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邊重鎮

鎖定
九邊,又稱九鎮、明朝九邊,是明朝弘治年間在北部沿長城防線陸續設立的九個軍事重鎮。
1368年明朝建國,設十三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衞所。諸子奪嫡時永樂內徙東勝鎮、大寧鎮。仁宣時期漠南諸衞所逐漸廢除或內遷。從開平衞內遷到嘉靖二十一年,九邊重鎮是指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了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偏頭關(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甘肅鎮九個邊防重鎮,嘉靖二十一年,《皇明九邊考》稱其為“九邊重鎮”。
嘉靖二十一後隨着防務加重,明朝又在九邊母體上析置眾多新鎮。九邊重鎮是明朝同蒙古殘餘勢力防禦作戰的重要戰線。 [1] 
中文名
九鎮
別    名
九邊
九塞
九鎮
設立時期
明朝弘治年間
地    區
明長城沿線
防禦對象
韃靼、瓦剌、女真等遊牧民族
防禦範圍
東至鴨綠江,西至嘉峪關
性    質
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文化分界點

九邊重鎮九邊簡介

明朝建國,設十三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衞所,以山河固險。對此明朝統治者頗為自詡,宣稱“我國家驅逐胡元,混一寰宇,東至遼海,西至酒泉,延袤萬里。中間漁陽上谷、雲中、朔、代,以至上郡北地靈武皋蘭、河西,山川聯絡,列鎮屯兵,帶甲四十萬,據大險以制諸夷,全盛極矣”。
這一段話中雖全用秦漢舊名,但洪武朝衞所的全貌勾畫得還是比較清楚。明朝人士把新的衞所描述為“於是設東勝城於三降城之東,與三降城(四守禦處)並。東聯開平、獨石、大寧、開元(安東衞);西聯賀蘭山(寧夏衞)、甘肅北山威虜衞、白城子守禦千户所、威遠守禦千户所、亦集乃舊城),通為一邊。地勢直,則近而易守”,“圖本一本,到家與你王看,只依着我這圖本,自東勝以西至寧夏、河西、察罕腦兒,東勝以東至大同,又東至宣府,又東至開平,又東南至大寧,又東至遼東,又東至鴨綠 ,北去不拘幾千裏。”
其中東勝衞非常重要,被認為是“大虜之警,守在東勝”。明朝人士對東勝極為重視,除了增置軍衞,擴建城垣,調軍戍守屯田外,更向東勝守軍配備了火器,明朝人士評論其優點:
洪武:“諭若能依訓,機無暇時,雖不能勝彼,彼亦不能害我。”;
丘浚“洪武、永樂之盛,所守不過數處,然皆據其總會扼其要害人聚而力全。而彼之來,有以待之,得以全力而制勝也。”;
魏煥:“東西延巨,指臂相依,稱全盛矣。故合邊卒之數不過四十萬,較之宋人備西夏一路猶七十萬者,蓋徙倍也。”
明軍邏戎着“北去不拘幾千裏”的遼闊疆域。朱元璋效仿元朝“朔方鐵騎紛如蟻”,“西北廣莫無一城,控弦百萬長橫行。”欲利用漠南養出肥美的牛羊及戰馬。
為此朱元璋推動北部衞所遊牧化,漠南民眾除糧產區不許放牧,漠南荒閒平地及山場,“聽其牧放樵採”。諸王敢有稱説是“自己草場山場者,其論非輕”,並叮嚀要長遠的牧養,軍户要有自己的牧羣,和達達一般擠奶吃。諸子奪嫡時永樂內徙東勝鎮、大寧鎮。
仁宣時期漠南諸衞所逐漸廢除或內遷。嘉靖二十一後隨着防務加重,明朝又在九邊母體上析置眾多新鎮。崇禎年明朝軍隊編制是330萬六千,北軍是八十七萬人,四十萬匹馬分佈於遼東鎮甘肅鎮寧夏鎮薊州鎮、大同鎮、宣府鎮、延綏鎮、山西鎮、固原鎮密雲鎮昌平鎮、保定鎮、井陘鎮、永平鎮、臨洮鎮、山海鎮、天津鎮、廣寧鎮、東江鎮、通州鎮、柳溝鎮等以及山海北口、山海南口、寧遠、前屯、錦州、大凌、花馬池、關內、涿州、登萊、山東、德州臨清等。 [2] 

九邊重鎮重鎮介紹

九邊重鎮遼東鎮

總兵初駐廣寧(今遼寧北鎮市),隆慶後冬季駐東寧衞(今遼寧遼陽市)。管轄的長城東起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虎山南麓的鴨綠江畔,西至山海關北錐子山,全長970餘公里。

