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龍犛牛

鎖定
九龍犛牛,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九龍犛牛飼養業歷史最早見於《史記》《漢書》等史書 [1]  。九龍犛牛體型高大,胸深體寬,成年公犛牛體重一般390千克,體高122釐米,體斜長152釐米,胸圍192釐米,成年母犛牛體重一般達270千克,體高110釐米,體斜長132釐米胸圍170釐米。九龍犛牛額寬頭較短,額毛叢生捲曲,公、母犛牛均有角,頸粗短,耆甲高聳(尤以公犛牛)。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後軀較短,尻欠寬略斜,臀部豐滿。尾根着生較低,尾短,尾毛叢生成帚狀。四肢結實,前肢直立,後肢彎曲有力。蹄較小,蹄質堅實,蹄叉緊合。前胸、體側裙毛着地。毛色以全身黑褐為多,少有白斑或黑白相間 [2] 
2014年11月18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九龍犛牛”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3] 
中文名
九龍犛牛
產地名稱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
品質特點
四肢結實,前肢直立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第2179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4年11月18日

九龍犛牛產品特點

九龍犛牛品質特性

九龍犛牛體型高大,胸深體寬,成年公犛牛體重一般390千克,體高122釐米,體斜長152釐米,胸圍192釐米,成年母犛牛體重一般達270千克,體高110釐米,體斜長132釐米胸圍170釐米。九龍犛牛額寬頭較短,額毛叢生捲曲,公、母犛牛均有角,頸粗短,耆甲高聳(尤以公犛牛)。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後軀較短,尻欠寬略斜,臀部豐滿。尾根着生較低,尾短,尾毛叢生成帚狀。四肢結實,前肢直立,後肢彎曲有力。蹄較小,蹄質堅實,蹄叉緊合。前胸、體側裙毛着地。毛色以全身黑褐為多,少有白斑或黑白相間 [2] 

九龍犛牛營養價值

九龍犛牛肉因血紅蛋白與肌紅蛋白含量較高、故肉色比黃牛肉及豬肉更紅,大理石紋少而細,熟肉鮮美可口、肉湯香味濃、肉質細嫩 [2] 
九龍犛牛肉營養豐富,蛋白質、氨基酸總量和膽固醇總量都較普通牛肉高。其中蛋白質含量≥19.0%,較普通牛肉高5%左右(普通牛肉蛋白質含量為18.0%左右);氨基酸總量≥18.0%,較普通牛肉高6%左右(普通牛肉氨基酸總量為17.0%左右);膽固醇總量≤70.0毫克/克,較普通牛肉高7%左右(普通牛肉膽固醇總量為65毫克/克左右),脂肪含量≤0.6%,與普通牛肉相當。九龍犛牛肉水份含量高,一般≤77%,普通牛肉水分含量為60%左右。另外九龍犛牛肌肉中含微量元素如磷、鈣、鐵、、銅、和鎂等 [2] 
九龍犛牛 九龍犛牛

九龍犛牛產地環境

九龍犛牛地理情況

九龍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的橫斷山脈大雪山系,境內地勢起伏,北高南低,高差懸殊較大。全縣大體為高山原和高山峽谷兩大地貌區。海拔1600—2400米為山地褐土,海拔2400—3100米為山地淋溶褐土,海拔3100—3500米為山地棕色森林土,海拔3500—4300米為山地灰化土,4300米以上為高山草甸土 [2] 

九龍犛牛水文情況

九龍全縣水能資源豐富,縣境內的河流分屬兩大水系,一是雅礱江水系,主要包括九龍河、鐵廠河、子耳河、三巖龍河及踏卡河等河流。二是大渡河水系,主要包括灣壩河及洪壩河等河流。九龍河全長128千米,由北向南至文家坪注入雅礱江 [2] 

