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峯索橋

鎖定
福建省南平市九峯索橋,早在1979年九峯索橋就由市林業勘察設計院進行了初步設計,並提出了一些方案。1982年交由福州大學進行最終設計,市城建局組織建設。1982年5月30日開始動工修建,共投資140餘萬元,1983年9月15日竣工,前後不到兩年的時間。索橋長325米,主跨200米,索塔高43.2米,橋面淨寬4米,是我省第一座橫跨閩江的懸索橋,同時也是當時全國跨度最長的遊覽專用橋。九峯索橋曾是我國第三大單拱索橋,其優美的造型,迷人的彩燈,成為南平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九峯索橋邊的九峯山,因九座如出水芙蓉的山峯而得名,山上層巒疊翠,雙塔聳立,景色怡人。
中文名
九峯索橋
地理位置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開放時間
全年全天候開放
著名景點
九峯山
竣工日期
1983年9月15日
主    跨
200米
索塔高
43.2米
橋面寬度
4米

九峯索橋修建索橋

九峯索橋 九峯索橋
1982年,年過半百的胡詔隆負責南平城市建設工作。當時他的心中牽掛着羣眾的一個呼聲,即建一座來往兩岸的橋。他與一批政府官員到重慶等地考察,限於當時的財政壓力,最後決定建造造價相對便宜的懸索橋。建造方案確定後,向省上的申報卻被駁回。
沒有省上的補助,胡詔隆決定“自己幹”。“那時決心很大,壓力也不小”胡詔隆坦言,為了能夠節約建設成本,他們從各方面“精打細算”。胡詔隆説,“我們自己組成了一個施工指揮部,一些閒雜事情都自己操辦,不聘請施工單位承包,這樣就省了一筆管理費。”不僅如此,他還帶人四處打聽,購買最實惠的鋼筋水泥,聘請到當時最好的電焊工。有一次,索橋上的四個索鞍需要再加工。聯繫到的一家工廠,一個索鞍加工要6000元,嚇得胡老趕緊“撤退”。幾經尋找,終於找到加工費只需2000多元的工廠。最後,建九峯索橋的花費比原本的預算節省了好幾十萬元。精打細算不意味着放棄品質,從加工到選擇電焊工,胡詔隆都嚴格把好質量關。每一簍沙石,他都要求必須過秤,杜絕偷工減料。胡詔隆對九峯索橋傾注了無數的心血。 [1] 
九峯索橋 九峯索橋
這次修繕九峯橋,胡老很支持也很期待,“等橋修好後,我一定要再上去走走。”精心施工保質量5日,62歲的朱光叨在延平區交通局樟湖大橋施工指揮部看施工方案,退休返聘的他繼續發揮餘熱。29年前,朱光叨回到南平家鄉,參與建造的第一座橋就是九峯索橋。“過去的施工條件跟現在沒法比,就拿測量塔高來説,沒有先進的測量儀器,只能用鋼尺反覆丈量。”但最難的還是張拉38根鋼索。他説,以前從工廠購買來的鋼索都沒有經過張拉,容易變形,無法準確下料。因此,要用兩台捲揚機將鋼索進行對拉。“但對拉那麼長的鋼索需要寬廣的場所,市區沒有大廣場,後來我們找到延平區東坑一塊平地才得以實行。”朱光叨回憶,每根鋼索339米長,要分三次對拉,每拉一次記下刻度,確保應力均衡、鋼索下料長度一致。“索橋的維護很重要,此次九峯索橋大修,是個好事。”朱光叨説,“橋不僅讓市民改變了生活,也擴大了活動半徑。市區很多橋都有代表性,如九峯索橋、水南橋等。”他笑言,南平可以成立一個“城市橋樑博物館”了。

九峯索橋索橋作用

九峯索橋夜景 九峯索橋夜景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九峯索橋,在南平市民心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它不僅僅是一處交通設施,也是南平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見證了南平最近20餘年的發展歷程。“九峯索橋建起來以後,大大縮短了兩岸往來的時間。住在九峯山附近跟住在市中心沒什麼區別。”
九峯索橋的建成,帶動了房地產的發展,也帶旺了濱江兩岸的人氣。夏日夜幕降臨,漫步在橋上,江風習習。一對對情侶喃喃細語,散步的老人們相攜而行……一切,是那麼的靜謐、祥和。九峯索橋,讓市民們的生活平添了幾許情趣。

九峯索橋增新景觀

南平市區九峯山公園一直以來是延城市民平日休閒散步的主要區域,大多數行人都是從九峯索橋橫穿九峯路至九峯山公園,該區域內車流和人流量都很大,行人和車輛之間干擾日益嚴重。為進一步改善交通網絡,實現人車分流,在九峯路道路改造(一期)的同時,我市啓動建設九峯山公園人行連接橋。
2017年8月18日,記者在九峯公園人行連接橋項目施工現場看到,靠近九峯公園一側藍色的施工圍擋已經安裝完成。項目負責人黃志宏告訴記者,預計在2017年年底,這座具有古城樓風格的人行連接橋就可以與市民見面了。
採用城樓通道形式 彰顯古城風采
九峯山公園人行連接橋項目位於九峯索橋南岸、九峯山公園入口處,跨越九峯路,距離劍州大橋約180米。設計方案採用城樓通道的形式,城樓通道是“城”的標誌,城門與城樓雄偉壯麗的外觀顯示着城市的歷史和風采,與南平這座古城相得益彰。
跨九峯路主橋全寬為3.6m,淨寬為2.8m;梯道台階部分全寬為3.6m,淨寬為3.1m。行人通過九峯索橋直接上人行連接橋,前往九峯山公園或者過街,實現了步行系統的連續性。
預計年底前完工 將有效減少交通壓力
“九峯山公園人行連接橋項目工期為120天,目前人員和設備都已經準備就緒,將立即進入支護樁和橋樑樁基施工建設。”黃志宏表示,施工期間將給來往車輛或市民造成暫時的不便,希望過往車輛和行人注意交通標識,減速慢行。
建設人行連接橋,將有效提高九峯路的交通能力,減少此路段的擁堵和交通事故,市民紛紛為這座人行連接橋點贊。“蓋一座天橋很好啊,不然經過這裏都感覺不安全。”每天都要去九峯山公園健身的市民何先生告訴記者,九峯路比較窄,過往車輛又很多,且大部分是貨車,安全隱患大,所以建設一座人行連接橋很有必要。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