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峯寺

(福建省泉州市九峯寺)

鎖定
九峯寺位於熙嶺與四坪村交界處,山脈自武夷分支至寺,奔湧蜿蜒,屼特起,恰合陽九之數,故此得名。寺系明景泰元年(1450年)由寂照禪師創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3年)毀,嘉慶二年(1797年)僧洞蒼重建,道光五年(1825年)再次修建,為全縣現存規模較大的寺院,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
中文名
九峯寺
外文名
Nine peak temple
地理位置
界山鎮西北麓
海    拔
131.7米
公    路
福廈公路和高速公路

九峯寺簡介

自古”天下名山僧佔多”,清初,九峯寺(初名靜胤寺)便在山中佔有一席之地,但規模不大,只有幾座小殿宇。年久失修,寺圮僧散。自1993年起興建新寺廟。
寺之周圍,奇石嶙峋,被稱為“煙墩古蹟”、“靈龜候駕”、“神帽降邪”、“觀音授禪”、“蛤蟆聽經”、“擊鼓兆祥”、“雙獅歡騰”等等。每塊奇石,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九峯寺道量法師

道量法師,俗姓林,名春盛,出生於莆田涵江,幼時被泉州市泉港區界山鎮玉山村一户農家所抱養。家境貧寒,無力供其上學讀書,全家虔誠奉佛,春盛聰穎好學、能幹,在幫忙家務農活之餘,喜聽佛經。也許是佛教徒常説的具有慧根n巴,他雖不識字,但嫂嫂教其誦唸《金剛經》、《彌陀經》、《普門品》,他都能熟記於心,認真向佛。1959年,春盛年已32歲,毅然辭別家人,到仙遊縣園莊鎮古媽山上的湧泉寺披剃出家,法號宗覺,字道量。1987年由妙湛大和尚傳授菩薩戒。

九峯寺寺內建築

殿宇依山而建,中軸線上共有三座大殿。一進為天王殿,供奉彌勒佛、四大天王和韋馱菩薩。經過寬廣的石埕石階,是為二進大雄寶殿,寬6米、進深20米、高7米,巍峨高大,中間供奉丈五金身的三世尊,兩側玻璃佛龕中供奉十八羅漢。大雄寶殿的兩旁有兩層20間僧舍。後面,是一道5米多高的陡坡,聳立着第三進大悲殿,中間端坐着蓮花座上的觀音菩薩,法相慈祥莊嚴,高達5米。兩側塑有觀音菩薩的32種為了救世度人的化身像。大悲殿左側則是供奉道教神祗的一列殿堂。寺之坡壁有幾十幅用輝綠岩石刨光水磨的神話人物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