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乞丐

(屠格涅夫散文詩)

鎖定
《乞丐》,別名《乞食之兄》,是屠格涅夫所作的一首散文詩。
作品名稱
乞丐
作品別名
乞食之兄
作    者
屠格涅夫
文學體裁
散文詩

乞丐內容

我在街上走着……一個乞丐──一個衰弱的老人擋住了我。
紅腫的、含着淚水的眼睛,發青的嘴唇,粗糙、襤褸的衣服,齷齪的傷口……呵,貧困把這個不幸的人,弄成什麼樣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隻紅腫、骯髒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捨。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沒有錢包,沒有表,也沒有一塊手帕……我隨身什麼東西也沒帶。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來的手,無力地擺動着和發着顫。
我惘然無措,惶惑不安,緊緊地握了握這隻骯髒的發抖的手:“請原諒,兄弟!”
乞丐那對紅腫的眼睛凝視着我;他發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緊緊地握了握我變得冷起來的的手指。
“哪兒的話,兄弟!”他嘟噥着説,“這已經是很可感謝的了,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從我的兄弟那兒得到了恩惠。
——屠格涅夫

乞丐翻譯

最初劉半農譯名為“乞食之兄”,後為巴金譯為“乞丐”
1915年,劉半農用文言翻譯了四首屠格涅夫的散文詩。遺憾的是,劉半農不懂俄文,散文詩又無韻,他是據英譯本轉譯的。劉氏把它們當成短篇小説介紹給了中國讀者。
這便是刊在1915年《中華小説界》2卷第7期上的四篇小説,劉氏譯題為《杜瑾訥夫(屠格涅夫不規範的譯名)之名著》,即《乞食之兄》、《地胡吞我之妻》、《可畏哉愚夫》、《嫠婦與菜汁》(後來巴金以散文詩的形式分別把他譯為《乞丐》、《馬霞》、《愚人》、《白菜湯》)。
劉半農十分欣賞這4篇作品,他在“譯者前言”中説:此4篇“均為其晚年手筆”,“措詞立言,均慘痛哀切,使人情不自禁。餘所讀小説,殆以此為觀止,是惡可不譯以餉我國之小説家。” [1] 

乞丐點評鑑賞

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詩,不足400字,卻以生動細膩的文筆,精妙深邃的思想給我們以心靈的震撼。最早在1915年被劉半農以文言翻譯為中文,後又被巴金譯為白話。
這篇美麗的散文詩包含了很多層意思,它寫到了平等、愛心和同情,還寫到了一層別的意思,屠格涅夫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明白,我也從我的兄弟那兒得到了施捨。”為什麼説,施捨者非但沒有給乞丐什麼東西,反而從乞丐那兒得到了施捨?讀者大約都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從乞丐那兒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愛。是的,本來施捨者為沒有東西施捨給乞丐而感到羞愧,但他沒有采用居高臨下的傲慢態度,而是用平等的、誠懇的態度向乞丐表示歉意,這種態度使他與乞丐之間的關係平等了。於是,乞丐也感到了滿足,我們從乞丐的話裏能夠體會出他對真正的愛心和同情的理解與感激。但問題是,接下來,當施捨者聽了乞丐的話以後,竟覺得這是乞丐施捨了他。這裏似乎包含了這樣一層意思:任何施捨都是對等的,任何幫助都是互相的,當施捨者施予他人物質的幫助時,他同時獲得了精神的滿足與回報。這種回報是多樣的,比如被施捨者對你説一聲謝謝,你的心也會感到一陣熱。這就是一種温暖,一種回報。其實人是需要這樣一種精神滿足的。

乞丐作者簡介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即伊萬·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1883),是十九世紀俄國有世界聲譽的“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和“現實主義作家”。俄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詩人和劇作家,早期寫詩(《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年發表《獵人筆記》,揭露農奴主的殘忍,農奴的悲慘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監禁中寫成中篇小説《木木》,對農奴制表示抗議。以後又發表長篇小説《羅亭》(1856年)、《貴族之家》(1859年),中篇小説《阿霞》《多餘人的日記》等,描寫貴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好發議論而缺少鬥爭精神的性格。在長篇小説《前夜》(1860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亞革命者英沙羅夫的形象。後來發表長篇小説《父與子》,刻畫貴族自由主義者同平民知識分子之間的思想衝突。後期長篇小説《煙》(1867年)和《處女地》(1877年),否定貴族反動派和貴族自由主義者,批評不徹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觀情緒。此外還寫有劇本《村居一月》和散文詩《傻瓜》等。屠格涅夫多以寫作中篇和長篇小説為主要,他的創作為俄國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