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鼎山

(雲南祥雲縣九鼎山)

鎖定
九鼎山又名“九鼎雲峯”,位於雲南祥雲縣城北10公里原祥城鎮與原象鼻鄉交界處(現象鼻鄉已整體併入祥城鎮)。
九鼎山屬橫斷山系雲嶺餘脈,因山勢險要,山脈有九峯鼎立,故有九鼎山之稱。
中文名
九鼎山
地理位置
雲南祥雲縣祥城鎮城北10公里
又    名
“九鼎雲峯”
九鼎寺
宇初創於明洪武年間

目錄

九鼎山環境

境內的九鼎寺宇初創於明洪武年間,經正德嘉靖兩度維修,清、民國兩代又進行擴建,現寺宇包括土主廟、妙勝閣、華嚴閣、三教閣、彌陀閣、碧霞庵、古佛洞、毗盧閣、玉峯閣、千花台等殿閣。九鼎山海拔3117米,因九峯並峙,也稱九峯山,九峯以形命名,分別為禁足、獅吼、攬霞、招鶴、峨眉、侍仙、中秀、遞雲、經台。洞有碧霞洞、觀音洞、朝陽洞、彌陀洞、隱貌洞、羊毛洞等。九鼎寺前有九鼎山雙塔,塔寺相映構成奇觀妙景。登九鼎山頂,祥雲壩子一覽無餘。每年農曆2月初8為九鼎山“太子會”遊客眾多,歷代遊人不絕,是祥雲著名風景名勝之一。 [1] 

九鼎山風景

乘車行駛在楚大高速公路,在祥雲境內的小官村水庫附近路段,便可看到九鼎山的雄姿。映入眼簾的九鼎山,終年纏繞山峯的雲霧,像一縷縷從山澗溢出的青煙,纏綿不止,山中有云,雲中有山。走近九鼎山,就體會到這裏山勢不凡,峯峯奇險,巖壑崢嶸,山巒疊障,懸崖陡壁,險不可攀。 [2] 
光緒《雲南縣誌》載:“九峯突兀,望之簇如青蓮。”遙望九鼎山,給人一種山中有山、雲駐山峯的感覺,眾多的山峯重疊在一起,從不同的方向望去,九座山峯像鳳鳴、獅吼、攬霞、招鶴、峨嵋、侍仙、中秀、凌霄、飛天。 [2] 

九鼎山文物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淵不在深有龍則靈。”早在唐代,人們就開始在九鼎山興建九鼎寺建築羣,明朝嘉靖年間,僧明寂建有層樓五飛閣,以後又修建有華嚴閣、昆盧閣、智光寺、玉峯庵、望春亭、碧霞庵、龍泉寺、三教閣、妙勝閣等。其中位於九鼎山玉峯寺旁的九鼎寺雙塔,建於明代嘉靖十九年(公元154年),由南、北兩塔組成,相距60米。南塔高9米,分9級,為密檐式實心方形磚塔,有基台塔座,級間用三層方磚出挑成檐,下層方磚呈犬牙狀,3至8級間每面有龕洞一個,內嵌陶製浮雕神像各一具,最上一級南北兩面各鑲一大理石碑,碑上均銘有佛教經典、建塔時間,塔剎為石雕寶珠頂。北塔高7米,為密檐式實心六方形磚塔,共7級。南北塔造型各一,相互呼應。 [2] 
  離開九鼎山古建築羣,再回首,突然發現,九鼎山宛若騰空的巨龍,高入雲端,九座山峯在雲中若隱若現,極為壯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