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乞寒舞

鎖定
乞寒舞又名渾脱舞,也有潑寒胡、蘇摩遮之稱。 [1] 
中文名
乞寒舞
別    名
渾脱舞
又    稱
潑寒胡、蘇摩遮
分    類
民俗

目錄

乞寒舞簡介

乞寒舞又名渾脱舞,也有潑寒胡、蘇摩遮之稱。正如《文獻通考·樂考·夷部樂》所説:“乞寒本西國外蕃,其樂大抵以十一月裸露形體,澆灌衢路,鼓舞跳躍而索寒也。”它是從西城傳來的民間風俗裸體舞。此舞在古代曾流行於新疆和康國一帶(即今獨聯體烏孜別克斯坦共和國撒馬爾汗)。
古代西域的生態環境,炎熱乾燥,於每年臘水間,舉行象徵性的乞寒舞,以乞求天氣轉寒,來年風調雨順。舞時人體裸露,男女且歌且舞,相互用水澆潑,或潑灑行人,盡情歡娛,並伴有大鼓、琵琶、五絃、箜篌、笛子多種樂器的演奏。乞寒舞不僅流行北周,而且盛行於文化開放的唐代。《北周書·宣帝紀》説:
“(靜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十二月甲子還宮,御正武殿,集百官及宮人、內外命婦,大列妓樂,又縱胡人乞寒,用水澆潑為戲樂。”北周靜帝宇文衍既然在公元579年曾在宮廷中,親自觀看過乞寒舞,可想而知此舞早已傳到內地。到了唐代,此舞更是風靡一時。《唐會要》和《酉陽雜俎》均有記述。唐代有一個《醉渾脱》的大麴,是渾脱舞的一種,其中《潑寒胡戲》即是乞寒舞的衍化。從公元708年幷州清源縣尉呂元泰請求禁止乞寒舞的上疏中可以瞭解到。當時,在城市、宮廷、王公中,都曾流行過這種風格濃郁的民俗舞(見《唐會要》卷十三);武則天和她的兒子中宗李顯,也曾欣賞過這個舞蹈。

乞寒舞歷史發展

乞寒舞的歷史發展情況來看,本為乞求天氣寒冷而舞,帶有農業社會的色彩,具有種種神奇的遐思,並把巫覡之風雜揉在藝術創造中。而北周卻為了戲樂消遣,唐中宗除戲樂消遣外,還為了宣揚“皇恩浩蕩”。這個意思在張説《蘇摩遮》詩“聞道皇恩遍宇宙,來將歌舞助歡娛”中,表現得最清楚。原詩注説:“潑寒胡戲所歌,其和聲雲億歲樂。”唐玄宗時,右拾遺韓朝宗和中書令張説,先後上書諫議禁止此舞,理由是:“裸體跳足,聖德何觀;揮水投泥,失容斯甚!”脱光衣服亂蹦亂跳,體面人不堪入目,又拿泥水胡潑亂撒,太不成樣子了!用封建衞道土的標準大加殺伐,於是李隆基便在開元六年(公元713年)十月七日正式發佈命令:“敕:臘月乞寒,外蕃所出,浙浸成俗,因循已久,自今以後,無問蕃漢,即宜禁斷”(見《唐會要》43卷)。從此,乞寒舞便在中原大地消失了。但其中《蘇摩遮》的大麴,卻仍在繼續流行。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又將當時流行227個樂曲中的59個少數民族樂曲、外國樂曲全改為漢名,內中將金風調《蘇摩遮》改名為《感皇恩》,沙陀調《蘇摩遮》改名為《萬宇清》,水調《蘇摩遮》保留原名不變(見《唐會要》33卷)。
自從李隆基禁絕此舞后,它在內地便銷聲匿跡了,但在少數民族地區,仍舊流行這種民俗舞。據《宋史高昌傳》説,乞寒舞“樂多琵琶、箜篌,俗好騎射,婦人戴油帽,謂之蘇摩遮。用開元七年曆,以三月九日為寒食,餘二社,冬至亦然;用銀或瑜 [2]  石為筒,貯水激以射,或以水交潑為戲,謂之壓陽去病。”這個舞蹈直到宋代還殘存萬物有靈論的基礎,古人企圖通過巫術來控制現實,自以為潑水激成陰氣,就能“壓陽去病。清代祁韻士在《西陲要略》卷四《額魯特舊俗紀聞》中説:“每歲元旦,四月八日,五月望日,十月廿五日為四大節,禮佛誦經不殺生。春月女子有蹋踘 [2]  之戲,秋月酋長有馬棚之射,夏月親朋有馬漳 [2]  之會,三冬稚孩有潑水之樂。”三冬係指冬季第三個月,即農曆十二月就開始跳潑水舞。又據《宋史高昌傳》記載,在宋代吐魯番地區的維吾爾族,不僅在十二月舉行蘇摩遮節,在寒食(即清明節前一日),二社(即每年立春後第五個戍日為春社,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為秋社),也舉辦蘇摩遮大型舞會。
唐代慧琳在《一切經音義》中説:“蘇摩遮,西戎胡語也,正雲颯摩遮,此戲本出西龜茲國,至今猶有此曲,此國渾脱大面、拔頭之類也。或作獸面,或象鬼神,假作種種面目形狀,或以泥水沾灑行人,或持娟 [2]  索搭勾,捉人為戲。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戲,七日乃停,士俗相傳雲,常以此法攘魔,驅趕羅剎惡鬼啖人民之災也。”慧琳和尚的記述,似乎是《潑寒胡戲》的原狀,帶面具而舞,驅惡壓邪,通過姿態和手勢之類的語言,在自我裝飾和自我表現的活動中,是帶有“交感巫術”痕跡的遊戲活動與祈求驅瘟降福的目的。
參考資料
  • 1.    習俗舞的歷史淵源  .中國百科網.1970-01-01[引用日期2016-07-13]
  • 2.    王嶸著,西域文化的回聲,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04,第213,2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