九龍犛牛氣候情況

九龍縣屬大陸季風高原氣候,冬季乾燥寒冷,夏季温涼多雨,年平均氣温8.8℃,極端最高氣温30℃,極端最低氣温-14℃,四季不很分明。年平均降雨量897毫米,集中在7—9月,年日照時數1938小時,初霜期在9月下旬,終霜期在次年5月上旬,年無霜期184天。縣境內年均相對濕度為63%,乾濕交替現象明顯,適合養殖犛牛 [2] 
九龍犛牛 九龍犛牛

九龍犛牛歷史淵源

九龍犛牛飼養業歷史最早見於《史記》《漢書》等史書。1—2世紀的“犛牛國”包含九龍犛牛飼牧區。《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説:“巴蜀亦沃野……西近邛笮,笮馬、旄牛。”《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亦有記述;洪壩、灣壩等地未曾利用的高山草場上所殘留的許多“牛棚”遺蹟,亦足以證明九龍犛牛飼牧業的歷史規模。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全國畜禽品種資源調查中,九龍犛牛被蔡立等老一犛牛專家發掘出來,被中國正式命名為九龍犛牛,納入《中國牛品種志》、《四川省畜禽品種志》,同時被列入《國家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核心區為九龍縣洪壩鄉、灣壩鄉、斜卡鄉。
2008年,九龍縣的九龍犛牛良種繁育場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級資源保種場 [1] 
九龍犛牛 九龍犛牛

九龍犛牛生產情況

2014年,九龍犛牛有5.3萬頭,出欄0.58萬頭,產犛牛肉0.08萬噸 [2] 
九龍犛牛 九龍犛牛

九龍犛牛產品榮譽

2014年11月18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九龍犛牛”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3] 
九龍犛牛 九龍犛牛

九龍犛牛地理標誌

九龍犛牛地域保護範圍

九龍犛牛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九龍縣所轄縣湯古鄉呷爾鎮、斜卡鄉、洪壩鄉、灣壩鄉、三巖龍鄉、上團鄉、八窩龍鄉、乃渠鄉、烏拉溪鄉、魁多鄉、煙袋鄉、子耳鄉、踏卡鄉、朵洛鄉、三埡鄉、俄爾鄉、小金鄉共18個鄉鎮。地理座標為東經101°07′—102°10′,北緯28°19′—29°20′ [4] 

九龍犛牛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要求:九龍犛牛生長於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高山峽谷及高山草甸草地。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35.4%。
2、管理方式:九龍犛牛6月—10月在夏秋草場飼養放牧,11月—次年的5月在冬春草場自由放牧。
3、疫苗和使用:按免疫程序嚴格進行動物疫病免疫,牛羣的免疫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獸用生物製品質量標準》的規定;防疫器械在免疫前後徹底消毒。
4、獸藥和使用: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疾病的獸藥應符合NY/472、《中華人民共和國獸用生物製品質量標準》、《獸藥質量標準》、《獸藥管理條例》的規定。後期使用藥物治療時,應根據所用藥物執行休藥期。發生疾病的種牛在使用藥物治療時,在治療期或達不到休藥期的不應作為食用淘汰牛出售。
5、驅蟲管理:選擇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蟲藥,用毛巾進行犛牛體外驅蟲。
6、生產記錄要求:生產記錄包括犛牛來源、配種、產仔、哺乳、斷奶、增重、疫病防治、出售等,上述資料最少保留三年 [2] 
  • 產品質量安全規範
九龍犛牛肉質量安全應符合《牛肉、羊肉、兔肉衞生標準》(GB2708-94)要求 [2] 

九龍犛牛專用標誌使用

在九龍犛牛劃定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在每頭犛牛胴體的臀部加蓋檢疫檢驗驗訖和等級印戳,字跡應清晰,印色用食品級色素配製。銷售和運輸包裝物應標註九龍犛牛標誌,並標明產品名稱、數量、產地、包裝日期、生產單位、保質期、產品質量、執行標準代號、等級等內容。不符合本標準的產品,其產品名稱不得使用含有“九龍犛牛”(包括連續和斷開)的名稱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