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洲清晏

鎖定
九洲清晏為圓明園中最早的建築物羣之一,亦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九洲清晏其名寓意九洲大地河清海晏,天下昇平,江山永固。
中文名
九洲清晏
類    別
文化遺址
年    代
文物原屬
圓明園建築景觀
文物現狀
被英法聯軍焚燬,現正整理修復中

九洲清晏地理位置

九洲清晏復原圖 九洲清晏復原圖
九洲清晏位於圓明園西部。南面是前湖,與“正大光明”相隔;北邊是後湖,後湖周圍有九個人工島,九洲清晏就在其中一個小島上,佔地約70萬平方米,位於圓明園九洲地區的中軸線上。

九洲清晏修建歷史

九洲清晏由三組南向大殿組成,第一組為圓明園殿,中間為奉三無私殿,最北為九洲清晏殿,為皇帝寢宮;中軸東有“天地一家春”,為后妃所居;乾隆中後期在天地一家春西北另外修建皇后殿,與寢殿九州清晏有遊廊相連,咸豐年間被拆作四間廂房改為嬪妃居處。西有“樂安和”,是乾隆的寢室兼書房;再西有清暉閣,北壁懸掛巨幅圓明園全景圖,原圖現存法國巴黎博物館道光十年又將西路的“怡情書史”“樂安和”改作“慎德堂”,為皇帝寢宮。“清暉閣”、“鳶飛魚躍”改作湛靜齋,為當時的全貴妃鈕祜祿氏所居,咸豐帝就在此出生。咸豐登基後,將湛靜齋改名為基福堂,為孝貞顯皇后寢宮。
九洲清晏復原圖 九洲清晏復原圖
1722年(康熙年間),景點西部已有建築建成。雍正初年,雍正大規模擴建圓明園,此部分景區成為帝王重要的寢宮區。歷史上著名的慈禧太后為“懿嬪”時居住在此(即圓明園的“內寢”宮廷區)。雍正帝與道光帝都死於九洲清晏殿。
此處也是“上元三宴”之首宴的地方。此處也是各地衙門,向皇帝呈覽貢品、物件、畫冊的地方。

九洲清晏景名析疑

本景“位於圓明園後湖景區南島上,是清帝御園的帝后寢宮區。本景中路前後三殿依次為圓明園殿、奉三無私殿和九洲清晏殿。前殿懸康熙御書“圓明園”匾;中殿為祭殿,亦是上元筵宴宗親之處;後殿是皇帝的寢殿,額曰“九洲清晏”。這座後殿的名稱,亦應是‘圓明園四十景’中的本景稱謂。但由於乾隆詩目與雍正題額存在差異,再加上《日下舊聞考》的訛誤,如今人們已難辨其然,因而出現了‘九洲清晏’、‘九州清晏’與‘九州清宴’三名並存的混亂現象。”
據“清代史料看,雍正皇帝原為圓明園這座寢殿所題寫的匾額實為‘九洲清晏’,而非‘九州清晏’,更不是‘九州清宴’。之所以會出現‘九州’與‘九洲’之異,是由乾隆九年御製‘九州清晏’詩目引起的;而乾隆朝後葉成書的《欽定日下舊聞考》,則更將這座後殿名稱、世宗(雍正)題額和御製(乾隆)詩目三者一律訛為‘九州清宴’(見 1983 年版《日下舊聞考》卷八十)。今人的某些文章往往把本景名稱誤作‘九州清宴’,正緣於此。”

九洲清晏遺址現狀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京西五園三山時,完全毀於大火之中。如今九洲清晏遺址依然能識別。2004年,圓明園遺址公園的九洲清晏景區進行全面整修。九洲清晏現屬圓明園中後湖周圍的九洲景區。今年(2004年)九洲清晏景區就將修復駁岸3112延長米、為11.6萬平方米的水面做防滲處理。重點整修山形水系和整體環境,還將搶救性修復景區內的16座古橋。 [1] 
九洲清晏遺址,三大殿方形建築基址清晰可見,觀其址知其貌,站在此處既能想象當年建築的宏偉,又能感受歷史的滄桑和無奈。小島中部,蒼松翠柏簇擁着一座英雄紀念碑: 1929 年修建而成的一座大型的“三一八”烈士紀念碑;小島東南、西南,在殘存遺址的基礎上分別按原貌復建瞭如意橋、南大橋,樣式古樸,造型獨特,是瞭解圓明園橋樑藝術的窗口。 [1] 

