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州針都

鎖定
頭號針能納千層底,
二號針能縫萬件衣。
三號四號老常用,
針線活兒不可離。
五號鋼針雖然小,
大家小户離不了。
能繡龍,能繡鳳,
能繡宋朝一營兵。
繡個喜鵲叫喳喳,
繡個蟈蟈蹦三蹦。
這就是大陽的賣針歌 [1]  ,它一定也和這座古鎮一樣,有些年頭了。
中文名
九州針都
館藏地點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大陽鎮
所屬年代
秦皇置縣 漢帝封侯
出土地點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大陽鎮
九州針都古稱陽阿,歷史悠久,人文璀璨。歷史上曾是“秦皇置縣,漢主封侯,西晉設郡”之治所,先後為縣、為侯國、為郡的治所長達800餘年。春秋戰國的冶鐵業達到空前發展,手工制針業蜚聲中外,時稱“九州針都”。現保存完好的有五里長的清代建築古街,遍佈大陽東西兩側,是領略古代民俗民風和古代建築文化的極佳去處。
三晉東南的太行古鎮大陽,位於山西省澤州縣西北,瀕臨高平市。它號稱“山西第一村”,是盛極一時的古陽阿縣治所,是曾經繁華蓋世的九州針都。那巍然聳立的天柱塔,那依依如故的湯帝廟,那獨一無二的針公廟,那老街深巷林立的店鋪,那幾易其主的巨賈豪宅,那“狀元府”、“進士第”的門牌匾額,還有那石礎木柱、套花方窗、石雕木雕、雕花漏窗,都向人們傾訴着古鎮古老的文明,展示着古鎮的英姿雄風。
“東西兩大陽,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莊,七十二條巷”這古老的民謠概述了古鎮的磅礴氣勢和雄偉規模,“東西兩大陽,南北四寨上”早已渾然一體,“沿河十八莊,七十二條巷”也成為陳跡,洶湧龐大的河流近乎乾涸。魁偉高大的城樓上石刻"古陽阿縣"匾額清晰依舊。
穿過城門,便是五里老街,明清風貌映入眼簾。街道兩旁古店鋪座座相連,均為二層磚木小樓,從西城門一直延伸到東城門。石門石墩板塔門窗古式古樣,幾家櫃枱摩挲的油黑閃亮。古鎮人常坐在門前與對門人家聊天,街頭不時傳來高喧的叫賣聲。曾經的棗市、米市、花市、菜市、鹽市雖然早已一去不復返了,卻為古鎮人所津津樂道。
狹窄的巷子,巍巍的高牆。漫步街頭,深幽別緻,懷古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雕花漏窗、“狀元府”、“進士第”裝點門户,門前的石鼓石獅,森嚴靜謐。斗拱木雕,門掛窗欞,照壁柱礎,精美絕倫。
古鎮的地靈,孕育出一代有一代的傑出才人。僅明清兩代史有記載的出仕為官者,就多達150餘人,這也是古鎮的一大特色,“有官不到大陽誇”,在晉城地區流傳廣泛。
地靈人傑,人傑地靈,互為應證。古鎮人傑,或官或商,或商或官,亦官亦商,亦商亦官,他們發達之後,建造豪宅店鋪,豪宅店鋪又為他們賺取利潤,為他們從官經商積累財源。
這些豪宅店鋪,是古鎮古老文明的象徵。
老街上座北朝南的中院,是明代嘉靖年間禮部尚書裴宇的府邸。高門雖已失去往昔的威儀,宏偉的氣勢依舊森嚴。傳説中院是九宮八卦佈局,以過庭甬道為中軸,院院連環,道弄盤陀,一進十八院,儼然王府氣派,院內廳堂雕龍畫棟,綺窗扇屏,斗拱飛檐。
金、王、霍、段為西大陽四大官宦之家,王國士是其中之一,為明朝萬曆年間霸州知州,他的宅第從西大陽吾神巷延綿至南河岸,佔地近百畝,房屋五百餘間。俯視王家宅第,房舍層層分明,錯落有致,樓閣崢嶸,氣度非凡。
古鎮宅第保存最為完好的是段家院,為澤州元代長官段直的府邸,從偏於東南方的巽門進去,折而再入正南離宮中門,迎面一廳房,石礎木柱,套方花窗,隔扇支摘門,內外枋間施大塊木雕花鳥,柱礎為覆盆式,兩壁施磚雕金錢圖案,通過西北小門入西偏院,東北小門通後院。整體承元代風格,元風民居古建,在全國都實屬罕見。
古鎮宅第中建築最大的是明代萬曆户部右侍郎張養蒙的宅第,張府以牌樓為界,北起關帝廟,南至小塔後,佔地逾百畝,橫跨建興,財神兩街大部分地段。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古塔是古鎮的象徵,古塔名為天柱塔,擎天之柱之意,俗稱大陽塔,青磚結構,八面九層,建於明萬曆年間。多少年來,古塔在古鎮人心中,一直是命運的守護神,古鎮人篤信它佔盡了風水靈氣,維繫着古鎮的官運財氣。
古鎮人當作護村佑民的還有佛寺廟宇。古鎮的寺廟三十餘座,連同那些觀、閣、庵、堂和16座戲台都坐落在古老的街巷中。
臨街而立的資聖寺,殘垣斷壁的南河庵,元風依依的湯帝廟,獨一無二的針公廟。古鎮為什麼會有一個別處沒有的針公廟呢?原來,古鎮的地下資源十分豐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採礦冶煉就極為盛行,經久不衰,冶煉成了古老的優勢產業。到了明朝中後期,古鎮的手工制針業崛起,遍及每個家庭,產品迅速佔領中國國內市場,並向海外蔓延,遠銷伊朗、西歐等地,古鎮因此被譽為“九州針都”。
“香山蝴蝶”是古鎮又一道亮麗風景線。古鎮冬去春來,萬物復甦,香山的蝴蝶翩翩起舞,蔚為壯觀。傳説,只要人們來到香山,打開酒瓶,成羣結對的蝴蝶就會聞酒而來。古鎮人稱此為“香山美酒蝴蝶飛”,如果你來到香山,不妨帶酒一試。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