九邊重鎮薊州鎮

總兵初駐桃林口,後移遷安寺子峪(也稱獅子峪),天順年又移三屯營(今河北遷西縣境內)。管轄的長城最初東起山海關,西至鎮邊城(原名灰嶺口),自增設昌平鎮後,西改至慕田峪(今北京懷柔區境)。管轄的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慕田峪,全長880餘公里。

九邊重鎮宣府鎮

九邊重鎮 九邊重鎮
總兵駐宣府衞(今河北張家口宣化區)。管轄的長城東起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治所分界處,西至西陽河(今河北懷安縣境),全長510多公里。

九邊重鎮大同鎮

總兵駐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管轄的長城東起鎮口台(今山西天鎮縣東北),西至鴉角山(今內蒙古清水河縣口子村東山),全長330多公里。

九邊重鎮太原鎮

總兵初駐偏頭關(今山西偏關縣),後移駐寧武所(今山西寧武縣)。管轄的長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縣舊縣城)的黃河岸邊,經偏關、老營堡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東至太行山嶺之真保鎮長城,全長800多公里。
因該鎮在大同、宣府兩鎮長城的內側(南邊),故又稱為內長城,而偏頭、寧武、雁門三關也就合稱為內長城的“外三關”,在東邊的薊州鎮與真保鎮的居庸、紫荊、倒馬三關就為“內三關”。山西鎮長城城牆多為沉重大石。

九邊重鎮延綏鎮

總兵初駐綏德州(今陝西綏德縣),成化以後移治榆林衞(今陝西榆林市)。管轄長城東起黃甫川堡(今陝西府谷縣黃甫鄉),西至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全長880多公里,在大邊南側另有“二邊”,東起黃河西岸(今陝西府谷縣牆頭鄉),曲折迂迴,西至寧邊營(今陝西省定邊縣)與大邊牆相接。延綏鎮長城遺蹟多被積沙掩埋,局部地段被推平做了公路,尚有夯土墩台存在。

九邊重鎮寧夏鎮

總兵駐寧夏衞(今寧夏銀川市)。管轄長城東起花馬池,西至寧夏中衞喜鵲溝黃河北岸(今寧夏中衞市西南),全長約1000公里。寧夏鎮長城遺蹟大部分埋於流沙之中,僅賀蘭山段石砌城垣有斷續殘存,並保存一段因斷層地震活動而造成的錯位現象。

九邊重鎮固原鎮

總兵駐固原州(今寧夏固原市)。管轄長城為東起延綏鎮饒陽水堡西界,西達蘭州、臨洮,全長約500公里。明朝後期改線重建,西北抵紅水堡西境與甘肅鎮松山新邊分界。固原鎮長城遺蹟除景泰縣境的“松山新邊”保存較完整外,其餘地段城牆圮坍嚴重,僅保存夯土

九邊重鎮甘肅鎮

總兵駐甘州衞(今甘肅張掖市)。管轄長城東南起自今蘭州黃河北岸,西北至嘉峪關討賴河一帶,全長約800公里。甘肅鎮長城遺蹟,雖經風沙剝蝕堆埋,仍大段保持連貫的牆體,在山丹境內還保存着一段兩條間距10餘米的平行牆體。

九邊重鎮昌平鎮

總兵駐昌平(今北京昌平區)。管轄的長城是從原薊州鎮防區劃出的渤海所、黃花鎮、居庸關、白羊口、長峪城、橫嶺口、鎮邊城諸城堡長城線,其東北起於慕田峪關東界,西至紫荊關,全長230公里。

