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華蒲兒根

鎖定
九華蒲兒根(Sinosenecio jiuhuashanicus C. Jeffrey & Y. L. Chen),具莖生葉矮小草本。根狀莖短,徑5-8毫米,頸部被白色絨毛,覆蓋以宿存殘葉基,具多數纖維狀根。莖單生,直立,或有時彎曲,高13-15釐米。
中文名
九華蒲兒根
拉丁學名
Sinosenecio jiuhuashanicus C. Jeffrey & Y. L. Chen [2-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蒲兒根屬
九華蒲兒根
分佈區域
中國安徽、江西

九華蒲兒根形態特徵

九華蒲兒根
九華蒲兒根(10張)
不分枝,被多細胞長柔毛及白色多少脱落棉毛狀絨毛。基生葉數個,蓮座狀,具長柄,葉片圓形,長寬2-3.5釐米,基部心形,邊緣具波狀齒,齒寬且具小尖,上面被貼生柔毛及薄棉毛狀絨毛,下面被白色棉毛狀絨毛,5-7掌狀脈;葉柄長3.5-6釐米,被密褐色長柔毛及或多或少蛛絲狀絨毛,基部擴大;莖生葉4,葉片與基生葉同形,下部葉葉柄具翅,擴大成圓形半抱莖的耳,葉耳徑達1.5釐米,具三角形齒,最上部葉無柄,葉片與耳合生。頭狀花序3-4排列成頂生傘房花序,徑約2釐米;花序梗長1-1.5釐米,被密白色絨毛,無苞片。總苞半球狀鐘形,長7毫米,寬約8毫米,無外層苞片;總苞片草質,約13,1層,長圓狀披針形,長7毫米,寬1.5-2毫米,頂端尖或漸尖,紅紫色,具緣毛,邊緣寬幹膜質,外面被白色蛛絲狀絨毛,或多少脱毛。舌狀花約15,管部長1.5-2毫米,舌片黃色,長圓形,長7.5-8毫米,寬1.5-1.7毫米,頂端鈍,具3細齒,具4脈;管狀花多數,花冠黃色,長4毫米,管部長1-1.5毫米,檐部鍾狀;裂片卵狀長圓形,長1毫米,頂端尖;花葯長圓形,長約1毫米,基部鈍或圓形,附片卵狀披針形;花柱分枝外彎,長0.7毫米,頂端截形,被微毛。子房圓柱形,長1-1.2毫米,被疏柔毛;冠毛白色,長2毫米。花期4月。 [1] 
九華蒲兒根
九華蒲兒根(5張)
外形酷似白背蒲兒根S. latouchei (J. F. Jeffrey) B. Nord., 但莖葉多數;葉柄具翅,基部常擴大成半抱莖的圓耳;最上部莖葉無柄而具有粗齒的耳,與後者相區別。《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的白背千里光S. latouchei J. F. Jeffrey 的描述及圖應為本種。 [1] 

九華蒲兒根生長環境

九華蒲兒根生長於海拔1200米山溝水邊,陰濕岩石縫隙中。模式採自安徽九華山。 [1] 

九華蒲兒根分佈範圍

九華蒲兒根產於安徽(九華山、黃山)、江西(黃龍山、廬山、宜春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