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山八海

鎖定
九山八海是古印度的世界形成説。即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有遊乾陀羅等八大山環繞,而山與山間各有海水相隔,故總為九山八海。《起世經》卷一謂,九山皆為七寶所成,八大海水皆各遍覆優缽羅華等諸妙香物。而《俱舍論》卷十一等則謂須彌山為四寶所成,中間七大山悉以黃金構成,八大海水中的內七海名之為內海,八功德水湛於其中,第八海名為外海,鹹水盈滿,廣三億二萬二千由旬。 [1] 
中文名
九山八海
別    名
蘇迷盧
別    名
修迷樓
解    釋
古印度之世界觀所示山、海之總數
記    載
《世經卷》一長阿含經卷十八等載

九山八海世界形成説

九山八海 九山八海
《彌陀要解》雲:「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須彌山。東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鐵圍所繞。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 [1] 
説明一尊佛的教化區即是三千大千世界。就娑婆世界而言,一個單位世界,以須彌山(注一)為中心,周邊有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等四大部洲所圍繞。在一個單位世界中,日月圍著須彌山繞行。在世界的最外圍,是鐵圍山(注二)。此名為一四天下,亦即一個單位世界。一千個四天下(單位世界),集合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箇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一大千世界;亦即一般所説的「三千大千世界」。 [1] 
換而言之,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中,即有十億個單位世界,亦即十億座須彌山。每個單位世界,皆是由九山八海(注三)、四洲所組成。單位世界的天頂是初禪天,小千世界的天頂是二禪天,中千世界的天頂是三禪天,大千世界的天頂是四禪天。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裏説得很清楚,他説:從前我們認為佛經裏所説的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太陽系;事實上,一個單位世界應該是銀河系才對。如果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一個小千世界就一千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才是一個大千世界。又説,經上所講的「須彌山」可能就是今日天文學家所説的「黑洞」。 [1] 

九山八海九山

九山八海須彌山

須彌山(梵Sumeru ),又作蘇迷盧、修迷樓,譯為妙高或好光。屹立於世界之中央,高八萬四千由旬,頂上闊亦同,中有帝釋之宮殿。

九山八海佉提羅山

佉提羅山(梵Khadiraka ),又作朅地洛迦、佉得羅柯,譯為擔木或空破。高四萬二千由旬,頂闊亦同,以七寶合成,圍繞於須彌山之外,二山之間有大海,闊達八萬四千由旬,水上遍覆無量之優缽羅華、缽摩華、拘牟陀華、奔荼利迦華等諸妙香物。此海中又有弗婆提、閻浮提、瞿陀尼、鬱單越等四大洲,各分佈於東、南、西、北四方。

九山八海伊沙陀羅山

伊沙陀羅山(梵I^s!a^dhara ),又作伊沙馱羅、伊沙多,譯為持軸或自在持。高二萬一千由旬,頂闊亦同,以七寶合成,繞於佉提羅山之外,二山之間有大海,闊四萬二千由旬,優缽羅華等諸妙香物遍覆水上。

九山八海遊乾陀羅山

遊乾陀羅山(梵Yugam!dhara ),又作遊犍陀羅、逾健達羅,譯為雙持。高一萬二千由旬,頂闊亦同,繞於伊沙陀羅山之外,二山間之大海,闊二萬一千由旬。

九山八海蘇達梨舍那山

蘇達梨舍那山(梵Sudars/ana ),又作修騰娑羅,譯為善見。高六千由旬,頂闊亦同,繞於遊乾陀羅山之外,二山間之大海,闊一萬二千由旬。

九山八海安濕縛羯拏山

安濕縛羯拏山(梵As/vakarn!a ),又作阿輸割那,譯為馬半頭或馬耳。高三千由旬,頂闊亦同,圍繞蘇達梨舍那山,二山間之大海,闊六千由旬。 [1] 

九山八海尼民達羅山

尼民達羅山(梵Nimimdhara ),又作尼民達羅、尼民馱羅,譯為持邊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頂闊亦同,圍繞安濕縛朅拏山,二山間之大海,闊二千四百由旬。 [1] 

九山八海毗那多迦山

毗那多迦山(梵Vinataka ),又作毗那耶迦、毗泥怛迦那,譯為障礙或犍與,又稱象鼻。圍繞尼民陀羅山之外,高六百由旬,頂闊亦同,二山間之海水,闊一千二百由旬,水上遍覆優缽羅華等諸妙香物。

九山八海斫迦羅山

斫迦羅山(梵Cakrava^d!a ),又作斫訖羅、遮迦和,譯為輪圍或鐵圍。高三百由旬,頂闊亦同,圍繞毗那多迦山,是為世界之外廓,出即太虛。二山間之海水,闊六百由旬。又俱舍論卷十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等所傳與上之述説稍有不同。[瑜伽師地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一、俱舍論光記卷十]。

九山八海八海

以上所説,為一個單位世界的形成。九山中,須彌山及七金山皆為方形,只有鐵圍山是圓形。八海中,除第八海為鹹水外,其他皆為八功德水,有清香之德,故稱香水海。俱舍論十一曰:「妙高為初,輪圍最後。中間八海,前七名內,七中皆具八功德水。 [1] 
據起世經卷一、長阿含經卷十八等載,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佉提羅、伊沙陀羅、遊乾陀羅、蘇達梨舍那、安濕縛朅拏、尼民陀羅、毗那多迦、斫迦羅等八山,山與山之間各有一海水,總為八海。
參考資料