九邊重鎮真保鎮

總兵駐保定,管轄的長城北起紫荊關,經倒馬關龍泉關、娘子關、南至故關,全長390公里。

九邊重鎮建設戰事

九邊重鎮 九邊重鎮
明太祖北伐將元軍趕出了長城以北地區。元朝的殘存勢力雖然經常互相殘殺,有時強盛有時衰弱,但一直侵擾明朝的邊境,企圖捲土重來。因此,明朝自建國起,其國防就一直以北方邊鎮最為重要,而有明一代,北方的邊患也從未停止過,直到亡於李自成
洪武年初,朱元璋即在北方設韓王、沈王遼王寧王、齊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安王、秦王、慶王、肅王。“皆塞王也,莫不敷險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將,權崇制命,勢匹撫軍,肅清沙漠,壘帳相望。”
朱元璋又在長城以北建立吉林船廠安東衞大寧衞〔今赤峯〕、開平衞〔今內蒙古多倫〕、東勝衞〔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亦集乃舊城等軍事重鎮,作為十三塞王的外圍據點。於要害之地,如紫荊關、蘆花領、古北口、居庸關、喜峯口、松亭關等處,也都置兵戍守。於是東起遼陽,西經大寧、開平、興和、獨石、東勝,抵大同,數千裏間,各邊鎮衞所都駐軍隊、開屯田,聲勢相連,形成了一條牢固的防務線。
弘治皇帝——朱佑樘 弘治皇帝——朱佑樘
其中,亦集乃、東勝、開平、大寧、開原、吉林、山海關乃關內外交通樞紐,地勢最為重要,女真興起後,以此地駐兵最多,設總兵和經略負責鎮守。駐守邊鎮的軍隊稱為邊兵,總兵官總鎮正兵,副總兵領三千人作為奇兵,遊擊 也領三千人往來防禦,為遊兵,恭將分守各路要塞,東西互相策應,為援兵。
永樂年間,成祖自動放棄大寧衞,把大寧所轄邊地賞給兀良哈,從此北邊失一重鎮,遼東宣府、大同的聯絡也因此阻絕。成祖又徙東勝左衞於永平,右衞遵化,宣宗更因開平衞孤遠難守,徙於獨石,三衞盡失,邊防的形勢大為削弱。
以前是邊防第二線的宣府、大同也逐漸變為最前線的要塞了,北方的國防線因此步步南移。
不過成祖對邊防還是相當重視的,自宣府以西,直至山西邊緣,“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凡通車馬的隘口,設百户防守,只有樵夫牧民的隘口,也安置邊兵十人戍守。
英宗正統元年,因為寧夏所轄的屯堡均在河外,曠遠難守,由總兵史昭建議,在花馬池築哨馬營,以便策應。憲宗成化七年,延綏巡撫餘子俊大築邊城,東起黃甫川,西至定邊營,共一千二百餘里。而在牆內,自偏頭至寧固,塹山堙谷,稱之為夾道。這些邊城,非常堅固,守衞的將士也英勇頑強,北人稱之為駱駝城,一時之間,西北防務頗為振飭。

九邊重鎮九邊荒廢

由於邊防的馳壞,也是從成祖時逐漸開始的。洪武時,平時只讓出生本地的士兵和有罪謫戍者守邊,邊境有事才調動內地的軍隊,稱為客軍。
成祖卻命內地的軍隊都要輪流戍邊,稱為邊班,從此邊兵逃亡的人數逐漸多起來。
邊軍屯田制度,從宣德、正統時起也開始遭到破壞,分駐各邊鎮的親王、太監、軍官等都爭相侵佔屯田,役使軍丁為他們耕種,軍丁不堪虐待,逃亡的就更多了。
當時的正派官吏,象山西、河南巡撫于謙,宣大巡撫羅亨信深知問題嚴重,對宦官及其私黨的所為極其不滿,為維護屯田制度不廢餘力,象于謙就曾“盡奪鎮將私墾田為官屯,以資邊用”,而羅亨信也迫使明廷停止徵收軍丁私墾田的田税
邊軍屯田還不能做到糧食自給,朱元璋便下令鹽商只能拿邊境的糧食來換鹽引,於是富商大賈紛紛出錢召募農民到邊境開荒墾田,邊境的糧倉也因此充足了。
但是到了孝宗弘治年間,户部尚書葉淇卻讓鹽商納銀換引,而由太倉供給邊境用糧,鹽商們自然不再管邊境的糧倉是否裝得滿,邊地日見荒蕪,邊境的糧價越來越貴,邊軍用糧也越來越困難了。
武宗以後,邊將冒餉,邊兵逃亡,諸如此類的事已司空見慣,邊備日漸廢弛。直至明朝滅亡。
〔參考《明史》“兵志”、“于謙傳”,《明會要》“邊防”〕
參考資料
  • 1.    《明史·兵志》:‘元人北歸,屢謀興復。永樂遷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統以後,敵患日多。故終明之世,邊防甚重。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綿亙萬里,分地守禦,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制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
  • 2.    《明太祖皇帝欽錄》:“説與軍知道,教侶達達一般,短當着羔兒吃他的奶。且如一户三口、四口,但種些田,收些粟米。一夏天,擠羊奶,攪和着吃,軍省氣力。一個羊下十個羔,年終帶羔生羔,得三倍兒利,恰好三十個羊。 (每)十個與軍兩個,不三四年,軍(户家)的羊也成羣了。這般,軍多少不發跡?依着這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