九洲清晏相關歷史信息

九洲清晏位於前、後湖之間,是九洲景區的中心,為帝后的寢宮區,是後湖景區最大的一組建築羣。該景中軸線上自南而北,分別是圓明園殿、奉三無私殿和九洲清晏殿,統稱“圓明園三殿”。
圓明園殿與故宮內乾清宮作用相同,外檐懸掛有康熙御筆“圓明園”匾額。殿內明間設有寶座,安設紫檀木高架動眼五更鐘,一份《皇輿全圖》。《皇輿全圖》在乾隆年中葉共繪八份,故宮、避暑山莊、圓明園各有一份。
奉三無私殿是舉辦宗親筵宴之處,也是各部院衙門向皇帝呈覽貢品、物件、圖冊的地方。殿內有寶座、寶牀和戲台,舉行宗親宴時,昇平署太監在戲台上唱戲或奏樂。殿前有銅龍、銅鳳、銅瓶和日晷。銅龍銅鳳外側植有柏、槐、文官果山蘭枝等花木。
九洲清晏殿是皇帝在園內最主要的一處寢宮。殿內鋪金磚並有東西暖閣、仙樓、寶貝格等。東暖閣內有火炕和牀,西暖閣有牀和風扇。寶貝格內有古玩瓷器等陳設。殿內還有自鳴鐘銅盆等。殿前安設銅仙鶴一對,有桂花罩棚、花罩棚各四座,仙鶴西側還植有海堂、茶樹各一株。殿後設有碼頭。據清檔《乾隆穿戴檔》載,每次皇帝出遊經常從此坐船先到對岸的慈雲普護拜佛,然後乘船到萬方安河改乘轎到月地雲居上香敬佛,再到安佑宮祭祖。在別處看書觀荷等遊山玩水之後,到坦坦蕩蕩觀魚,最後回到此殿。
九洲清晏西部有清暉閣,閣為上下各七間,軒宇高敞,乾隆皇帝弘曆非常喜歡在這裏看書、賞景,被譽為“御園第一避暑地”。閣內曾有圓明園全圖。圓明園在康熙朝修建之初,此閣就已建成。道光十一年,在其旁原魚池之地添建了五間三卷大寢宮,曰慎德堂,道光帝常年在此園居。
九洲清晏東為天地一家春,是皇后與妃嬪的寢宮,有大小數個院落,單獨有宮門。

九洲清晏乾隆題詩

來自《圓明園四十景圖詠》,乾隆為九洲清晏景所題御詩:
《九州清晏》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之九洲清晏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之九洲清晏
正大光明直北為幾餘遊息之所。棼橑紛接,鱗瓦參差。前臨巨湖,渟泓演漾。周圍支汊,縱橫旁達,諸勝彷彿潯陽九派,騶衍謂裨海周環為九州者,九大瀛海環其外,茲境信若造物施設耶!
昔我皇考,宅是廣居。旰食宵衣,左圖右書。
園林遊觀,以適幾餘。豈繄廊廟,泉石是娛。
所志維何?煌煌御書。九州清晏,皇心乃舒。
肯構孰責,繼序在予。業業兢兢,奉此遺模。
一念之間,敬肆攸殊。作狂作聖,系彼斯須。
謂天可畏,屋漏與俱。謂民可畏,敢欺其愚?
六膳八珍,牣乎御廚。念彼溝壑,曷其飽諸?
水榭山亭,天然畫圖。瞻彼茅檐,痌瘝切膚。
慎終如始,前聖之謨。嗚呼小子,毋渝厥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