拿手的技藝。高潮過後,表演者又會在總指揮的銅鈸聲中,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列隊退出。
乞粒舞主要在朝鮮族的重大節日或大型活動中演出,如作周(一週歲生日)、回甲(六十大壽)、回婚(結婚60週年紀念日)或婚禮、店鋪開張、建造和修繕廟宇時,村裏老人都會牽頭,組織歌舞表演。乞粒舞多通過家族傳承。

乞粒舞傳承價值

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乞粒舞具有久遠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多元文化中的璀璨一脈。同用於祈神的"踩地神"農樂舞和用於自娛的農樂舞相比較,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它具有鮮明的表演性,是供人觀賞的農樂舞形態。其舞蹈形態複雜,動作洗練,技藝高超,因此在朝鮮族舞蹈中享有獨特地位。作為中國舞蹈大家族的一員,體現了朝鮮族民間舞蹈獨特的藝術風貌,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它以其獨特的地域性和廣泛的羣眾性,豐富着中國民族民間的文化藝術,是朝鮮族舞蹈農樂舞獨特的藝術分支。
它集象帽舞、長鼓舞、碟舞、雙層舞等多種舞蹈形式於一體,展現了很高的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傳承。該舞蹈曾在"七五"期間被國家民委、文化部全國藝術科學領導小組編撰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遼寧卷收錄,乞粒舞作為"七五"期間國家重點藝術科學研究項目,經幾代藝術科研人員及傳承人的努力,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進入當代現實生活並日益受到朝鮮族羣眾的喜愛,得到了省和國家的關注。該舞蹈在1989年獲中國第二屆文化藝術節(遼寧省首屆文化節)一等獎;1991年獲中國瀋陽(首屆)國際秧歌節優秀表演獎;1994年10月代表遼寧省晉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5週年慶典;2005年獲遼寧省民族民間舞蹈大賽金獎;2006年被列人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公示名錄。
但是,這種古老藝術由於受到現代文明的猛烈衝擊和老藝人相繼離世的影響,正面臨着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乞粒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乞粒舞傳承情況

乞粒舞是以家族形式傳承的。在桓仁滿族自治縣文化館工作的金明煥是乞粒舞的第四代傳承人。他把兒子金山、侄子金明哲都發展成為乞粒舞的主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